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和离惨遭抄家?搬空渣夫去流放 > 第三百四十六章 他黝黑的双眸赫然沉下来,目光闪烁,连带着嗓音都沙哑几分

生怕这时间走得太快,两人才刚见面就要面临离别之景。

好似心里的欢愉还没转换过来,这场梦就要彻底结束。

谢淮安看出她眼里的不舍,微微一笑,将她搂入怀中,掌心摩挲着她的脖颈,眼底尽是爱意。

“最多也只能多待一天,回京路上还要耽误一些时间。”

也是因为水患之灾,他才不远千里,快马加鞭地赶过来见上一面。

阮眠能充分理解。

但也因此有些好奇:“阿淮,你如此担心我被水患之灾所灭,那万一,你回到武恒发现我们真死在了水患里,你会不会……”

然而话还没说完,阮眠就被谢淮安堵住了嘴。

他黝黑的双眸赫然沉下来,目光闪烁,连带着嗓音都沙哑几分。

“这么可怕的事情,我也只想过一次。”

“若你真出事,我便回京,助陛下铲除逆党,我便……随你而去。”

阮眠一怔,笑了笑:“你这是要殉情吗?”

然而谢淮安却无比肯定地点头,不容置否。

阮眠能感受出他心里的真挚,虽然这话听着很缥缈,可他现在的眼神,兴许以后还差真能做出这等事来。

但这话题过于沉重,她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便转移话题,问起了其他的事。

阮眠大概的了解了下,如今京都的局面十分紧张。

虽然他还没有拿到燕王叛乱的直接证据,乃至五公主的把柄也难以捉磨,只能一点点铲除他们的手下。

可他们就像一棵扎根繁多的大树,枝叶繁茂,铲除了这边,另一边照样生长。

若想拔根而起,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阮眠大概地算了下时间,若按照原书的节奏来说,京都就要面临被燕王入侵的局面。

原书中,这段高光剧情,就是朝廷覆灭的一大剧情。

至于后面如何扭转乾坤,燕王又是否坐上王位,阮眠还真不知道了。

她并没有把书全部看完。

想到这里她有些后悔,当初只是拿这书当作消遣的工具,看到叛党逆袭,她一气之下便弃文了。

早知道自己会穿进来,那就该全部看完才是。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已晚。

她的出现已经动摇了原书的节奏,也许叛党入京的剧情会延后也说不准。

但一切还不成定数,为以防万一,阮眠还是得给谢淮安提一些助力才是。

“阿淮,上次我寄给你的火枪图纸,你可有造出来?”

说起这个,谢淮安连忙感谢:“恩,没想到娘子还通晓火器原理,那次你所改良的火枪,我已经秘密让人打造了不少。”

“燕王等叛党财大气粗,背后定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阿淮,光是用这点火枪对抗,怕是难有胜算。”

“不瞒你说,我已累积不少积蓄,姑母也暗自做了不少火器,若能把这些都用在你的兵上,肯定会让兵力大增,势如破竹之姿,胜算更大。”

“跟我来!”

不等谢淮安多问,阮眠已经带着他走到一匹马儿面前。

谁也不知道,当初火枪改良之后,她与姑母就暗中打造了一个武器库。

姑母想着靠这个发一大笔钱财,所以连关城那边的铺子都交给他人去打理,她就花了不少心思在制造武器上面。

阮眠提供图纸和材料,阮瑾修手巧,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姑母便给他们提供好点子。

一来二去的,他们根据当时阮眠空间里囤的那些当时武器,经过多重改良,锻造了一批新式武器。

除了更轻便,威力更大的火枪。

还有藏有暗器的标枪,以及各种各样便携式的火雷炸药。

虽然简单,与现代的那些武器不足一提,可真正近身对抗的话,还是有极大胜算。

拿最简单的烟雾弹来说,释放烟雾之时,还能发出莫大的响声,足够为自己争取逃跑时间之外,还能威慑敌军。

这些东西,只要对方没有,他们就是掌握胜利的一方。

若事实按照原书中的情节发展起来,有这些武器傍身,他们至少还有极大的翻盘胜算,人员伤亡也能减少一些。

没过一会,他们的马儿在一处隐蔽的山包前停下来。

阮眠上前扒开一些杂草,眼前出现了一个通往地下的阶梯。

谢淮安诧异之下,他们走到了地下室中,里面通透宽敞的地方,让他大吃一惊。

很快这地窨子里面就传来大姑母的声音:“眠眠?”

“姑母。”

只见大姑母笑盈盈地走过来:“你不是去焚烧那些场地了么,怎么这会有时间过来了?我还寻思着要不要挪一些金子去……”

然而话还没说完,大姑母便看到了迎面走来的谢淮安。

只是晃眼间并没有认出是他,反而奇怪阮眠为何会带一个灾民过来。

可定睛一看,越看着灾民越是熟悉。

“阿淮?!”

