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腹黑丞相的宠妻 > 第120章

腹黑丞相的宠妻 第120章

作者:尉迟有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43:41 来源:小说旗

这些禁卫军的士兵都知道木莲是百里婧的贴身侍女,所以进出都不曾拦她。“木莲”手里拎着几包药,刚回到西厢,便见墨誉迎面走来,他似是有些焦急,因此步伐极快,“木莲”不知他要做什么,便立在原地未动,神情戒备。

隔了几步远,墨誉压低声音道:“木莲,小黑不知怎么了,一天都不吃东西,你随我去瞧瞧!”

“小黑?”木莲眉头一蹙,仍旧不曾挪步。

墨誉急道:“是啊!昨日还好好的,今日我才从宫里回来,发现它什么都没吃,清晨才采的嫩草也没碰,一直趴在笼子里,动也不肯动,你去瞧瞧怎么回事!”

木莲这才听明白小黑究竟是个什么,但她却没半点兴趣去探望一只畜生,淡淡道:“四公子对它可真是上心。但驸马爷病了,婧公主寸步不离地守着,命我去抓药,这会儿抓了药回来得去煎药了。一只兔子而已,若是四公子真不放心,大可请兽医来瞧瞧,木莲能有什么法子?”

如此冷漠对小黑都不屑一顾的木莲,是墨誉从未见过的,不由地拧起眉,眼睛盯着她瞧:“木莲……你今日怎么有些不对劲?”

木莲神色如常,似笑非笑:“驸马爷都伤成那副模样了,婧公主也伤心得很,四公子倒是清闲,心里只惦记着一只兔子,还问木莲有什么不对劲。到底不是同母的,想来四公子平日里对大公子的好也不过如此罢,一旦出了事,便各顾各了。木莲还有事,先去忙了。”

“木莲”说完,微微福了一福,也不等墨誉做出什么反应,抬脚便走远了。

墨誉被呛住,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今日的木莲比平时更为刻薄,且言语间似乎都向着他大哥而不是婧公主,因何而起的转变?墨誉虽然恼怒,却还没怀疑到木莲的身份上去。

天已然黑了,“有凤来仪”中已掌了灯,外头仍旧有重兵把守。景元帝半下午时亲往左相府探望了墨问,惊得相府乱成一片,无论主仆都毕恭毕敬地迎接圣驾。

但,皇帝陛下的眼光却只在他的女儿身上,注视着她孱弱的身子,颇为动情地搂她进怀里,劝慰道:“婧儿,好孩子,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景元帝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出生不好,在朝政事务上算不得明君,也不是一个好丈夫,后宫妃嫔无数,不曾专宠任何一位,更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的子女众多,他从来对他们的日常起居漠不关心,嫁娶事宜都随他们自己决定。

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却对自己的女儿说出这样的话来,莫说他人,就连百里婧自己时候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时的她,守着昏迷不醒的墨问,听到父皇这句话,立刻便哭了出来,她不知自己是在哭墨问的伤,还是在哭如今的处境——她想要彻查谋杀墨问的凶手,却又担心真相是她无法接受的,她哭自己两难的境地,哭解也解不开的一团乱麻。

景元帝又带了几位御医同来,替墨问又检查了一番伤势,听完御医的诊断,景元帝方开口道:“身中九箭而不死,驸马真是吉人天相。但,婧儿,你需知道这世上许多事已有天定,哪怕朕是天子,也无能为力。你为了驸马做到如今这个份上,惹得你母后不快,自己也辛苦,父皇着实不忍。若是驸马躲不过此次大劫,朕会为他安排好后事,定让他去得风光。你的年纪还小,若不愿再嫁,大可在父皇身边再呆上几年,我大兴国几多俊秀,总有配得上婧儿的好男儿,无论是谁,只要婧儿瞧上了,父皇便为你做主。”

