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 第72章 刘伯温:三人成虎,蓝玉是凶多吉少了?

次日,

胡惟庸府上,气氛已经有些凝固。

“王行不见了?一个大活人,怎么会不见了?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怎么办事的?”

刑部侍郎刘逵支吾说:

“相国,属下已经严刑拷打,寺里僧人招了,说王行的确来了两年多了,但差役们再去找时,僧房里却不见人啊!漫山遍野也都找了,真的是找不到啊……”

哼!

胡惟庸有点气急败坏了。

这个王行,如果抓回来,严刑拷打,到时候把蓝玉咬得死死的,就算皇上不杀他,也一定会罢免、降爵什么的,到时候五军都督府的职位就空出来了,付友德他们一上,自己的权势就巩固了。

可这么一个意外,实在让他措手不及。照理说,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连渣渣都找不到?

踱了几步,

他叹了口气, 另一个念头忽然冒出,淡淡说:

“不见就不见吧,你们给我听好了,多派些人,再加把火,我就不信千夫所指之下,蓝玉还能熬多久?!”

“是,相国!”

亲信们已经领教了他的毒辣手段,个个佩服得不得了。

众人走后,

胡惟庸却是百般不解——

怎么可能呢?

那么多锦衣卫,那么多衙门里的人,怎么会找不到一个人?

这人又是怎么不见了的?

竟然连尸骨都没有?

想了一会儿,

他还是决定先进宫,把事情跟老朱解释清楚。

半个时辰后,

天色已黑,

太监引着胡惟庸来到奉天殿,老朱还在勤恳工作。

“皇上,臣无能,蓝玉府中那个教书先生王行,查到是在九华山当和尚,但人却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案子查不下去了。”

哦,

老朱只是淡淡应了一声,然后就继续批阅奏折。

胡惟庸跪了好一会儿,都准备起来走了,老朱忽然吭声了:

“胡惟庸啊,你认为,蓝玉有没有野心啊?”

啊?

胡惟庸赶紧回答:

“人心隔肚皮,臣也说不准,只能有案查案。”

嗯嗯,

有案查案……

老朱放下朱砂笔,拿起玉如意挠了挠,悠悠地说:“无风不起浪啊,那个王行还要再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遵旨。”

……

这时,

刘伯温府上,气氛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这一波文字狱,江南士绅一口气就死了五十多人,二百多人发配,还被捎带着绑上了蓝玉这伙淮西勋贵,连说都说不清楚了。

这几天,刘伯温也不敢让他们来,一直听到了中书省那边传来消息:王行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失踪了,感觉事情告一段落了,这才让汪广洋把大家叫来。

沉默一会儿,

刘伯温第一个开口:

“你们啊,也不要怕,皇上受了胡惟庸的蛊惑,一口气抓杀了那么多人,还是顾虑张士诚余党,跟伪钞案也大差不差,算不得什么大事……”

刑部尚书胡桢却说:

“恩师,可是我们没法给父老们交代啊?朝廷出了那么大的事,都是冲着我们江南人来的,父老乡亲都说咱们无能啊!”

唉!

“是啊!”

“咱们怎么那么窝囊啊!”

“胡惟庸简直是个天煞的!”

“我看还是皇上自己有问题!”

众人越说越是激愤。

刘伯温摇摇头,语气也严重起来:

“你们不可胡说!当今皇上,乃是布衣天子,行事自非寻常可度,那些诗文也的确有一些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文人写的讽刺诗嘛!现在时局艰危,更要小心行事,不可带头造谣!”

是!

众人只好听从。

刘伯温又对汪广洋说:

“广洋,你这两天就去看望一下蓝玉,让他明白,京城的谣言跟咱们无关……”

嗯嗯,

“学生明白。”

众人也都清楚——

这波谣言本来的确有老百姓不满的因素,但胡惟庸的那些党羽到处推波助澜也起了很大作用。这事的确得跟蓝玉他们说清楚的,否则他还以为是江南士绅跟他们过不去呢。

这时,

许久不说话的方孝孺忽然问:

“恩师,听说蓝玉已经卧病好几天了……自古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这么疑神疑鬼的,是不是真的有野心谋反啊?汪相国去看他,或者也会沾染嫌疑?”

嗯嗯,

刘伯温点点头:

“希古啊,自古谣言就是这样……三人成虎,如今满京城都在说他有谋反野心,这就是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蓝玉应该没有这个野心,但无奈一张嘴说不过千万张啊……所以,我让广洋去看看他,到时候要真的惊吓死了,跟咱们也不会结仇……”

哦哦,

众人一下子心都揪起来,深刻感觉到了胡惟庸的可怕。

这换了谁也是挡不住的啊!

……

与此同时,

苏尘已经排布好了喷子队。

喷子分成好多种,每种数量都不少,来这个世界之前,他没少跟人互喷,于是很快制定了周密计划。

{说书人100个,分布于京城大小酒楼}

主题:说灯谜、打字谜

目的是让京城百姓多看一些字谜的东西,让他们明白,一两个字、一两句话,信息量没有那么大。只要慢慢习惯了,就会对“青出于蓝、蓝必胜青”这句话免疫了。

{叫花子1000个,分布于京城大街小巷}

主题:用莲花落唱杨家将、岳武穆等等忠义故事

目的很简单,锦衣卫听到后汇报老朱,老朱总会想起蓝玉吧?难道一句诗就谋反了?到时候落难了,谁来救驾?

{德芸社相声演员50人,分布于各大酒楼、秦淮河边}

主题:用相声打趣的方式,将一些关于字谜的段子

这个最重要,因为相声是清朝才有的,说不定锦衣卫回报之后,老朱忽然来了兴趣,亲自来看呢?

所以,

苏尘把重点压在了说相声这一块。

……

两日后晌午,

老朱正在奉天殿批阅奏折。

吴风悄然来报:

“皇上,京城近日出现许多说书人,从没见过的,还多了一些就叫花子,嘴里也在唱一些段子,额,还有一种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老朱怔了一下,反问:

“不知道干什么的?”

吴风又解释:

“皇上,就是两个人,站在那里打趣,一个说笑,一个附和,引得京城百姓全都在围观啊……”

哦?

老朱终于放下了朱砂笔。

“两个人站着打趣?”

“是。”

那倒怪了?!

老朱当过叫花子,对江湖上的门道也不陌生,说书的当然见得多了,叫花子的莲花落,他也能来几段,就是不知道两个人站着说笑,到底是在搞什么?

这时,

他看看天色,想到最近流言四起,人心不安,干脆出去走走。

“去叫胡惟庸!让他也跟咱出去走走。”

老朱换了一身老农装扮,吴风带了许多锦衣卫换了衣服,也在远近跟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