她难以置信,当初谢淮安诈死一事,阮眠并没有和任何人透露过,哪怕是姑母也如此。

当时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没有告诉姑母的必要。

可现在设计武器,与姑母告知也无妨。

大姑母连忙将他带过来,上上下下都打量了一遍,感到无比诧异地问阮眠。

“难道那空间还有塑形之效?他还起死回生了?!”

阮眠笑了笑,赶紧制止她越说越离谱的话。

“姑母,事情并非你所想的那样,当初阿淮之死,乃是我们的计谋之一。”

“计谋?”

“嗯,当初有人暗中行刺,欲对他图谋不轨,于是我们便将计就计,把阿淮送回京都办他的事情。至于具体是何事,说来话长,总之事关叛党,所以我才没和任何人说起这事。”

“姑母,你可别怨恨我啊,并不是……”

“眠眠!这事我岂会怨恨你?你本就情有可原,倒是我替谢大人不值啊!还有你,每每想起你与大人那般恩爱,可偏偏事与愿违,老天爷不长眼睛,让你们早早便天人两隔。”

说到这里,姑母还不忘擦拭了一下眼泪,她心中是真心为阮眠感到遗憾。如今得知一切都只是假象,遗憾而死的人还好端端地活着。

为此姑母那是开心都来不及,哪会责怪她隐瞒没有告诉自己呢?

谢淮安双手抱拳,规矩又郑重地和姑母行礼:“劳姑母记挂,是侄儿不对。”

大姑母赶紧扶起他:“你没死就好!这就是天大的喜事。”

阮眠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但此刻他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叙旧。

她言简意赅地和姑母说了来此的目的,随后便带着谢淮安进入地窨子的深处。这里有好几个砌好的架子,上面全部摆着各种各样的武器。

很多都是他很熟悉的,但仔细一瞧,又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些武器不一样。

询问过后,才知道这些武器多少都经过了他们的改造。

姑母和阮眠一一帮他介绍了这些武器。

考虑到运送的难度,阮眠把一些便携式,更适合近战护身的一些武器都挑拣出来。

“阿淮,这些都比较适合对峙用,像这些便携烟雾弹,雷药,威力尚可的同时,也方便隐藏。”

“你一个人肯定带不走这些,而且就我们现在的数量而言,显然还无法满足你们的使用。”

“所以我打算分批让我们货运行的伙计送到京都,与走马帮的那群人对接好。他们都是可信任的人,届时你再找人去对接即可。”

阮眠之所以要通过走马帮,是因为这样便有个合理的运输缘由,而且京都走马帮如此声势浩大的地方,封运的货物一般人是不敢打它主意的。

这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运入京都,再让阿淮的人去接应,便安全不少。

再者若路途中间发生任何事,那些人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人,随时都可以告知她,找出应对之策。

谢淮安有些愕然,没想到他的娘子还涉及这方面。

甚至货运线都已经掌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们的确很需要这些武器傍身。陛下若知道有这些好东西,自然也无需惧怕叛党的突然袭击。

此刻京都已经隐隐有些对峙的气息,朝堂上好些人都已经出现了不满陛下的苗头。

以防万一,谢淮安便接了下来。

但为了确保阮眠不被牵连,这些东西不被发现,他想了一个法子。

“这些暂时不急于运出武恒,待我回京探查一下走马帮,确定无误后,我会暗中派人来武恒,与你货运行的伙计,一明一暗的运送。”

闻言,阮眠也点点头,同意了他的想法,这样倒是两全其美。

大姑母笑呵呵地听着他们说完,随后才轻动眉眼,打趣道。

“阿淮,这些武器可是我们好不容易研制的,我当初是想着把这些东西转卖给一些需要的人做傍身之物。”

“你看咱们眠眠一心为你着想,一咕噜全部送给了你,细细来说,阿淮你也是为了圣上办事。所以你看这些物品,多少要来点报酬才合适吧?”

阮眠失笑,知道姑母是调侃他的。

“行了姑母,咱们也不缺那点银钱,而且如今家国存亡之际,国库想必也不充实。”

“尤其是边关千里,灾情不断,这次咱们武恒虞洲水患,国库还得拿出不少赈灾粮草银钱出来。我们何必去为难……”

“一码归一码,该给的还是会给的。”

谢淮安打断她的话,此刻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

“方才听娘子你说起赈灾,我差点忘了与你说件事。武恒虞洲水患严重,朝廷会从周边就近调配赈灾使前来协助府衙之人。”

“有可能来武恒的是章氏一族。”

“章氏?”

阮眠和大姑母都怔愣了一下。

大姑母更是诧异:“该不会是……我们所想的那个章氏吧?可是眠眠她舅舅一家?”

