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58章 后续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58章 后续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正如钱唐所想的那样,方时说出的志向,只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

只有说出这个志向,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才师出有名。

不管是摊丁入亩的政策,还是其他利民政策,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摊丁入亩可以让百姓生活过得好点,可那也只是暂时的。

一旦没有足够的产粮支撑,大量爆发的人口,可以让整个大明崩溃。

傍晚时分,陈遇终于收到朝堂上的消息,心中松了口气:

[天人感应要在朝堂上消失了,接下来只要年轻士子这边弄好,这东西就再也翻不起大浪。]

陈学走上前,给陈遇倒了杯茶,轻声问道:

“爹,方司柬最后在朝堂上提出,用《管子》来解决赈济灾民的问题,要不要跟思远他们说说?”

“嗯,此事利国利民,结合实际去做,无法修宫殿,就去修路;路修完了就去开荒,开鱼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遇到的问题,先辈们也遇到过,让他们不要有门户之见,多看看书。”

陈学坐到陈遇旁边:“大明目前缺粮,红枣酿酒和果子酿酒,可以让商人从别的地方运到曹县。

可是,总归是牺牲其他地方的粮食,会不会对其他地方百姓产生影响?”

陈遇摇摇头:“不会有太大影响,普通百姓极少喝酒,只有达官贵人和地主会去买。

这些人的粮食很多,曹县一县之地不会影响到整个大明。

进宫问问看今晚陛下有没有空,我要面见陛下。”

陈学愣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

“爹,你不是一直不想进宫,这次怎么主动求见?”

“我怕陛下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还在纠结,进宫给他分析下利弊。”

“陛下有什么想法?”

陈遇起身,从背后的书架中拿出《老子》一书,并将其翻开递到陈学面前。

陈学好奇看了眼,喃喃出声: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想想黄册制度和户帖制度。”

陈学低下头思忖,忽然,猛得抬头看向陈遇:

“陛下这是在用道家理念治国?”

“不止!”

陈遇沉声解释:“法律严格是韩非子的重罚轻赏、三纲八目是商鞅的愚民之法,是用在读书人身上。

只是太子看清了陛下目的,一直反对陛下,所以科举才迟迟不开。

这次开启科举,若我没猜错,范围还是程朱理学,不过没有以三纲八目为定式。”

“那太子的治国理念呢?也是道家的吗?”

陈遇摇摇头,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太子和方时这两人,我是一点也看不清,根本不像年轻人。”

“太子不是儒家的吗?其为人一直都有儒家之风,等他登基就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仁义之君。

那些读书人,一直在等待着太子登基,他们认为致君尧舜,一定会在太子身上实现。”

想到那些官员的惩罚,以及蓝玉的脑子,一脸古怪:

“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比起陛下来,太子确实仁义,妥妥的圣君。”

陈遇一点也不相信什么儒家君子之风,朱标要是像扶苏那样,就不会现在就开始处理政务,而且陛下不在他还可以全权做主。

这哪里是太子,已经是皇帝了,就差个登基仪式而已。

那些读书人傻乎乎的以为,杀人什么都是陛下的主意,殊不知很多国事都是太子做的决定。

朱元璋对于陈遇真的非常信任,在知道陈遇要进宫后,轻轻叹了口气:

“妹子,老哥哥这是知道咱为难,进宫为咱解惑。

可惜老哥哥志不在富贵,只能以后给他子嗣一些补偿。”

马皇后轻声劝慰:“静诚先生知道你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他不会在乎。

倒是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柔寡断?”

“此事太大,咱以为弄掉天人感应就行,可是标儿不这么想。”

朱元璋一脸凝重:“他想趁这个机会,顺便重新定义阴阳五行,这也是在挖程朱理学的根。”

“该说的我都说了,等会静诚先生来了,自己去问他。”

说到这,马皇后放下手中的书,语气坚定:

“下定决心了就跟标儿说,别给标儿希望,自己又偷摸摸的往反方向去做。”

仿佛被说中了心思,朱元璋低垂着眼眸,一直不敢看马皇后:

“妹子,你说的什么话,咱是这种人吗?”

“不是最好,雄英可是最敬佩你,别让他失望。”

听到大孙子敬佩自己,朱元璋热血上头,大声嚷嚷:

“咱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以前是、以后也是。”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马皇后怎会不知,所以才想着提醒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已经答应下来,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去看看雄英,你自己慢慢想。”

正旦大朝传出的刹那,整个应天震动,过不了多久怕是要天下大震。

若说改变千年之制让人咂舌,那么对于炎黄二帝一说,那就是骇人听闻了。

连一向胆大的朱常,也是满眼不可置信:

“爹,方司柬真这么说?你该不会骗我吧!”

朱同白了他一眼,没好气说道:“爱信不信,看见你就烦。

方司柬还好,赵尚书可是真猛,一句话就把天子打落神坛,也不知道陛下要怎么处置他。”

“切!”

朱常毫不掩饰自己的鄙视神色:“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与我们无关。

我已经决定了,只要陛下撤掉天人感应,我就入士。

陛下要是也自欺欺人,我就跟你一样,天天待家里写书。”

“我也懒得管你,别丢你爷爷的脸就行。

还有,我已经问过太子,王氏一案按律法处事,不过这条律法已经在改,过段时间便会颁发天下。

至于杨宗德,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知法犯法,只能作罢。

不过,他的仕途注定艰难。”

朱常冷哼一声:“他这是活该,连自己的娘亲都不管,简直不是人。

我去告诉仲质兄这个好消息,爹,你先忙。”

“回来!”

朱同厉喝出声:“这么晚了,明天再去。”

“哦!”

与此同时,方时正在房间中书写,心中一直在思忖:

[从吕氏春秋到齐民要术,再到梦溪笔谈,农学一直在发展。]

[我现在只要弄个方向出来,不求达到后世程度,能上升一点是一点。]

[有了袁老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够尽快让粮食产量上去。]

[沈括真的牛逼,连气象学都知道,可惜没人持续研究下去。]

[以后再想办法,让那些读书人继续研究下去。]

[大明不该是对历代科学技术的总结,而是继续创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