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 > 第310章 鱼养多了如何卖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 第310章 鱼养多了如何卖

作者:小小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19:55:22 来源:小说旗

一来二去,田喜乐就觉得平王妃是给自己找罪受了,就是她去给平王妃请安时,见了跟贴身丫鬟似的杵在平王妃身后的范姨娘都觉得碍眼。

田喜乐就想着要不过些日子搬到新宅子时就让这对母子留在这里算了,到时大家都舒心。

不过范姨娘给平王生了两个儿子,带还是不带还得看平王的意思,若是平王对她余情未了,或是看在两个儿子的面上,范姨娘跟着也就成了必然。

余奚这边穷,最大的体现就是食物上的短缺。若是在京城,想吃什么了只要去庄子里去一说,什么都给准备全了,而在余奚这里每天府里管采买的管事都要带着人跑很多地方才能买足府里用的新鲜菜和肉。

有时赶上天儿不好买不到食材,不但主子们的饮食要琢减,底下的人更是要以泡菜咸菜佐餐。当然,府里的咸菜泡菜也不是外面能买得到的,即使是吃这些也比余奚大多数的百姓吃的好。

田喜乐的贴子送出去后,离请客的日子还有两日,白天无事,孩子送到老王妃那里,田喜乐就陪安宜阳到田间地头去走走,目的自然是想要看看庄稼的长势,若哪里有问题了也好立即提出改进。

甜高粱第一年种,谁也没有田喜乐的经验足。

田喜乐随着安宜阳在田间走了一趟,对甜高粱的生长便心里有数了。这个时代的高梁种当然比不得后世经过改良的品种长得快,但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已经长得很高,瞧着离成熟期也差不多久,若是留着喂牛养羊,这时候的青苗再过几日就可以收获了,收获之后留下根茬还可以再接着生长成适合牛羊吃的青苗。

而收获的青苗,不但可以喂牛羊吃,还可以将甜杆里面的汁水榨出来制糖,剩下的叶子和渣牛羊倒也能吃。

当然,若是想要留种就要再过两个月,但那时甜高粱里面的甜度也会达到顶峰,极容易引来一些像螟虫一样的害虫,在这个没有农药的时代里,这样的害虫可是够让人烦心了,毕竟是第一年种,田喜乐觉得冒险没有必要,所以除了少数要留种,田喜乐还是觉得应该趁此时正好,就把甜高粱做为青贮饲料收获了。

安宜阳之前也听田喜乐提到过甜高粱制糖,只是因为这里糖的价没有贵到惊人,就算他们想要用甜高粱制糖也还是等两年再说,目前还是先把养牛业弄好。

既然她认为再过两日就可以收获,安宜阳当然不会有迟疑,立马就分派人手去跟种甜高粱的百姓说了。

之前就说好的,甜高粱收获之后想留着自家给牛羊吃行,想要卖给朝廷也行,所以,安宜阳派去的人也只是提个建议,到底要怎么做还是要看那些百姓自己的想法。

结果派去的人最后答复竟然大部分人家都留着不卖,等再过两个月以后结了籽再收获。安宜阳和田喜乐虽然有些意外,倒知道这是个好现象,这样不正是表明大家对甜高粱养牛很有信心?就是不养牛,也有不少人家是养了羊的,估计都想看看甜高粱牛羊爱吃不。

当然,田喜乐也跟安宜阳又强调了一遍,到甜高粱成熟时要当心的病虫害,安宜阳既然心里有数,她也就放心了。

一路走来除了看到大片的甜高粱,田喜乐还看到不少养鱼的稻田,虽不及西谷山下的稻田长势喜人,却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与之前来余奚的路上看到的荒芜不同,这里的百姓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好像对丰收都很有信心。

安宜阳也信心十足地跟田喜乐道:“刚过正月时我不是过来了嘛,当时说起种田,百姓都无精打采的,这些地他们都种了几辈子,收成还不如良田的一半儿,想来他们都对这些土地没有信心了。如今瞧着地里的庄稼长得虽不如咱们京城庄子里的好,却是比他们往年的收成好太多了。”

田喜乐却忧心忡忡地道:“稻田养鱼是好,但我只担心大家都在稻田里养鱼了,等到了收获之时,鱼卖给谁去?我见余奚的百姓也不多,就算家家户户顿顿都吃鱼,怕也吃不了这许多鱼吧?何况听你说的,别的县里也有很多人在弄稻田养鱼,到时鱼一多,价上不来不说,很可能烂在大街上也没人买。”

安宜阳听了也觉得值得担忧,“不然我们把鱼往别处运了去卖?”