谢淮安也不太确定:“当初我离京匆忙,没有确定到底是何人,只知道殿下有几位赈灾使的备用人员,其中一位,好像就是章氏。”

纵观京中,能被调配至此的章氏人员,无非就是阮眠的舅舅一家。

阮眠想了一下,隐约记起,原书中她的舅舅一族,早与母亲分家。

当初母亲执意要嫁给父亲时,章氏的人打心里看不起商贾出身的阮氏,舅舅章鹤松还因此觉得妹妹出嫁败坏了他的名声。

所以原主母亲章氏出嫁那日,舅舅一家子就已经与她断了亲。

之所以章氏一族对两人姻亲不阻拦,其实也是章老爷子的私心。

当初阮氏出身商贾,但家底丰厚,而那章老爷子和儿子章鹤松的仕途,都需要一些银子来打点。

所以即便看不起阮氏一家,也同意女儿嫁了过去。

好在阮老爷是个疼惜人的,原主母亲章氏嫁过去后,从未受到什么虐待。

只是过了一段苦日子,那又不得不说回大姑母身上了。不过那也扯远了,阮眠将重点落回这舅舅身上。

按理说,舅舅章鹤松也是朝中的小官,不至于被调配到那么远的地方来,而且方才阿淮又说了,陛下是从最近城镇调配,难道……

谢淮安仿佛察觉出阮眠心里的想法,遂告诉她。

“你们阮氏被发配流放不久,章氏也被人弹劾,降至地方官员去了酉阳。”

闻言,阮眠这才明白。

大姑母一听,脸色凝重起来:“难道你舅舅家被弹劾,是受到阮氏牵连吗?”

“若真是如此,他们来当赈灾使,岂不是来找茬的?”

见阮眠有些不解,大姑母连忙压低声音告诉她。

“你有所不知,你这个舅舅一家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当初我虽然离家早,但也曾听说过,原本是你舅母先看上了你父亲,但你舅母与舅舅是表亲,自小定下婚约,因此你舅舅很早之前就找借口教训过你父亲。”

“然而造化弄人,你母亲年轻时也受你父亲那股子不羁的书香气所染,虽然与别的书生同为读书人,可你父亲就是别具一格,加上样貌又好,你母亲这才不顾门第要嫁给他。”

“你舅舅一听,当然巴不得把你母亲送过去。一来得到了你父亲商贾之家不少好处,二来又让自己娃娃亲的女子彻底死心。”

“反正我是觉得你母亲家那些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你们流放时,他们还在京为官呢,可有接济过你们什么没有?”

按照姑母所言,当初他们被流放,章氏一家的确没有出面。

但那时阮眠刚穿过去,原书中也没有提及章氏这一族,所以自动被她忽略。

加之那时候父母他们也从未提及过章氏娘家,所以阮眠自动默认他们不存在。

如今看来,他们也许真不是什么好心的。

但她也不害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如今要的就是惩恶扬善,锄奸端小人!

姑母见她信誓旦旦的模样,也面露欢喜。

“无论谁来当这个赈灾使,对咱们都没什么要挟,阿淮,你就放心好了,你这个娘子啊可厉害得很呢。”

姑母夸赞起阮眠来毫不手软,说着说着就看到谢淮安满脸的星星眼。

她这个电灯泡过于亮眼,在这杵着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要不你们俩先在这恩爱恩爱,我先出去把把风。可不能让无知的小儿们冲撞了你们。”不等阮眠开口,姑母已经识趣的走出了这里。

她还想说什么,谢淮安握住了她的腕骨。

昏暗的环境下,他心里某些情绪排山倒海的涌过来,狭长的眼睛里满满都是爱意。

方才的拥抱显然无法让充分泄露爱意,他珍惜地捧起阮眠的下颌,鼻尖彼此触碰,浑身的血液好似都倒涌起来。

他压着声音由衷开口:“娘子,辛苦你了。”

万千的言语,却在张口之际只汇聚成这一句话。

说出此话后,谢淮安还有些懊恼,明明还可以说出更多的,嘴巴却在这一刻像被人堵住了似的,只会说笨话了。

于是又转口:“还有,我很……想你。”

“前路尚远,但也长明,眠眠,我答应你我一定会……”

话还没说完,阮眠已经踮起脚尖攀附他的肩膀吻了上去。

唇瓣相触的瞬间,谢淮安只感觉到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他依靠着本能将她搂紧,似乎要将她整个骨肉都揉紧进自己的怀抱中一般。

以往的想念,这一刻变成了具体化,双手触碰,都不敢轻易放开,生怕这一切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静谧的空间里,只剩下两人缠绵悱恻的吻声。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老天爷似乎不给他们过度亲热的机会。

才一会的时间,门口便传来大伯母怒不可遏的声音。

“什么?迎接赈灾使那是府衙的事,林大人手下那么多的人,还需要我们去迎接不成?”

“再说我家眠眠又没有官职!!凭什么要去迎接那群人?他们未免也把自己的架子端得太高了!!阿修,你回去告诉那些人,眠眠没空!”

