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荣医 > 第一百一十章 粟水县令程庸(为彩霞姑娘加更)

荣医 第一百一十章 粟水县令程庸(为彩霞姑娘加更)

作者:沉舟钓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2:55:16 来源:小说旗

江慧嘉请程庸喝药,一碗稀释过后的十滴水下肚,程庸顿时精神一震。

只觉得混沌的大脑为之一醒,满身的暑气竟立解不少。

程庸心中暗赞药效,又问江慧嘉道:“江娘子的医术竟是看书自学的?”

这个问题之前张捕头提过,江慧嘉也说过。

程庸这时候再问,倒也没有质疑的意思,只是表达一种惊奇。

江慧嘉知道,对外行而言,可能很难理解自学医术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他们或许觉得惊奇,但也未必会想太多。

而她正是需要这样不停地向旁人灌输“她的确自学成功了”这样的观念,这个事情认同的人越多,在日后就越不可能再被拆穿。

当谎言说上一千遍,很可能它就成了真实。

当一件事情无数人都认同,剩下的就算再有人质疑,又有什么意义?

而像程庸这样明显身份不凡之人的认同,就更有作用了。

江慧嘉微微笑道:“最初是为照料我家相公而学,学得多了,到后来反倒真正上了心,因此也渐渐尝试为乡亲们调理些小毛病。”

她现在其实就相当于乡村赤脚医师这样的角色,好在这古代不是现代,没有行医资格证这样的说法。否则这要是在现代社会,她敢说她看了几本医书就出来行医,嗯,保证不会被听到的人打死。

人家一准抓着她扭送相关机构了。

程庸还点头道:“都说久病成良医,江娘子虽然自身未病,但与宋郎夫妇伉俪情深,为其学知药性病理,用心实在感人。”

他跟宋熠聊得一段时间,两人倒有点结成忘年交的感觉,他还亲热地称宋熠为“宋郎”。

宋熠看了江慧嘉一眼,也含笑道:“我腿伤至今,的确是多赖娘子照料。”

几人又闲话了几句,胡静生来往问江慧嘉要不要摆饭。

江慧嘉今日去了一趟镇上,早先说好是要回来吃中饭的,只是因为治疗程庸,耽误了些时间。但饭菜是胡静生早先就做好了的,原就只等着她回来吃。

江慧嘉就留程庸三人在家中用饭,程庸略一犹豫,便应了下来。

好在胡静生中午做饭时惯常是要多做些的,江慧嘉常常收到病人送礼,家中食材也丰富,又从镇上带了些烧鸡等熟食回来,待客也勉强够了。

饭间,程庸也没讲究什么食不言的规矩,又与宋熠聊到了青山村一带的农耕诸事上。

宋熠可不是江慧嘉这个农盲,他虽然是读书人,但从前腿未伤时,也是下过田的。因此说起农事,他竟也样样知晓。

程庸又问他周边农民的生计如何。

“村中多是水田。”宋熠说道,“我们粟水是富县,主要在于气候好,田地好,一年水稻能种两季,要求温饱倒也不难。但毕竟村民中自己手上有田的少,佃田种植的多,因此温饱以外要再宽裕的也是极少。”

程庸抓住关键问道:“多是佃田?”

“不错。”宋熠道,“村中田地十有五六是郑家所有,因此村中乡亲,有许多都是郑家佃户。”

这个事情江慧嘉都是首次听说,这虽然是常识,但原主不曾关注,她也不曾关注,这时乍听来,竟有种一惊的感觉。

郑家果然不是一般的地主官宦之家,青山村算是离县城远的,都有十之五六的田地是属于郑家,那在整个粟水县,郑家又占有了多少私田?

程庸又问:“听闻郑家最擅种植黄花和龙牙百合,因此带得全县乡民跟随学习,甚至使得粟水县由此而从贫县变成了富县。那村中种植此两种作物之人又有多少?”

他问的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宋熠是何等聪明之人,由此不免猜测他的来历和深意。

但宋熠心中虽有猜疑,回答问题时却并不迟疑。

盖因这些问题只要对方肯用心走访,多多深入去问询乡邻,也总能知道答案。

宋熠便道:“青峰山上其实有一大片近五顷的山田是百合田,只不过这些百合田也俱为郑家所有。而自家种黄花的,村中倒也有几户,但黄花的种植虽然不难,采摘和熬煮晾晒却都十分磨人,真正年年都种的也不多。”

程庸又问:“黄花的采摘和熬煮晾晒?这又是怎样磨人的?”

两人说说谈谈,旁人都做了听众。

到后来就是吃过了饭,程庸还在拉着宋熠说话,倒像之前中暑晕厥的那个人不是他似的,精神好得过分。

江慧嘉之前其实是查探到他还有其他病症的,不过当时他身上暑气重,江慧嘉虽是给他探过脉,却并不敢就此完全确诊。

到后来,因屡次强调过自己医术不佳,江慧嘉索性也不提要再为他诊断之事,只在程庸与宋熠谈话的间隙提醒他:“程先生过后如有时间,不妨再去寻一个医术真正高明的大夫瞧瞧。”

程庸正跟宋熠说得起劲了,闻言也不甚在意道:“江娘子此话怎讲?”

江慧嘉道:“小女毕竟所学有限,怕瞧漏了什么,先生过后再寻大夫瞧瞧总是好的。”

她这样一说,程庸就不再久坐了。

褔平也忙劝他:“老爷,天色不早了,再不回程只怕要天黑。”

程庸才终于起身,结束与宋熠的谈话,向宋熠与江慧嘉提出告辞。

走之前,程庸并未有过多表示,张捕头倒是留下了一块令牌给江慧嘉。只说此物权抵“诊金”,叫江慧嘉日后上县城倘若有事,可凭令牌到县衙找他。

收获“公安局长”的令牌一枚,倒也算是有用。

江慧嘉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收了。

等到送走程庸等人,胡静生也告辞回家,小院中又只剩下小夫妻两个时,宋熠才对江慧嘉道:“娘子,我已想起来程庸是谁。”

江慧嘉对程庸的身份也有猜测,但毕竟不敢肯定,当下问:“是谁?”

“是粟水县令!”宋熠道,“今年才上任的,前任县令姓马,我从前考过童生后,还曾去拜会过马县令。这位程县令今年新来,我一时倒未及想得明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