内室里除了躺在床上昏迷着的墨问,便只有他们父女二人,百里婧听着,早已哽咽语不成句,无论父皇的和颜悦色还是母后的凌厉警告,告诉她的全都是事实。

如果墨问死了,她不可能为他殉情,也绝不可能因此而终身不嫁,为他守寡一辈子。她是帝国的公主,她的婚姻联系着大兴的国祚,任性和放纵这辈子她能做的也许只有一次,她渐渐地开始在许多人的教诲里学会认命。

送走景元帝,百里婧回内室照看墨问,天气热,他的身上缠着一道又一道的纱布,薄被只盖了一小块,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来,拧着眉,唇也抿着,似乎做了梦,梦里极其痛苦。

百里婧替他擦去汗珠,抚平他皱着的眉,用扇子为他扇着风,手中这折扇还是赫让人送来的,一想起赫,她更觉得恐惧且无望。

可哪怕她守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哪怕折扇的风再清凉,墨问心内的火却还是压不下去,他们父女二人就在他的床榻前讨论他死之后他的妻将如何归属,将会嫁给哪位帝国俊秀好儿郎,还说什么无论是谁,只要她瞧上了,都可以替她做主……

好一个无论是谁都可以!

他真想睁开眼睛,真想将她狠狠压在身下,让她明白什么是夫妻!他留她完璧之身,她却做好了全身而退的打算,那么,护城河畔他对她说的那些话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他说他爱她,她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他说,她不爱他,她知道她不爱他!他的全盘算计都化作克制不住的怒火,弄碎了她也好,毁了她也罢,千年冰封的心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搅得乱七八糟,恨意、妒意、怨憎……数不清的情绪萦绕不去,烧得他五脏俱焚。

但,他却不能动。

只能继续在床上挺尸。

身中九箭而不死,呵,天大的好运气!他若是此刻起身,无论她是真关心他,还是仅仅做戏而已,所有的错都在他身上无疑了,他一千次的好也抵不过一次的欺瞒,何况,现在的他对她来说可有可无,连死了也不过换来个风光大葬。

躺在床上遍身不舒服,伤口痛着,心里烧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便沦落到了如此被动的境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咳——”

气血上涌,墨问禁不住咳了一声,只觉得一股血腥味漫上来,旧疾复发……

“木莲”端着药进来时,就听见了这阵熟悉的咳,脚步立刻加快,掀开帘子来到床边,急道:“药熬好了!快让驸马趁热喝了吧!”

木莲从来对墨问的病情漠不关心,她替墨问煎过许多次药,却没有一次如此关切,但百里婧的心思也只在墨问的伤势上,不曾去想木莲方才的语气中带了多少命令,顺手接过“木莲”手中的药碗,如上次一样,亲自用口喂墨问喝药。

口对着口的亲密,她毫不嫌弃眼前躺着的是个随时可能死去的人,墨问张口喝着从她的口中渡过来的药,一点一点地往下咽,心里却仍旧无法平静下来,是不是换做别的任何人她都会如此?因为是她的丈夫,所以她有责任如此待他?待他死了,便可以全身而退,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百里婧,你永远别想全身而退!

墨问兀自想着怨着,待百里婧的唇第三次贴在他的唇上,他的情绪才有些稳下来,眉头不由地一皱,这药……加了菖蒲、翬乆和藁輧,对他来说是良药,但三味药皆有毒性,若是普通人服了,轻者昏厥,重者不治身亡。傻瓜不闻不问便来喂他,毒药她又咽下去几分?简直不知死活!

火气又上来,他忽地张口用力咬破了百里婧的唇,百里婧吃痛,一声轻哼抬起头,只看到墨问的眼还是闭着的,可不一会儿她的身子便软了下去,无声无息地陷入了昏迷。

墨问睁开眼,看到女孩伏在他的胸口,黑色的发有几分凌乱,他是如此地怒,所以目光冰冷,可是一触到她唇上的鲜血,他却再发作不了,只是偏头看着一直未敢出声的孔雀,神色更是凝重,沉黑的眸子如寒波生烟般冷凝,他没张口,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了孔雀的耳朵:“加了剧毒药引子,为何还让她来喂药?”