原来是云修前来找阮眠,这会赈灾使已经到了灾民点,去看望了林大人。

点名要见一见阮眠,他多番寻找没找到人,这才来到这里询问姑母。

然而云修没见着阮眠,也是有些担心。

“姑母,眠眠姐可是在这里呢?我适才去了几个地方都没有见到她,有些担忧。”

大姑母连忙罢了罢手:“当然在这,你放心去回话。”

这样说来,云修才放心离开。

然而听到两人谈话的谢淮安,依依不舍地摩挲着阮眠的下巴,轻言道。

“娘子如今成了武恒的主心骨,我若霸占了你的时间,唯恐家人受到无妄之灾。”

“快些去吧,我在这等你。”

阮眠目光微动,她也没想到那所谓的赈灾使,说来就来。

还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若不去的话,没准会为难父母。

林大人如今还带病在身,怕也不好安排后续的事宜。

想到这些,阮眠点点头:“那我去去就回,你在这等我?这里头的那些武器,正好让姑母带着你研究研究。”

两人目送彼此消失在视野,心里都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出来。

等阮眠来到林大人所在的屋舍时,发现家人也都到了院子里。

一名中年妇人正站在母亲章氏面前拭泪,眼睛闪烁着泪光,声音也哽咽起来。

“五娘,我们多年未见,虽然当初你嘴上是说要和你哥哥断亲,多年无往来,但你们到底是流着同样的血。”

“此次你哥哥作为赈灾使来这帮你们,只是要你几间屋舍歇脚,怎么还不行了呢?要知道,当初我们一家子被弹劾,降官去地方,那都是受了你们流放的牵连啊!”

面对这妇人的掩面控诉,章氏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虽然两家断亲是事实,但他们受到连累也是事实。

阮老爷在一旁知晓妻子的难处,便好心开口。

“你们要几间屋舍歇脚能理解,毕竟长途跋涉,极为不容易。”

“但我们如今村子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大家都存活艰难,不是你们说要几间就有几间的,更何况你们要的还是我们女儿的闺房,我们怎能答应?!”

“我们能给你安排一间屋舍让你们一家人先落脚,等之后的……”

“闺房?”阮老爷的话才刚说完,一个年轻男子哼哧起来。

“据我所知阮眠都二嫁成了寡妇,还谈的起闺房吗?真正闺房,还得是我妹妹一个黄花闺女所住的房子,那才叫闺房呢!”

阮老爷面色微怔,眸色沉了几分。

还想开口,那中年男人打断了他的话。

“今日就算你们不愿意让出屋舍,我们也是授命过来,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落脚处!”

“阮慎,当初你们阮氏被流放,我们一家子都受其牵连,我从未对你们有过半点二话!如今你们还有命活着和我们见面,那是你们的福分!”

“你们若还揪着屋舍的点不放,那就别怪我们……”

话还没说完,阮眠走到了院子里,淡漠地接话:“别怪你们什么?”

“别怪你们用权势压人,想要霸占我们的屋舍?”

随着众人的目光纷纷看来,阮眠整理了下仪容,面色平静且冷漠地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无形之中,她的眼神就给别人带来了几分压迫之感。

想必这些人,就是舅舅他们一家人了。

的确,这位“舅舅”的眉眼,与母亲是有些相似。

他们拖家带口的来此,打着赈灾使的名号,一来就要霸占自己的屋舍,哪有这样的道理?

思及此,阮眠毫不客气地将目光落到章鹤松的身上,唇角微勾,华云暗含讽刺之意。

“使节大人,赈灾乃是朝廷怜悯我们受灾百姓,故而将此众人交付到你手上。可民妇不知,你们一来就要霸占咱们仅有的几间屋舍,难道这就是朝廷的旨意?”

“还有你一儿一女,跟着你过来都想要单独的屋舍,难道这也是朝廷的安排?”

章鹤松一怔,显然没想到阮眠如此口齿伶俐,三言两语就把他怼得没话说!

就在此时,院子外一些围观的灾民也纷纷看了过来。

为了这点赈灾使的颜面,章鹤松也不能不顾他人的目光。

倒是他夫人叶氏,方才还是掩面控诉,现在就气急不过的开口。

“你说的什么胡话!!我们一家是赈灾使,自然是为了百姓着想才来的!”

阮眠皱起眉头:“既是为百姓着想,为何要霸占我们那么多间屋舍?”又是被这一句话给呛道,叶氏一下子都不知道如何开口才好。

只得硬着头皮道:“谁要霸占你们那么多间屋舍?我们只不过舟车劳顿,想要屋舍歇歇脚而已。本来就应该休憩在府衙,或者驿站处的,可谁让水患将那些地方都摧毁了呢?”

“不然你以为你们就这点屋舍,还值得我们打主意?我们还看不上你这些房子呢!”

