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25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彼得罗夫的脸色瞬间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微微颤抖。他已经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只能勉强点点头,匆忙告辞。

毛熊专家团离开后,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陈国安老所长亲自给李长生倒了杯茶,满脸笑意:";李科长,今天你可真是为国争光啊!那些毛熊专家的表情,真是令人痛快!";

林婉如也难得露出微笑:";尤其是彼得罗夫最后那副样子,简直像是中了霜打的茄子,蔫得不行。";

众人不禁笑出声来,整个会议室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李长生抿了一口茶,却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各位,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毛熊专家团参观后,一定会向莫城汇报我们的技术突破。接下来,我们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陈国安点点头,神情变得严肃:";没错,毛熊绝不会甘心看到龙国在计算机领域超越他们。他们可能会采取更多手段,包括技术封锁、情报收集,甚至...";

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座的每个人都明白他的担忧。

李长生环视众人,语气坚定:";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研发进度,尽快将';长城-1号';投入实际应用,同时启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才能在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林婉如一边做着记录,一边问道:";李科长,您刚才提到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是真的已经有计划了吗?";

李长生点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仅有计划,基础设计已经完成。第二代计算机将采用全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把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性能,减小体积。";

这番话让在座的专家们都倒吸一口凉气。集成电路!这是连漂亮国都还处于理论阶段的前沿技术,李长生竟然已经着手研究了!

";李科长,您...您真是太令人敬佩了,";一位年长的教授忍不住感叹,";有您带领我们,龙国的电子工业一定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李长生微微一笑,目光坚定而深远:";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勇于探索未知,龙国的科技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期待。这一天,将被铭记为龙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他们不再需要仰望毛熊的";援助";,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崭新的科技篇章。

而在毛熊使馆的一间密室里,彼得罗夫正在向莫城发送一份紧急密电:

";最高机密:今日亲眼目睹龙国';长城-1号';晶体管计算机,性能全面超越我方БЭcm系统。李长生拒绝技术合作提议,声称即将研制第二代计算机。龙国已不再需要我方技术支持,将对东方阵营力量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建议立即调整对龙技术政策,防止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请最高层紧急决策。";

密电送出后,彼得罗夫瘫坐在椅子上,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他的手指依然微微颤抖着,那种震惊和挫败感仍在心头盘旋。

";马利克,给我倒杯伏特加。";他对门外的警卫喊道,声音嘶哑。

当马利克端来酒杯时,彼得罗夫一口气喝干,然后用力将杯子砸在桌上。

";李长生,这个名字我一定会记住。";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使馆一楼会议室,格里高利和尼古拉等几位专家正在激烈讨论,房间里烟雾缭绕,茶水已经凉透。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尼古拉激动地挥舞着双手,";一个连最基础电子设备都无法自主生产的国家,怎么可能在晶体管领域超过我们?";

格里高利摘下眼镜,疲惫地揉着鼻梁,";我也不愿相信,但那台机器确实运行得很完美。";

";会不会是障眼法?一个精心准备的表演?";索科洛夫提出质疑。

";不,那些技术细节不可能作假。";格里高利摇头,";那些晶体管的掺杂均匀度、光刻精度、电路设计...甚至连我们都无法在短时间内伪造出来。";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彼得罗夫大步走了进来,眼神凌厉。

";同志们,我刚刚向莫城发送了紧急密电。";他环视一周,";现在,我需要你们配合我准备一份详细的技术报告,记录今天所见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多么微小。";

";彼得罗夫同志,您认为这会对我们的计算机项目产生多大影响?";尼古拉小心翼翼地问。

彼得罗夫的眼神黯淡了一瞬,";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我们不仅仅是落后了几个月或几年...而是整整一代。";

他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补充道:";最可怕的是,这种技术差距还在迅速扩大。";

三小时后,使馆的加密通讯室内,彼得罗夫站在闪烁的屏幕前,面色凝重。经过层层加密通讯,他终于与莫城建立了直接视频连线。

屏幕上出现了安德罗波夫将军阴沉的面孔,以及几位克格勃高级军官和科学院的两位院士。

";彼得罗夫同志,你的密电引起了极大关注。";安德罗波夫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现在,我需要你详细汇报你所见到的一切,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彼得罗夫深吸一口气,开始了长达一小时的详细汇报。他描述了";长城-1号";计算机的每一个组件,每一项技术参数,以及李长生那些令人震惊的创新设计。

屏幕另一端,莫城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科罗廖夫院士——毛熊最着名的计算机专家之一,难以置信地打断了彼得罗夫的话:

";等一下,彼得罗夫同志,你确定没有夸大其词?一个工业基础如此薄弱的国家,怎么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这种技术突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