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60章 当个傻子比较好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60章 当个傻子比较好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知道了,爹,我现在就去。”

说着,王常起身往门外走去,刚拉开房门,王绍的声音再次响起。

“等等!”

王常回头,双手还放在门上:“怎么了?”

“告诉蓝封,不管永昌侯给什么东西,我们都分一半给他,让找人护送我们去应天。”

“一半!”

王辉在一旁惊叫出声:“爹,那可是五万两啊!几百年都赚不到的钱。”

“糊涂!”

王绍厉斥出声:“不给他东西,我们能活着到京城吗?

这纸张有多大的利润你不知道吗?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别人想杀就杀。

命都没有,要钱有什么用?”

正如王绍所想,天高皇帝远,律法有时候根本没用,随便弄个罪名就能搞死他们一家。

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会同意军队学字的原因,他太清楚下面的弯弯绕绕。

以前没办法,朱元璋只能和历朝历代一样,用宗族社会和地主来管理百姓,既能节省俸禄,又能安定这些地主。

可是,现在有了办法,还不需要增加大量俸禄,他完全可以将皇权延伸到乡下。

朱元璋此时眼神正死死盯着王本:

“王卿,何以如此?是咱做的不好,让你失望了?”

王本躬身一拜:“陛下英明,是微臣已经老了,很多理念转换不过来。

再待在朝堂上,只会影响到陛下决定,影响到朝局,望陛下明鉴。”

“王卿的经验正是大明所急需的,大明还需要王卿。”

说到这,朱元璋轻叹一声:“既然你决心要辞,咱也不能不让你回家颐养天年。

王卿再待一段时间,等黄册一事开始后,咱一定让卿回乡。”

王本暗自苦笑,不过也不再继续辞官:

“多谢陛下!”

“你也是大儒,这几天回去,推荐几个熟读律法,正直严明的读书人呈上来。

太子那边找卿有事,现在就过去看看。”

闻言,王本藏在袖子里双手不由得抖了抖:

[已经下定决心了吗?静诚兄,你到底和陛下说了什么?]

“微臣明白!”

王本离开后便慢慢走向东宫,路上遇到吴源,忍不住轻声提醒:

“暂时别提辞官,若黄册能顺利进行,你再去辞官。”

吴源有些疑惑:“为何?陛下没放你走?”

“放了,不过要等黄册之后。”

话落,王本扫了眼四周,见没人低声说道:

“陛下已经下定决心,刑部尚书钱唐做不了多长时间,你自己注意些。”

吴源悚然一惊:“陛下要杀了钱唐?”

说完这句话,吴源仿佛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

“也对,宋濂都能杀,钱唐又算的了什么?”

王本却不这么认为,眼神扫了眼四周后缓缓开口:

“不一样,陛下要杀宋濂,是因为浙东学派陷入了党争,加上宋濂是领头人,宋慎又犯了陛下忌讳。

钱唐则不是,他只是理念之争,并没有实际性伤害大明。

而且,陛下已经在朝堂说了不会追究,这时候最多就是让钱唐辞官,要杀也是等以后,这件事淡下之后。”

“这么说,赵尚书也不会死?”

“不知道!”

在王本看来,既然朱元璋已经决定让钱唐辞职,那么千年的天人感应肯定会在朝堂上消失。

汉儒学派若是不改变,将会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来到东宫后,王本看到了个意想不到的人,太医院院使戴思恭。

[这位怎么来了?朱丹溪的嫡传弟子,殿下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王春官来了,快请坐!”

听到朱标中气十足的声音,王本松了口气:

“谢太子殿下。”

“刚好王春官来了,戴院使可以向王春官请教一下,惠民药局大夫考核一事。”

戴思恭转头看向王本:“敢问王春官,若是太医院考核医德,该怎么出题?科举制可否借鉴。”

王本懵逼了,太医院要像科举一样进行取士?还要考医德?

沉默半晌后,王本缓缓开口:

“出题可以学习科举出题,出个事例,然后让大夫用医书解答。

像黄帝内经、孙药王的千金方、丹溪先生的格致余论等等都可以,无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例如,一个男子生病,其人无恶不作、为人贪婪无耻,现在得了何种疾病,该用什么药方治,该不该治等等。”

戴思恭轻叹出声:“老师是由儒转医,由于理学格物致知的影响,才创造出格致余论。

那些大夫不懂真意,考这个有些难为他们。”

王本有些无奈:“我可不懂医学,只能提个建议,成不成还需你来决定。”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戴院使,先试试看,不行以后再改,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刚好十五年开科取士,医学也要等十五年春开始,还有一年准备时间。”

“微臣明白,所幸无法影响到朝局,微臣就看情况而定了。”

朱标满意点点头:“除了医德所有人都要考,其他则让他们自由选择。

医学十三科,有些人擅长小方脉,有些人擅长大方脉,不能埋没人才。”

“微臣明白!”

[就先用医学试试,若是可以,科举制度改革也能慢慢开始进行。]

[新的治国理念,也能慢慢灌输进年轻士子脑海中。]

[到那时,朝堂上不仅仅会有大批仁人义士,还会有许多实才。]

[算学、农学,方司柬还准备加入什么?孤真的很期待。]

王本知道太医院考医德或许和科举有关,但是他已经不想去管,他现在只想着安安稳稳回家。

最近一段时间,他明显感觉到很多不寻常,特别是在吕本回京之后。

[不管了,接下来的日子,还是当个傻子吧!]

朱标拿起奏疏,放在王本面前:

“这是方司柬呈上来的奏疏,王春官觉得按上面所说,徭役可否在大明消失。”

王本翻开奏疏,快速阅览一遍,忍不住赞叹:

“不愧是方司柬,总能提出最适合的办法。

目前来说让灾民替代徭役还是可行,但是不能太远,粮食会不够,灾民也容易生乱。

没有发生天灾的地区,利用商人来雇佣百姓,微臣觉得可行。

不过,让商人可以穿绸、纱是陛下所定,那些富商也不一定会同意。”

朱标语气温和却充满自信:“父皇规定是因为开国之初,柴米油盐等等均不够用。

若是商人能用纱、绸,难免又会掀起奢靡之风,商人、勋贵之间相互攀比。

如今大明渐渐稳定,也可以开始逐步开放,让商人明白他们可以过上奢靡的生活,前提是为国出力。

方司柬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可悲的是,钱还在人没了!

孤觉得非常有理,这些商人为了奢靡的生活,拿出一点点粮食还是愿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