话音落下后,旁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叶氏浑然不知自己的话错在哪里。

直到被她儿子拉过去,强制让她闭上嘴巴后,才后知后觉自己说错了话,遭到夫君的白眼指责。

然而这话却给阮眠抓到了小辫子:“没错,我们贫瘠之地,自然容不下赈灾使你们一家子的金贵身躯。”

“既然你们还看不上我们的屋舍,那我们也就不忍痛割爱了,你们爱上哪就上哪去,我们现在都自身难保呢。”

阮眠大手一挥,招呼着家人离开这里,懒得和他们周旋。

叶氏气得甩开自己儿子的手,便追在后面喊住章氏。

“你们真不管我们?五娘!当初你儿子做了那些亡国童谣,那会我儿子才刚当上官呢!就因为你儿子的事,连带着我儿子的官位都没有了!”

“我们一家子还因此被贬到地方官,京都那些家业一朝不保!这都怪你们啊!你们现在……”

章氏本还心存愧疚,可提到他儿子章行止身上,章氏没由来生出一股怒气。

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你儿子?你儿子那官位本就是买的,他坐不稳能怪谁?!”

叶氏没想到会被她如此揭短,一时间脸色血青,章行止赶紧上前拉下叶氏。

“母亲!他们被流放至此,早就是粗鄙之人,你难道还要和他们计较不成?”

“他们不给屋舍就不给,林大人身为知府,我们还怕没地方住吗?”

叶氏这才稳下心神,哼哧起来:“的确,我们可是赈灾使,奉命前来,怎么会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但饶是如此,条件也比他们想象中的差远了。

本来他们是看中了阮眠他们阮家的几间屋舍,这才想要住进去。

现在阮氏不割让,即便是林大人出面,也只能从仅有的那点资源里替他们分出一间屋舍来,让他们一家子住进去。

章行止和妹妹章蓉儿哪里住过这样糟糕破败的屋子,而且里面之前是挤着十几个灾民。

即便现在他们没住了,里面也是臭烘烘的一片。

刚进去他们就已经无比嫌弃地捂着鼻子,差点要呕出来。

“父亲!这种地方怎能睡人?早知道你是来这吃苦的,我说什么也不会跟着一起来。”

“可不是么,不仅条件苦,还要面对阮氏那一家子,我光想想都恶心!”

章行止兄妹俩怨言连连,尤其是章行止,原先在酉阳虽然也不比京都,但好歹也有几个怡红院,娇美姑娘不缺。

现在这地方,别说怡红院了,怕是连几个干净面容的女子都找不出几个来!一想到这,他就恨不得立刻打道回府。

可他们不懂章鹤松的恼意。

他也不想来啊!!可偏偏五公主还派人亲自来见他,亲自给他交代了任务,不把阮眠给好好折磨去了,他怎么和公主交差?

更何况现在打道回府,公主怕是第一个会拿自己来开刷。

思及此,他呵斥一声:“来都来了,更何况还是陛下的旨意,你们难道还想抗旨不成?!”

“夫君,你别生气嘛,行止和蓉儿只是初来乍到,娇养长大的孩子一时半会怎能适应这些呢?咱们对他们宽容一些嘛!”

说完又看向兄妹俩,宽慰道:“苦日子只是暂时的,你看那阮眠他们,虽说是流放在这里,但他们屋舍里的那些陈设那些东西,又岂是一般流放之人能比的?”

“我原先想他们一家被流放武恒,毕竟活不到这里,肯定都会死在路上了。可现在他们不仅没死在路上,反而在这混得风生水起!”

“甚至比咱们的条件都好。”

见她提到这方面,章行止他们也觉得奇怪。

“父亲,母亲,你们说阮眠他们一家子,为何能在这里过得那么好?”

“他们一家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再清楚不过,定不会有徒手开创的本事。”

“恐怕背后没那么简单,也许……也许他们私藏了什么宝物,这才让他们有底气活得那么好!不然他们怎么会过得这么好,就连那知府都对他们刮目相看呢?”

“咱们在路上不是都听说了么,他们阮氏一家,为治理水患出了不少力,身上如果没有点宝物,哪有银钱救灾治水?”章行止的话,倒是让章鹤松醍醐灌顶。

他一直不知道五公主为何要不远千里,让他去对付阮氏一家,还要想办法折磨,不让他直接取了他们的头。

没准也是看准他们背后的这个宝物罢了!

这么一想,顿时就想通了。

所以说,阮氏他们一家子,到底手握了什么宝物!!

这答案,恐怕要过些日子才能打探出来。

而另一边的阮眠,已经和父母回到屋舍,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舅舅一家子,章氏招呼家人过来发了话。

“眠眠,松儿,我早与章鹤松断了亲,你们也不要被这个舅舅的头衔给压到。方才你们都瞧见了,他们都在怨恨我们。”

“对此我也的确有所愧疚,但一想起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也没什么好愧疚的。以后他们走他们的阳光道,咱们过咱们的独木桥便是,无需和他们多加周旋,别把自己给气到了。”

本来阮眠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遂并不在意那么多。

只担心章氏为此事不开心,遂劝慰她。

“母亲,既然你与他们断了亲,那以后也不必和他们多来往。若他们敢为难你,尽管同我说!”

