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 第397章 李善长:造谣!就说蓝玉在海外自立为王了!

杭州,孤山庄园。

夕阳的余晖洒在庄园的飞檐翘角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然而,庄园内的气氛却与这暖色调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压抑和尴尬。

李善长端坐在太师椅上,轻轻捻着胡须,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郁新站在一旁,脸色阴沉,时不时地偷瞄一眼李善长,欲言又止。王纯则低着头,摆弄着手中的茶杯,似乎在研究上面的花纹。

大厅里,除了偶尔响起的茶杯碰撞声,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心事重重,各有盘算。

舟山海战,苏尘大获全胜的消息,像一阵飓风,刮过了整个江南。李善长一伙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燕王勾结倭寇的计划,但他们乐见其成,希望借此机会,给苏尘的新政制造麻烦。

可谁也没想到,苏尘竟然如此迅速地解决了问题,而且是以一种近乎碾压的方式,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这让他们感到震惊和不安。

“咳咳……”李善长终于打破了沉默,他轻咳两声,缓缓开口,“这苏尘,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郁新连忙接话:“恩师,这苏尘,手段确实厉害。不过,他这次赢得这么快,恐怕也并非全靠他自己的本事。”

“哦?”李善长眉毛一挑,“你有什么看法?”

郁新压低了声音:“恩师,您想想,那倭寇在海上横行多年,连朝廷的水师都奈何不了他们。苏尘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能这么快就把他们打败?”

“你的意思是……”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恩师,我怀疑,这其中,定有蹊跷!”郁新说道,“说不定,是有人暗中相助。”

李善长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光凭猜测,可不行。咱们得拿出证据来。”

“恩师说的是。”郁新说道,“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王纯抬起头,插了一句:“恩师,就算苏尘有人相助,那又如何?咱们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去弹劾他吧?”

“弹劾?”李善长冷笑一声,“王纯啊,你还是太年轻了。咱们要对付苏尘,可不能硬碰硬。得找他的软肋。”

“软肋?”王纯一愣,“苏尘的软肋是什么?”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郁新和王纯对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善长缓缓说道:“你们想想,这次苏尘剿灭倭寇,谁的功劳最大?”

“这……”郁新迟疑了一下,“自然是苏尘。”

“错!”李善长说道,“是蓝玉!”

“蓝玉?”王纯惊呼一声,“他不是已经出家了吗?”

“出家?”李善长冷笑一声,“那不过是做给皇上看的罢了。这蓝玉,野心勃勃,岂会甘心隐居山林?”

郁新恍然大悟:“恩师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借蓝玉这件事,来做文章?”

“没错。”李善长说道,“蓝玉虽然名义上已经出家,但他手下,还有一批旧部。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心腹。”

“这次剿灭倭寇,苏尘肯定动用了这些人。咱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参他一本,说他勾结蓝玉,图谋不轨!”

王纯还是有些犹豫:“可是,恩师,这事儿,万一查不出来什么……”

“查不出来?”李善长冷笑一声,“那就让它‘查’出来!”

“咱们可以说,有人已经在岛上自立为王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要咱们把这事儿闹大,让皇上起了疑心,那苏尘和蓝玉,就都别想好过!”

郁新和王纯听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没想到,李善长竟然如此狠辣,连这种无中生有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恩师高明!”郁新连忙拍马屁,“这一招,实在是太妙了!”

“是啊,恩师。”王纯也说道,“只要咱们把这事儿办成了,那苏尘和蓝玉,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李善长得意地笑了笑:“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咱们还要……”

他压低了声音,在郁新和王纯耳边,低语了几句。

两人听了,连连点头,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王纯回到京城,马不停蹄地赶往燕王在京城的秘密据点——一家看似不起眼的茶馆。

茶馆内,一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多时。此人名叫赵瑁,乃是燕王安插在京城的暗桩头目,负责收集情报、联络各方势力。

“王大人,您可算回来了。”赵瑁见到王纯,连忙起身相迎,压低声音道,“燕王殿下可是等您的消息等得心急如焚啊。”

王纯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将舟山海战的经过,以及李善长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瑁。

赵瑁听完,眉头紧锁,沉吟片刻,说道:“李相这招‘借刀杀人’,确实高明。不过,光凭咱们几个,恐怕还不足以掀起太大的风浪。”

“这我自然知道。”王纯说道,“所以,我才来找你。咱们得想办法,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赵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大人,您是想……”

“没错。”王纯点了点头,“咱们得找几个有分量的人,一起把这事儿闹大。”

赵瑁思索片刻,说道:“这事儿,恐怕还得着落在淮王身上。”

两人商议一番,决定通过一个名叫薛荣的翰林学士,去游说淮王朱允炆。这薛荣,乃是京城有名的儒生,与淮王府关系密切,由他出面,再合适不过。

薛荣听了赵瑁的转述,捻着胡须,沉吟道:“此事非同小可,容我三思。”

赵瑁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桌上:“薛大人,这是燕王殿下的一点心意。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薛荣扫了一眼银票,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也罢,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苍生,老夫就豁出去了。”

……

几日后,京城里突然流言四起,说蓝玉在舟山一带拥兵自立,已经称王了。

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说得煞有介事。有的说,蓝玉在舟山岛上建了宫殿,穿上了龙袍;有的说,蓝玉已经改了国号,自称“大东海王”;还有的说,蓝玉已经派人去跟高丽、东瀛等国联系,要跟他们结盟,一起对付大明。

这些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与此同时,淮王朱允炆也开始行动起来。他频频出入宫廷,向老朱进言,说蓝玉“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