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323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323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方时上下打量着方孝闻,就在对方不明所以,准备出声询问之时,方时咧嘴一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当初一时心软,居然在多年后帮到自己。”

“何意?”

方孝闻有些摸不着头脑:“方学士是来找二弟吧!草民已经派人去叫,还请方学士等候片刻。”

“本来是来找希直兄,不过看到希学兄,我觉得什么时候见希直兄都行。”

“……”

“方学士,你能不能说清楚点,草民实在听不懂。”

方时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来温和之色:

“希学兄,你可知缅国和天竺?”

“缅国?前元时期的蒲甘国吗?听说现在建立了新的王朝。

至于天竺,草民只知道唐时僧人玄奘曾在此国求取佛经,此国也是佛家发源地。

听说此国如今还存有奴隶,也不知是真是假。”

“希学兄真是满腹才华,连缅国都知道,想来暹罗与真腊等国定然也了解。”

方孝闻下意识点点头:“略知一二。”

“当初在福建,我便听闻齐先生之名,后来到了云南又听到方先生和杨先生两人。

可惜到了目前为止,我也只找到齐先生,现在我找到第二个了!”

方时似笑非笑看着方孝闻:“希学兄,听说你十几岁就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两个弟弟拉扯大。

现在让希直前往茶马司任职,你觉得如何?

茶马道虽说一向安稳,可接下来就不一定了,也不知道希直兄能不能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

“方学士是在威胁我吗?”

方孝闻知道自己曾经做过的事瞒不住,索性也不装了:

“陛下可不是上皇,方学士觉得没有证据,草民会怕威胁吗?

家弟如今还只是读书人,虽然名声在外,可陛下一向仁义,断然不会做出强人所难之事。”

“陛下确实不会,可是本官会啊!”

方时一脸无辜:“我是什么人?谄媚小人、无耻贱人、方阎王、方黑心。

方学士是什么人,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希学兄不会不知吧?”

尽管早就知道方时的无耻,可第一次见,方孝闻还是被惊住了:

“你……”

话未说完,门口响起脚步声,不一会儿方孝儒走了进来:

“学士方孝儒拜见方学士!”

方时起身回礼:“希直兄来的正好,刚和希学谈到道德经,想问问希直兄的看法。

你觉得,老子所言的治国理念,能否用于教化百姓,个人能否用老子之言修身养性?”

“每个人所看到的道德经都不一样,方士看到了修道之路,僧人看到了佛,儒学子弟看到了坤卦,法家看到了愚民。

若方学士问学生的看法,那便只有五个字,无可无不可!”

“噗!”

方时吐出一口茶,眼神怔怔看方孝孺,好像第一次认识方孝孺。

良久后,方时缓缓转过头看向方孝闻,眼神中尽是询问之色。

方孝闻也是满脸尴尬:“二弟出去游历一番后,确实有一丁点变化。”

[他娘的,这哪是一丁点变化,这简直就是换了个人啊!]

[一个正人君子变成了老油条,简直可怕。]

[方十族,你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咳咳!”

方时轻咳两声,紧接着坐直身体:“希直兄,你的无可无不可是世人所认为的那样,还是以时势来确定可或不可?”

“时势!”

方孝孺一脸平静:“绝圣弃智是老子当初根据春秋战乱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后世之君若全盘接受道德经的治国理念,必然导致社稷倾覆。

制定法律,若不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必然导致盗贼多有。”

“看来希直兄已经明白什么叫当其无、有器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我看过车轮,其最中间是空的,既不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也不做任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

只有如此,才能活用不休,才公平公正!”

“好!”

方时站起身,大喝叫好:“希直兄,你该出仕了,你的一身才华不能就这么浪费。”

“学生已打算参加明年科举!”

“蜀王曾举荐过你,我也可以为你举荐,为何一定要参加科举呢?”

“科举才是正途!”

方时微微点头,视线转向方孝闻:“希学兄,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我这人有数不尽的缺点,就一个优点让人无话可说,那就是从不骗人。”

方孝闻心中鄙夷:[你他娘的就不是人,还从不骗人,你根本没把天下人当人看。]

看了眼方孝儒,方孝闻心中暗叹:

[二弟太过单纯,以方时的阴险,想要对付二弟,实在太简单。]

[浙商都被坑去找新的粮种,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茶马道那边关系复杂,连秦王都参与其中,也不知道方时想做什么?]

[算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再去见见方时。]

方时最初想着以方孝儒的品行,只要他答应下来便会尽全力去做,只要按计划执行,哪怕出现问题,方时也有备用以防万一。

见到方孝闻,方时瞬间想起这个方先生,这个与齐宣一样能够见微知着的大才。

他相信,哪怕有一点点坏事的苗头,方孝闻也会发现。

或许是见到太多弟兄死去,又或许是察觉到自己身体支撑不住,又或许是因为朱雄英年纪确实大了。

马皇后对于朱雄英的婚事异常着急,恨不得时刻盯着婚事进程,每天都要问此太子妃到哪里了。

朱元璋有些看不过眼,忍不住劝说:

“妹子,孙媳妇就在那,还怕被人抢了吗?你就消停一会,当初标儿成婚也没见你这样。”

“能不急吗?雄英都十九了!要不是你一直不回京,现在我们都抱重孙了!”

“咱不是想看看大明变法变得怎么样,让雄英多看看百姓们,这样他才会知道百姓要什么。”

马皇后白了朱元璋一眼:“懒得理你,我还要去问问皇后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你没事就去帮帮标儿,看他都瘦了好多。”

“行行行,咱这把老骨头就去帮帮他,当了这多年皇帝,还要他爹帮忙,简直没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