章氏脸露微笑,知道自己这个女儿靠得住。

而赈灾使的到来,这消息也传遍了灾民点。

不过他们带来的赈灾粮草和银钱,分摊到每个人手中,也只勉强糊口而已。

而且朝廷明知道武恒已经发起了疫病,为何赈灾之中没有一些药材。

难道其中另有隐情吗?

阮眠打算去问问阿淮,兴许他知道某些事。

然而等她折回那地窨子时,只剩下大姑母一个人了。

“眠眠,阿淮本是在等你,但他不知为何忽然说他要尽快离开这里,不然赶不回京都。”

“所以他让我将此物交给你。”

只见大姑母将一根红绳牵起的玉佩递到她手中。

阮眠微愣,虽然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但还是难免有些不舍和失落。

她紧紧摩挲着那枚玉佩,并没有看出玉佩有什么特别之处。

姑母揽住她的肩膀,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阿淮也是有要事在身,你们肯定很快就会迎来下一次见面的。”

阮眠微微一笑,敛下思绪,顺道把那枚玉佩放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荷包里。

“恩,承姑母吉言,我们肯定能尽快见面的。”

“是啊!再说咱们事业重要嘛!你看,你还要给阿淮提供一些武器,外面灾后重建,也需要你多多费心,哪里还有时间去想其他的嘛!”

“只等疫病退去,灾民安置好,咱们就重新开垦荒地,把那些被迫中断的铺子一间间开起来,卷土重来又是一条好汉呢!”

姑母满心冲劲,她才不会被一个水患就打倒。

即便他们在武恒的产业受创,但他们还有关城的啊,关城那些铺子可安好着呢。

每月分红还不少,大不了去关城也可行。

与此同时,章行止闲着无聊,在金铩村里来回走动。

每到一间屋舍,都伸长脖子多瞧了瞧。原本以为这些破败的屋子里,什么都不会有,然而事实却出乎他意料。

很多屋子里面什么东西都不缺,甚至还有很多他见都没见到过的东西。

尤其是那和床榻一样的东西,坐上去还能发热,他此前从未见到过这种。

难怪他们在武恒这么寒冷的地方,都能存活下来。

还有一些屋舍里面挂着一些风干的肉,如今他们受了水灾,竟然还有多余的粮食!还是荤肉!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看来这个地方俨然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多了。

阮氏那一家子,在这哪是受流放之苦啊!明明过得比他们都还要好一些!

如今借着水患的借口,还想领取朝廷的赈灾粮,真是不知廉耻!

章行止一边怒骂,一边馋嘴那些荤腥肉菜。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家从路口走过。

虽然穿着寻常,可脸蛋白皙,似那江南女儿家,一点也没有粗糙之意。

章行止立刻追上去,拦住了她。

“敢问姑娘芳名啊?我见姑娘长相貌美,可不像这贫瘠之地的本地人,所以小生特意过来询问一二。”

他惯来喜欢搭讪良家女子,就喜欢她们被调戏后的那股又怕又怒的娇羞劲。

可眼前的女子,却出乎他意料。

面对他的话语,女子面不改色,只是绕开他往另一条路走。

章行止见状,再次挡在女子面前,顿时来了更多的兴趣。

“姑娘可是不愿意告诉我?我可不是什么坏人,我爹乃是赈灾使,是来解救你们困难的官员呢!”

按理说,他自爆家门,这女子肯定会有所忌惮。

然而女子只是客气行礼:“郎君,我还有要事去办,烦请郎君不要挡住我去路。”

此女并不是别人,而是刚忙完事的媋惜,正要去看看文宣身子怎么样。

没想到却被章行止挡住了去路。

章氏一家前来的消息她也知道,所以才不想给姑娘惹麻烦,但凡眼前的人不是章氏之人,早就挨她好几巴掌了!

如今媋惜也是极力隐忍着没有发作,只想着尽快远离这厮便好。

可偏偏章行止不依不饶,她越是躲避,他就越是出言不逊。

到最后见她屡次不理睬,章行止也失去了耐心,目光赫然发紧,整个人都变得凌厉起来。

“我乃赈灾使的儿子,姑娘你当真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吗?别忘了!你如今身陷囹圄,难道不想……”

然而章行止的话还没说完,一道玄色身影忽然从天而降!

只听见“咔嚓”一声骤响,紧接着又响起了章行止无比痛苦的声音。

“啊……”

他紧握着那段被折断的胳膊,无比痛苦地在地上打滚。

“何人!何人伤我?!”

“一个登徒子!谁都能伤你!”

章行止闻声而去,瞧见是个年轻的男人面孔,气急败坏起来:“你……你们别想好过!”

就在此时,出来找章行止的叶氏也是闻声跑来,见到章行止那只胳膊被折断,心里头猛地一颤,快速冲过去,哀嚎起来。

“儿啊,儿啊你没事吧!”