孔雀被他看得心一慌,立刻低下头去,解释道:“她自己愿意,孔雀无法阻止。”

这个回答,男人显然并不满意,但他不想追究责任,只是道:“孔雀,告诉黑鹰和所有的隐卫,大兴国的任何人包括国主皇后都可以动……”他伸手摩挲着女孩的唇,擦去那一丝鲜艳的血迹,继续道,“我要她毫发无伤。”

这一句,说的轻描淡写,却让孔雀大惊失色,她不知是怨还是怒,直言不讳道:“可她是大兴国的荣昌公主!主子难道要一辈子呆在盛京不回去?一辈子做这不见天日的病秧子么?!”

墨问的声音冷下去:“孔雀,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事。装扮久了,容易露出马脚,明日,给我一个结果。”

听了男人的话,孔雀眼眶陡然一热,单膝跪地,缓缓应道:“……是。”

声音里隐约夹杂着几分颤抖。

路是她自己选的,最痛苦的时候她都不曾后悔过,只因能陪在他的身边,但是怎么会……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女孩得了他最后的青睐——没有头脑,没有心机,空有一身孤勇,家国事不曾关心,爱人心拿捏不住,她到底有何长处足以陪在他的身边,让他身中九箭命在旦夕却仍要保她毫发无伤?

孔雀不明白,更无法接受,端着空了的药碗退了出去。

烛光摇曳,墨问将百里婧抱进怀里,真讽刺,身为人夫,只有在他的妻昏迷时他才可碰她,才可肆意抱她,她清醒时,只会一遍又一遍地说,墨问,我不爱你,我什么都可以给你,除了我的心……我们不要爱,就一起好好地过日子……

呵,说得倒轻巧,只是一起过过日子,他怎么能接受只是过日子?有爱没爱日子都照常过,只是他贪心,迫切地想要在她身上找到“爱”这个东西,一天找不到就两天,一月找不到就两月,一年找不到就两年,一辈子找不到就生生世世地找……

忽然困惑,若她真的接受了他的爱,愿意与他在这浊世同行,那么,他的身份到底是病秧子墨问还是站在巅峰上的那个人?墨问是子虚乌有的存在,那个身份又杀戮过重,一旦身份戳破,她会如何待他?

这,才是他迟迟犹豫的原因。

可是,再忍下去已经无路可走,杀戮竟由旁人率先发起,使得他的性命岌岌可危,九箭之仇,他必定不会忍气吞声地受了,既然他们让他如此不舒坦,便莫怪他让他们也笑不出来!既然不能以孱弱之姿站在你的身边,便让这一切换个面貌重新开始!

……

第二日清晨,百里婧醒来,木莲告诉她,昨天给驸马的药里头加了不少镇痛的麻沸散,她那样喂他,很容易就晕了,让她下次莫再做这种傻事。

百里婧蹙眉道:“是么?”

正疑惑,有禁卫军进来通报:“启禀婧公主,外头有个布衣自称来自鹿台山,说是来替驸马爷诊治。”

百里婧大喜:“快快有请!”

师父必定是收到她的信了,请了鹿台山上的孙神医下山替墨问看病,百里婧站在院中,遥遥地迎着。果然,不一会儿,就见一位布衣老人缓缓走来,步伐飘逸,仙风道骨。

在鹿台山上时,婧小白没生过什么大病,除了那次进了后山断崖的墓葬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外,而那一次,就是孙神医给她看的病,可惜她醒过来时,孙神医已经走了,她倒不曾与他见过面。

布衣老人来到她身边,也没行礼,只是捋着白胡子笑看着她,半晌笑道:“比那年老夫替你看病时长大了些,但却瘦了不少,想来这些日子心结过重,沉郁难消,恐难长久啊。”

老人的面容实在慈祥,百里婧被他这么一说,勉强笑了笑,老人倒不再继续探究她的心病,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她:“这是你师父托我带过来的信,你先瞧着罢,我进去看看病人。你们带路罢。”老人对身边的木莲道。

听到“师父”二字,百里婧再没任何怀疑,不由自主地伸手接过信,却迟迟不敢拆开看,目光追过去,发现“木莲”已经带着布衣老人入了“有凤来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