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华照灼 > 第209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

春华照灼 第209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

作者:蝉不知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23:47:40 来源:小说旗

“晕!”

“快点儿!”***低声催促道。

谢灼暗忖,晕也无妨。

下一瞬,身子倾斜,直挺挺倒下。

***眼疾手快的接住谢灼,面上挤出几滴泪,颤声道“到底是父皇宾天,本宫没了倚仗,连唯一的儿子都护不住。”

“本宫活着还有何用?”

李公公急声禀报“陛下,小侯爷昏过去了。”

贞隆帝闻言,恼怒的同时,又有些心虚的不自在。

“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乔老太师适时道“如果谢小侯爷触犯律法,陛下大可将其交由三司或宗正寺严加审问,自可服众。”

贞隆帝有口难言,只觉胸口堵的慌。

“宣***入殿,另安排太医给谢宁瑕看诊。”

李公公应声。

***带着不满说道“陛下,您不必亲自费心。”

“本宫实在不明白,灼儿究竟触犯了哪一条律法,又或是哪一件重要的差事处理不当,以至于让陛下如此震怒,命他在风雨交加的夜里跪罚。”

“如果灼儿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重罪,本宫自然不会干涉,也不会有半点怨言。”

“但,本宫现在打算将灼儿送往慈宁宫,待他醒来后,立刻来甘露殿继续向陛下请罪。”

“恳请陛下准许。”

***一扔手中的油纸伞,径直跪在地上,重复道“求陛下允准。”

贞隆帝踏出大殿,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幕。

他一母同胞的皇姐跪在积水未尽的青石板上,眼眶通红,满脸悲凄的恳求着他。

不知怎的,他竟诡异的听出了嘲讽的意味。

明明仅是隔着重重石阶,贞隆帝硬生生觉得隔了数十年的光阴。

周围纷纷扬扬的雨滴,像岁月予以的一次次洗礼和打磨。

物是人非万事休,同来何事不同归。

贞隆帝有些分不清,石阶下,苦苦相逼的皇姐,还是不是当初那个不遗余力替他筹谋的人。

还是说,自始至终,变得只有他一人。

风雨拂动了***的发丝,随后又将其沾湿,使之垂落,看起来既狼狈又惹人怜悯。

仿佛,咄咄逼人的是他,专横跋扈的是他。

眼下,不是适合深思的时机。

贞隆帝轻叹一声,大步流星朝***走去。

是血脉相连的怜悯?

还是深埋心底的愧疚?

说不得,也说不清。

李公公撑开伞,三步并作两步,着急追上“陛下,龙体为重。”

“龙体为重啊。”

“皇姐说这些话,是在剜朕的心。”贞隆帝作势要搀扶起***。

谢灼:演苦情戏码也会传染吗?

“皇姐,朕……”

***的余光瞥到廊檐下的乔老太师,长睫颤动,当即挣脱开贞隆帝的手,坚决不给贞隆帝淋漓尽致做戏的机会,反而一咬牙,保养得宜不见一缕皱纹的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求陛下怜本宫慈母之心,允本宫所求。”

贞隆帝眼底再次弥漫出被忤逆的冷冽和不悦。

可不经意看到***腰间的龙纹玉佩时,又竭力掩去。

直至今日,他仍旧无法确定,先皇驾崩前在所有皇子公主及朝中重臣面前,亲手交给皇姐的龙纹玉佩,究竟有何深意。

总不可能是装饰。

“皇姐所求,朕无有不应。”

“只是……”

话音尚未落下,***朝甄女使投去一个眼神。

旋即,***和甄女使一左一右搀着谢灼沿着宫道离开。

贞隆帝有心跟上,却被乔老太师缠住了手脚。

***心知,贞隆帝待她多多少少会有些真情实意。

毕竟,他们一母同胞。

毕竟,她和驸马鼎力辅佐他登基。

他们之间,有血脉情分,亦有利益相连。

然,时过境迁,时移势易。

她不再是最受盛宠和疼爱的公主,他也不再是处境尴尬进退两难的皇子。

一行三人,迎面撞上了一得到消息就着急忙慌入宫的明御史。

明御史,虽迟但到。

只见,明御史一手捧着奏本,一手奋笔疾书,时不时还用口水润润笔。

最恐怖的是,依旧走的笔直,不见歪歪斜斜。

***:……

***的情绪很是复杂。

因乐安县主之故,明御史弹劾他的言辞极其激烈。

据说与之前弹劾汝阳伯顾平徵的力度不相上下。

可偏偏今日,她和灼儿还是要靠明御史这张尖牙利嘴,刺的贞隆帝不得不退让。

幸亏明御史在民间百姓心中清望甚高。

否则,早就身首异处了。

距离明御史越来越近,***松开搀扶着谢灼的手,又轻轻一推,谢灼咕噜咕噜滚落在地上,又故作慌乱的搀扶。

既然使了苦肉计,那就尽可能效益最大化。

谢灼:有时候,他觉得,他的母亲跟顾荣会很有共同语言。

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明御史猛然抬头,手中的毛笔在奏本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痕。

明御史:又要靠他现场发挥了!

明御史很是惋惜的把奏本往袖子里一塞,定睛一看。

落水鸭子似的谢小侯爷?

还有额头磕的通红的***殿下?

好一对可怜无助的孤儿寡母。

“微臣拜见***殿下。”明御史行礼道“殿下也遭陛下责骂了吗?”

***苦涩一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犬子高热昏迷,亟需诊治。”

“明御史,请便。”

“谢小侯爷素来品行端方,谨言慎行,克己奉公,微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御史拱手道“陛下怒火消散后,定会记起小侯爷的好。”

***“借明御史的吉言。”

擦身而过。

明御史目送***一行人转过宫道拐角。

慈宁宫,里里外外充斥着苦涩的草药味。

自幼女因巫蛊厌胜死于后宫倾轧时起,太后悲恸,身体便大不如前,名贵的药材吊着病恹恹的身体。

风清日朗时,勉勉强强与常人无异。

但,每逢天气转变,藏在四肢百骸的病气就会翻涌不休。

因而,自贞隆帝登基后,太后将宫权尽数交出,不问世事。

边休养,边礼佛。

阖宫上下皆知,任外界惊涛骇浪,也不得扰太后清静。

***要借的就是太后对她的庇护之心。

且,大乾以孝治天下。

即便是贞隆帝,也无法全然罔顾太后的心意。

“母亲。”

***面上的哀伤真切的了许多。

“求母亲给女儿做主。”

“女儿英年丧夫,仅得灼儿一子,陛下却想要了灼儿的命。”

“这跟直接要了女儿的命有什么区别。”

太后大惊。

顿时,慈宁宫兵荒马乱。

宫人、内侍、太医,进进出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