田喜乐道:“不说路途遥远,只路上死掉的鱼也是不小的损失。”

安宜阳也有些犯愁,余奚这边不比京城和蒙县周边人口众多,只要多开几间尊味,再将吃鱼的方子传开,吃鱼的人一多鱼就好卖了。

余奚这边的情况是,地多人少,百姓也多是以种田为主,连田喜乐所说的手工业和养殖业都不多。如今大家一窝蜂的都来养鱼,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鱼,到时卖谁去?

鱼还不像米粮这种运的远些也没问题,这些都是活的,要装在大桶里才能运,桶里要装大量的水,鱼装的少了跑一趟不值;鱼装的多了,等运到地儿了,鱼也死的差不多了。

虽然一开始他就不太赞同余奚周边大量的稻田养鱼,但除了一部分种甜高粱的,大部分都要养鱼,既然养了他也不能让百姓们赔了。

虽然一开始是百姓一定要养,但真赔了他们或许就会把责任推到朝廷甚至是他的身上,想想还真是让他挺郁闷的。

见安宜阳被自己说的愁眉不展,田喜乐伸手将他的眉心揉开,笑道:“你也先别愁,办法总是会有的,我们回去好好想想,没准明儿就想到好办法了。”

安宜阳沉闷地点了点头,这事儿能有什么办法可想?除非有让鱼不死,或是死鱼不腐的办法啊,难道要把鱼留到冬天冻了以后再往别处运吗?

不说秋收秋到上冻时几个月的人力,就是要喂的鱼料也不少啊,而且冻过的鱼也没鲜鱼好吃。

回去的路上,安宜阳就跟田喜乐说起冬天卖冻鱼的事儿,田喜乐也觉得是个办法,只是冻过的鱼不如新鲜的好吃却是一定的,尤其是淡水鱼,冻过之后肉就会变柴了,但若是冬天先把鱼做熟,再卖熟鱼制品呢?

又或者把鱼打出来做成美味的鱼干呢?田喜乐个人就很喜欢吃五香鱼干。冬天鱼做好后还能存放很长时间,而且,咸一些的鱼干也不用等到冬天再卖,到了秋天天气凉爽下来,即使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坏掉,这样就能运到很远的地方。

等割了稻,再过些日子天气就足够冷了,那时候可不就是做鱼干的好时候。

跟安宜阳把想法一说,安宜阳更是大力赞扬,卖做熟的鱼可比卖冻鱼好,虽然没有刚做出来的好吃,可田喜乐的做鱼方法也不是谁都会做的,只要做的好了也不怕卖。

当然,卖鱼这件事还是要再想想,是到时候把做鱼的方法教给养鱼的人让他们自己做,还是把他们的鱼收上来由安宜阳找人来做。

虽说由百姓自己做,他们能多赚一些,但同样,因每户百姓家中的鱼都不是多的离谱,而各自的厨艺也不尽相同,他们做出的东西好坏也难保,弄不好再把招牌砸了,别人的鱼往后也不好卖。

还有一点,也不敢保为了多卖一些自家的鱼,再出现恶意竞争的事情,到时一家压的价比一家多,最后大家还是会赔。

还有像贩卖的渠道和运输的问题也都要考虑到,这样算下来,还是由他们把鱼收上来再加工了去**较适合。

当然,这件事也不急着去说,与甜高粱之前为打消百姓们的后顾之忧而提出由朝廷收购不同,后来去问了也是征求一下百姓们的意见。

稻田养鱼原本就是百姓们自己想要做的,此时若是派人去问,百姓们还没经历过鱼不好卖的苦恼,难保不会想会不会是钦差或朝廷占他们的便宜,这样一片好心反而会被别人当成居心不良。

所以,即使是要收鱼,也要等百姓们真正体会到地广人稀鱼不好卖之后才行,到时他们再出面收鱼,百姓们只会感恩戴德。

还有一点安宜阳还要好好想想,虽然他想替百姓分忧,但之前真是被皇上整的没什么热情了,万一他在这边收鱼做了卖,皇上那边再觉得他在这边赚了钱,然后再起什么心思,他白忙一场不说,吃力还不讨好,最后可能还要赔本。

所以安宜阳觉得收鱼卖鱼这个办法可行,但最好还是不要由他们平王府出面,可到哪里去找可用又不会让皇上有想法的人呢?

平王府的人不行,安家的人也不行,难道要找外人吗?可这个人选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当然,若是有人能帮着老百姓度过鱼难卖的难关,往后还可以继续发展稻田养鱼,只要让老百姓不损失,也不让皇上占便宜上瘾,他倒是可以不赚这个钱。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