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09章 强大的曙光一号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第309章 强大的曙光一号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3:31:48 来源:小说旗

一位军工专家忍不住插嘴:\"这种计算太复杂了!涉及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弹道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即使是最顶尖的弹道专家团队,也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

李长生没有理会,继续输入数据,然后启动计算程序。

这一次,计算机运行的时间稍长,屏幕上闪现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和图表。六分钟后,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和三维弹道图出现在屏幕上。

\"计算完成。\"李长生后退一步,让在场的军事专家们查看结果。

专家们挤到屏幕前,仔细研究着报告和图表。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从专注变为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这……这些数据……\"弹道学专家刘教授结结巴巴地说,

\"不仅考虑了所有常规因素,还计算了地球自转对弹道的微小影响!这种精度……是我们从未达到过的!\"

另一位军工专家补充道:\"它甚至分析了不同高度的气流变化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影响!我们的手工计算中根本没有包含这么多变量!\"

最年长的一位军事专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双手颤抖着,转向李长生:\"李科长,这种精度的计算……能将导弹的命中精度提高至少十倍!这……这意味着什么,您明白吗?\"

李长生点点头:\"我明白。这意味着我们的国防实力将获得质的飞跃。\"

总装室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而激动。科学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是难以掩饰的震惊和兴奋。

\"还有。\"李长生继续说道,\"它不仅能处理军事和工程问题,还能解决更多领域的难题。\"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最后一份文件:\"这是一个小麦新品种的基因数据。我们的目标是分析最佳杂交组合,以获得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强的新品种。\"

农业专家李教授瞪大了眼睛:\"这种工作通常需要几代农业科学家的努力,要经过无数次田间试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

李长生轻轻敲击键盘,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现在,只需要几分钟。\"

计算机再次运行起来,屏幕上闪现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遗传数据和生物模型。

十四分钟后,它给出了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包括最佳杂交组合、预期产量、抗病性评估等全方位数据。

农业专家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份报告,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这简直是在革农业科学的命啊!\"李教授最终叹道,\"用计算的方法预测杂交结果,将试验时间从十年缩短到几个月……这将彻底改变育种的方式!\"

总装室内的震惊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

科学家们或站或坐,个个面色苍白,眼神恍惚,仿佛刚刚见证了一场超自然现象。

\"它……它不仅是一台计算机。\"老周的声音颤抖着,\"它是一台能够改变世界的机器!\"

\"我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见到如此神奇的创造。\"一位年长的科学家喃喃自语,\"它将人类的智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李长生环视众人,心中清楚他们所经历的震撼。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最有远见的科学家,也很难想象计算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智能和效率。

\"曙光一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跨越,更是思想上的革命。

\"各位,'曙光一号'的能力还远不止这些。\"李长生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它能同时处理多个复杂模型,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算法,能够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

他在键盘上快速输入了一段指令,屏幕立即分为四个区域,同时运行着四个不同的计算任务——天气预报模型、经济预测系统、材料结构分析和密码破解算法。

四个任务同时进行,却没有丝毫的卡顿或延迟。屏幕上的数据流畅地更新着,仿佛在炫耀它取之不尽的计算能力。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电子学专家老周喃喃道,\"就算把全国所有的计算设备连接起来,也不可能达到这种运算能力!\"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情不自禁地靠近机箱,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凉的金属表面,仿佛在确认这不是某种幻觉:

\"它竟能同时处理如此多的任务,却连发热都没有明显增加……这根本不符合我们所知的任何物理原理!\"

李长生按下停止键,屏幕恢复平静:\"这就是集成电路技术的威力。它不仅仅是缩小了元件尺寸,更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的架构和工作方式。\"

\"工程技术和基础科学的完美结合……\"机械工程师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度,我从未见过……\"

赵刚站在角落,默默观察着科学家们的反应。

他见过许多重大科技突破的瞬间,但从未见过如此强烈的震撼场面。0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资历多深,阅历多广,此刻都像孩子一样,面对这台神奇的机器流露出**裸的惊叹和敬畏。

……

赵刚神色凝重地穿过的回廊,脚步匆匆。

他手中的公文包被抱得极紧,里面装着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报告。

警卫们立正敬礼,他微微点头回应,步伐没有丝毫放缓。

自从三天前\"曙光一号\"完成首次测试,他就一直在准备这份汇报材料,几乎没合过眼。

办公厅门口,几位身着制服的警卫仔细检查了他的证件,随后一位年轻的警卫引他进入一个朴素而庄严的会议室。

\"赵同志,请稍等,首长们马上到。\"警卫低声说完,悄然退出。

赵刚坐在长桌一端,整理着思绪。

他知道今天的汇报有多重要。

如果不能令人信服,\"曙光工程\"可能面临被质疑甚至被搁置的风险。

门开了,几位高层领导鱼贯而入。

\"赵刚同志,\"老者坐到主位上,直奔主题,\"听说你们的'曙光工程'有了重大进展?\"

赵刚站起身,恭敬而坚定地回答:\"是的,首长。我们已经成功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取名为'曙光一号'。它的性能远超现有的任何计算设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