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抗战之太行山溜子 > 第175章 秋粮抢收

抗战之太行山溜子 第175章 秋粮抢收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8 04:24:49 来源:小说旗

9月17日晚,秦月明召开了秋粮抢收会议,山寨只留一个营防守,师姐带着后面的所有能战斗的女眷轮流防守吊桥,其余序列全部出山,带着枪和镰刀,收割高粱掰棒子,由八匹马负责驮运,能抢多少算多少。

南王庄乡又驻进了一个排的伪军,本来上次搜山的田野介中中佐要重点关照的,谁料被井陉县的中佐藤良一夫告了一状,说他弄虚作假,上次搜山说解决了牛寨山游击队的主力,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日军石门最高指挥官对藤良一夫进行了调查,果然发现了战绩的水分,藤良一夫焦头烂额,根本顾不得南王庄乡那一片区域的秋收了。

秦月明派小志去沟通了游击队,把白果寺一片的庄稼送给了刘强光,同时让他派人关注南王庄乡的伪军,自己则带着大部队穿过山外进南王庄乡的公路进了大尖山村子。

之前躲避的百姓也都回来抢收秋粮了,刘强光的队伍一分为二,一个排去抢收白果寺的庄稼,两个排在南王庄乡之外准备伏击,担心鬼子会大规模报复,没打算进乡消灭这个伪军排,但要是出来就由不得他们了。

9月18日抢收了一天,一百多人二十四小时没有休息,来来回回运输了三趟,累的和狗一样,只抢收了大约三分之一。

南王庄乡的伪军排排长石信山听到消息了,担负了日军南王庄乡缴粮任务的重托,石信山决定给抢收秋粮的泥腿子一些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躲着皇军是没有前途的,上午八点,石信山带着整个排突袭大尖山,准备一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逼着老百姓把运走和正在抢收的粮食全部运去南王庄,他不介意杀个十个八个泥腿子震慑人心。

队伍刚走了一半,遭遇了严阵以待的牛寨山游击队,刘强光带着老邓和老柴的两个排两面夹击,两挺歪把子和两门迫击炮响起,一轮密集的火力打击,伪军排失去了七成的战斗力,石信山犹豫着是否投降的时候,被卢指导一枪击中了脑袋,剩下的七八个伪军准备举手投降,两边的战士继续密集火力打击,最终伪军团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刘强光环顾了一圈战场,把盒子炮插回了腰间。

“老邓,带着你们排打扫战场处理尸体,处理完了回驻地防守,老柴,带着你们排和所有马匹跟我去大尖山帮助小明去,小明把白果寺十多亩地的收成白送给我们了,不能这样拿的心安理得”。

老邓有些羡慕老柴头,自己想去帮助小明啊!打扫战场啥的哪有和小明一起香。

上午十点,正在狗熊掰棒子的秦月明听到警戒哨的消息,刘强光带着一个排和六匹马来帮忙了,袋子也装满了,扛着装满玉米棒子的袋子出了田地,刘强光带着队伍已经到了眼前了。

“小明,抢收的怎么样了?现在不用着急了,石信山的伪军排已经灭了”。

秦月明给刘强光分了烟,从挎包里掏出了两盒扔给了老柴。

“这趟运回去差不多一半了,明天晚上之前就能全部完成”。

刘强光站在土坡上环顾了一圈。

“还有很多啊!这明天能弄完了”?

“火候不太够,这几天还能上一些籽粒,没法等了,村子里还有些百姓,山里还藏着一些,我们只收我们驻地家里的,最后一茬了,收完都不准备再种了”。

刘强光现在也很愁,南王庄乡和另外几个村子和这里留守的百姓差不多,都想着交上去六成保平安,游击队没什么办法,只能尊重乡民的选择,之所以不在南王庄乡把伪军排灭了,就是不想自己的行动引来鬼子的报复,打算等伪军往外运粮食的时候再抢,见秦月明的运输队准备行动了,刘强光对着老柴喊到:

“老柴,别抽了,帮着运输,马驮两袋子,人扛一袋子,一会跟上他们的运输队”。

“刘队长,这~”。

“小明,白果寺那边有十多亩地,就这样白白送给我们了,我知道你肯定要对乡亲们做补偿的,我记在心里了,知道你们运粮食路途遥远,能帮肯定要帮一把”。

有了游击队的一个排和六匹马帮忙,秦月明估计明天中午之前就能结束,现在南王庄没了威胁,只要警戒好进山的据点就可以了,大哥带着一个营进行了埋伏封锁,来了鬼子能打就打,不能打立即回来报信。

山口据点的日伪军并不知道南王庄伪军覆灭的消息,一直没什么动静,最后一趟,大哥带着二营回归了,加入了搬运粮食的行列,游击队李大熊带的排在白果寺也抢收完了回了驻地,老邓的排也来加入了搬运的队伍,玉米只要了棒子,高粱只要了高粱穗,还有些谷子,同样只要了谷子穗。

回到驻地已经下下午三点了,游击队只要了点炉排,形势复杂,准备一边啃着一边回归驻地,六十三个人,秦月明一人给准备了十斤大米,刘强光再三推托最终没拗过小明。

陈长庚带着石匠连夜做了一个磟碡,大青牛拉着压出了三亩地打谷场,两天半运粮的时间,秦月影带着儿童团把玉米棒子都剥出来了,黄橙橙的玉米棒子都摆在了开阔地上,等压好了场,玉米谷子和高粱全都搬上去晾晒。

累坏了,所有人都累坏了,秦月明命令放假两天,除了有警戒任务的全部休息,等粮食晾晒好了再进行捶打。

打谷场上,秦月明和刚搬运完粮食的陈长庚抽着烟在闲聊。

“老陈,估算一下,三种粮食各能打多少斤”?

眼前的粮食完全没法估算,不过陈长庚对多少亩地的庄稼是里有数。

“团长,玉米三十五亩,一个多月没怎么照顾,产量不是很理想,每亩地一百五十斤应该是有的,加起来差不多五千斤,高粱是二十九亩,亩产估计是一百八左右,总产量应该差不多也有五千斤,谷子只有十六亩,这个亩产二百斤,产量三千斤出头,所有粮食的总产量加起来是~,预计有一万三千斤吧!不过我们这些住户还有三十多亩红薯,撂荒了,但每亩还能收个七八百斤,加起来两万多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