说完便腾的一声站起来。

媋惜见状,立刻将云修护在身后。

原来方才替她打抱不平的人正是云修。他可不管那些弯弯绕绕,只看到一个登徒浪子为难媋惜姐姐,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手软。

此刻叶氏高高扬起手,一把就扇下去!

媋惜先前一步拉开云修,导致这巴掌结结实实地甩到了她的脸上。

随着火辣辣的一片疼传来,云修怒火蹭的一下传上来。

然而下一刻却被媋惜拦下。

“阿修!她是姑娘的舅娘,咱们不要和她一般计较,走吧。”

听到她这么说,也是反而更是趾高气扬,一把拦下他们的路:“想走?”

“哪有这么好的事!!”

叶氏一脸不屑,语气里充满了轻蔑和嘲讽。

“我儿子不过是看你有几分姿色才愿意和你搭腔,没想到你这女子,不知好歹,如今还联合这人折了我儿子的胳膊!”

“我倒要看看,你们今天敢不敢动我这个赈灾使夫人!”

说完叶氏便冲上去,一把揪住云修的衣领,怒然地吼出声来。

而那尖厉指甲的双手,不停在云修身上,脸上和脖子上挠着。

媋惜连忙要将她拉开,可两人顾及阮眠,不想多生事端,能避就避。

他们这会也不知道他们阮氏和章氏一家子早就不对付了。

阮眠闻声而来,看到云修被叶氏欺负后,目光陡然沉下。

毫不犹豫地快步上前,一把拉住叶氏的手,扬手给了她大大的一巴掌!

阮眠的力气可不是叶氏能比的。

这一巴掌下去,也是感觉整个脑瓜子都在嗡嗡作响,顿时脑海中也是一片空白!

她一脸难以置信地看过去,没想到阮眠竟然这么大胆,对她一个长辈,都敢以巴掌相向!叶氏捂着自己火辣辣的半张脸,表情逐渐扭曲起来。

那只手指着阮眠,气得连连颤抖:“你,你……你真是没大没小,无尊无卑了!”

“阮眠,我可是赈灾使夫人,也是你的长辈,论辈分来说,你还要喊我一声舅娘!可你竟然敢扇我?”

叶氏从来没有在一个小辈上受过气,然而这番话语说下去,阮眠也是面色未改。

反而那张冷冽的脸,让人心里无端咯噔了一下。

总觉得她不是那么好惹的人。

章行止瞧见事情不对,还想拉着母亲劝慰一番,可叶氏却不管不顾地甩开他的手,今日非要和阮眠算一算账!

见她这副不依不饶的架势,阮眠正好气没地方撒。

然而就在她准备开口的时候,叶氏忽然看到了不远处走来的阮老爷。

她眉眼微动,顿时心生一计。

只见她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捂着脸突然哭唧唧地跌坐在地上,拉着章行止的胳膊就狠狠拍打教训他。

“都是我这母亲的管教不到位!你这孩子,怎能做出让人误会的事来!!”

“母亲知你想念那个叫琴儿的姑娘,可这位姑娘也不是你要找的琴儿啊。你还不认错!”

被突然教训的章行止一脸茫然,最后还是接受了来自叶氏的眼神示意。

章行止才配合她,哀嚎出声。外人瞧着她打得有多重似的。

其实也就小施以拳,挠挠痒罢了。

这时阮老爷走来,不知发生了何事。不等阮眠开口,叶氏便已经哭哭啼啼地控诉起来。

“五郎!!我自问对我儿的管教不够,让眠眠他们误会,但我好歹也是眠眠的长辈,她怎能出手伤人呢?”

叶氏突然成了一个嘤嘤啼哭的小娘子,这倒是让一旁的人都大开眼界。

尤其是云修,当机立断开口:“什么误会?!分明是你儿子故意调戏媋惜姐姐,而且是你们先动手,我们才……”

“你……”不等云修说完,叶氏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声音带着颤栗,似乎被委屈道不行。

“休得胡言乱语,这一切只是误会罢了。我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被小辈们动手。五郎,你瞧瞧我和我儿的这张脸。”

叶氏抬起头来,和阮老爷展示自己被扇红的脸颊。

还不忘打感情牌:“要说有怨,也是我们对你们有怨才是,当初若不是因为你们阮家牵连,我们一家子又何须成为现在这样?”

“五郎,你我相识于微末,更何况若不是……若不是某些原因,我们也不至于走到这种地步。”

“如今我也不求你什么,只央求你管一管眠眠,一个姑娘家怎能如此不讲理,随意殴打长辈呢?今日之事我也不计较了,我只……”

“若岚。”

阮老爷忽然打断她的话,这一声若岚,仿佛让叶氏回到了年轻倾心于他的时候。

那时若不是他出身商贾,自己早就愿意嫁给他了。

可偏偏他只是一个商贾出身,对比章鹤松的官家清流身份,高下立见。

但撇去这些,即便是上了年纪,眼前的男人也比章鹤松俊朗了不少。

就是白白便宜了章氏。

她试图让阮老爷出面教训阮眠,想着当年他们的情谊,他肯定会怜悯自己,更何况他那么一个传统讲规矩的人,也不可能放纵自己的女儿得罪长辈。

但她万万没想到,阮老爷把阮眠他们护在面前,目光冷冽地看向章行止,严肃出声。

“嫂子若教不好儿子,那便回去好好教。我女儿是什么样的人我比谁都清楚。”

“她不会无缘无故去冒犯一个受人尊敬的长辈,除非那人倚老卖老,自身不干不净!”

