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 第364章 难得的人才

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第364章 难得的人才

作者:小小螺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1:13 来源:小说旗

国子监的考试结束。

所有学生的试卷都是将名字粘着的,一切以学识为主,公平公正。

此次批改试卷的是从各部调过来的官员。

世家子弟与寒门平民是分开阅卷。

“若是皇上没有恩赦平民准许进入国子监,就只看这些卷面策论,世家子弟还是更有底蕴的。”有官员拿出两份试卷对比着。

世家子弟从小受良师熏陶,有家族底蕴滋养,不像这些寒门平民,能够读到的学到的,都是从世家指缝漏出去的知识。

“未必,刘大人,你看一看这份试卷,我觉得若是此人参加科举,必定是状元。”吏部侍郎语气有些激动,拿着一份试卷满眼欣赏。

“让我瞧瞧。”崔大学士沉声道。

吏部侍郎赶紧将试卷双手呈上。

崔大学士垂眸扫了几眼,不一会儿,脸色凝重起来,他不由自主坐直身子,将手中试卷拿了起来,又仔仔细细从头读了起来。

眼中神采越来越明亮。

“好!”崔大学士拍案而起。

“这是哪个世家子弟?”

吏部侍郎激动地说,“崔大学士,这是从寒门平民拿出来的试卷。”

崔大学士闻言一愣,“寒门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辞藻如此干练,观点这般清晰,对朝廷政策也分析得深刻透彻,这是个人才。”刘大人在旁边看了几眼,同样被惊到了。

“把这人先找出来,让他明日立刻到国子监。”崔大学士说。

甚至都无需将所有试卷批阅完成,他能笃定此人必定是前十之中。

“崔大学士,这时候就揭开名字?”其他人都诧异。

试卷都还没有批阅完成呢。

“没错,看他的名字,让他明日来见本官,本官要亲自考他。”崔大学士说。

吏部侍郎心中一动,“崔大学士,您是打算收他为学生吗?”

崔大学士:“若此人是真实才学,本官会收他当学生的。”

“此子真是三生有幸,祖宗份上冒青烟啊。”多少人想要成为崔大学士的学生,可惜崔大学生要求身高,能被他看上的没有几个。

吏部侍郎兴奋地说,“下官来揭开名字。”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很是好奇这个能得崔大学士另眼相看的学生到底是什么人。

“陆应圳。”

“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啊,看来应该是外地来的穷书生。”

崔大学生目光炯炯,“让人去找他,本官明日要见他。”

他转头看向国子监祭酒大人,“冯祭酒,你觉得此子能入国子监吗?”

“绰绰有余。”冯祭酒含笑说。

崔大学生点了点头,“把试卷给我,我要拿进宫给皇上过目。”

……

沈岁安心中有了章程,便不喜欢将事情拖拖拉拉。

她很快将港口和办船坞的章程都写成册子,条陈分明,之前衡水大船坞虽然是让黄展胜去替她管理,但她对大船坞每一个决策都清清楚楚。

想要让水延则来南朝常住是不太可能。

但她能让水延则过来指点,要在肃州开凿河道,那船坞也要相应完成。

天河城那么多倒闭的船坞,她相信水延则能够替她找到可用的人。

至于商队……

等河道开凿到港口建设完成,至少也要一年之后了。

不急。

赵九灵那时候也应该回来了,她之前就让赵九灵多带几个人出来,日后可以独当一面。

沈岁安想了想,先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凤元嘉,一封给云州的镇南王妃。

“哎。”

“岁岁,怎么了?”姜氏抱着儿子过来,正好听到沈岁安的叹息。

“母亲,哎哟,承哥儿怎么哭鼻子了?”看到弟弟哭红的眼睛,沈岁安心疼地捏了捏他的脸蛋。

承哥儿委屈地扁嘴,咿呀呀说得含含糊糊。

姜氏翻了个白眼,“非要拿老太爷的笔往嘴里塞,刚刚糊满脸墨水,被我打了两下,哭得惊天动地。”

沈岁安噗嗤一笑,“小馋猫。”

“你有烦心事?”姜氏问。

“也不是烦心事,就是……”沈岁安将自己写的章程给姜氏过目,“要做这么多事,需要好多银子呀。”

她之前的银子大部分都投在船坞和赵九灵身上,还没有回本呢。

要等赵九灵这次出海回来,她的本钱才能回来。

“不就是银子的事吗?”姜氏笑道,“这还不容易,你母亲我什么都没有,就银子多。”

沈岁安连忙道,“我不能用您的银子,母亲,您教我做生意吧。”

“做生意也是要本钱的。”姜氏说。

“你想赚得多,本钱也大,你需要的不是几千两的银子。”

沈岁安:“母亲,您的银子是承哥儿的,我要做的事并没有保障,甚至不知以后能不能赔本,我不能拿您的银子去赌。”

“不是我的银子。”姜氏低声说,“我是说我娘家的银子。”

“嗯?”沈岁安一怔。

姜氏说,“我们姜家在江南的生意其实已经做到瓶颈了,而且……我是不懂朝堂的事,但总觉得老皇帝要是没了,雍朝怕是要动荡很长的时间。”

“我想要让娘家兄弟到南朝,说不定也是机会。”

“母亲的意思是想把外祖家的生意挪到南朝?”沈岁安惊讶地问。

她心中也惊讶姜氏竟这般敏锐。

等日后二皇子登基,雍朝会面临怎样的局面,都是未知数。

“你觉得不可行吗?”姜氏小声问。

沈岁安当然觉得可行。

“要不先让舅舅到这边来,若是觉得合适,再决定下一步?”

姜氏点了点头,“你这么说也对。”

她看了沈岁安写的章程,“既然肃州如今还有船可通往雍朝,那就趁机多赚几笔,你虽然不是横水大船屯的东家了,但要水公子帮你,总是可以的吧。”

沈岁安笑道,“我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

如今两国是盟国,彼此都可以有生意往来,只是南朝水路不通,肃州的港口也不大,只能小船只通行。

所以她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南朝的丝绸瓷器,雍朝也有,想要赚钱,当然是要两国都是稀少的,这样才能一本万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