此言一出,不仅是阮眠,哪怕连一旁的云修和媋惜,心中也不免一暖。

起初他们还真担心不明白事情始末的阮老爷,会因阮眠打了长辈而迁怒于她。

毕竟阮老爷向来守规矩。

可如今两句话就揭开了叶氏的伪装,甚至不给叶氏狡辩的机会,当下怒斥。

“我不管你是赈灾使夫人还是其他人,你儿子若在金铩村欺负任何一个姑娘,我们都不会善罢甘休!”

这话让叶氏顿愣在原地,此刻阮眠也勾着笑意走上前,眼底尽是压迫。

章行止一看事情不对劲,毫不犹豫地拉着叶氏灰溜溜地先离开。

然而叶氏还是满脸的不甘心:“他,他阮氏凭什么这么对我?啊?他们哪来的胆子啊!!”

“就这么些年不见,当年风姿绰约的男子,也变得如此蛮横不讲理,还好我当年没有嫁给他!果然应了那句话,无奸不成商,商贾出身的人,的确没几个好的!!”

叶氏用这些话来说服自己,这才感觉心里好受了一些。

与此同时,阮老爷看向他们,打量了一番:“没事吧?”

阮眠笑了笑,挽住阮老爷的胳膊:“父亲莫担心,那是泼妇奈何不了我们。”

“只是媋惜和云修定是受了委屈。”

媋惜连忙摇头,章行止那点登徒子之言,她也根本没当回事。

只可惜了云修。

这么好的脸蛋,却被那叶氏挠花了脸,到处都是指甲划痕,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还渗出了血,看得阮眠也是心疼。

于是她招呼云修跟着自己回了屋舍,她亲自拿过药箱,为云修亲手上药。

云修还未反应过来,她那张脸便忽然朝自己靠近。

他身子一僵,反应了片刻后马上往后缩了一些距离,支支吾吾地说道:“眠……姐姐,我自己来吧。”

见他脸色不自在,阮眠不免失笑:“你我之间还讲究那些做什么?”

在她心里,云修就跟自己的弟弟没区别,要知道他那条命还是自己救下的呢。

更何况这些大大小小的伤遍布脖子脸蛋,他一个大老粗,也上不好药。

于是阮眠不管其他,按住他的肩膀,便一一为他的伤口涂抹药物。

清凉的药物覆在伤口上,带着些许的刺痛之意。

但对云修来说,这些都只是一些不足为道的小伤小痛,此刻让他心脏几近骤停的,还是眠眠姐突如其来凑近的身子。

他甚至能清楚地看到阮眠下垂的眼睫,似蝴蝶的翅膀,投下一片阴影。

而且她身上散发的淡淡清香,好像也要把他全身都包裹。

云修几乎是屏着呼吸,直到阮眠放下药粉之后,他才猛地起身,目光躲避,连话语都有些结巴。

“谢……谢谢眠眠姐,我已经……已经没事了。”

说话间,脸蛋儿还晕了一丝红色。

阮眠冷不丁地看见,在这一刻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做的有些过了。

她习惯性的把云修当成小弟弟,但其实现在的云修,好像已经长大了。

这么高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仔细算来,也是十六有余。

若换做他们当时的末日背景,十六七岁的少年,都能独自与丧尸搏斗,成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了。

看来以后在有些事情方面,她还是要多加注意才好。

于是她笑了笑,平静着脸色叮嘱云修要注意别碰水。

然而话音刚落,屋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了两道熟悉的声音,似乎是在相互谩骂吵架。

云修也听见了,他下意识地看向阮眠:“清儿姐姐?”

其中一个人的声音,的确是清儿的。

见此,两人连忙走出屋舍,朝声音所传的方向而去。

刚到那,就看见清儿揪起一个瘦弱女子的衣襟,怒骂起来。

“你还真是不客气啊!!好歹也是赈灾使的女儿,到这来小偷小摸了?还有没有点廉耻之心!!”

见阮眠他们过来,那瘦弱女子连忙求救:“眠眠姐!!你快救救我,我也不是故意的啊。”

阮眠一看,这女子竟是叶氏的女儿,章蓉儿。

这一家子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净给他们惹事来了。

想到清儿还身怀六甲,哪能如此动怒?

于是阮眠上前拦下阮之瑶,让她消消气,自己来解决此事。

“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