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34章 中医药调理厥阴头痛

每日医案 第134章 中医药调理厥阴头痛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厥阴头痛

[病案1]程某,女,年四十二岁。该患者头顶疼痛剧烈,且伴有呕吐症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而发作时而停止。此次发作已经持续半个月,发作时全身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胸胁部位感到胀满不适,干呕不止,吐出涎沫或清水,无法进食和饮水,脉象呈现沉细状态。经过诊断,确定为厥阴头痛(即神经性头痛)。

[治则]温中益气散寒。

[方药]吴茱萸9克,人参9克,干姜6克,大枣4枚,当归9克,川芎9克,半夏9克,肉桂3克,藁本3克。连服4剂后,患者的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经过半年的随访观察,病情没有再次发作。

[病案2]霍某,女性,年方三十九岁。该患者头部顶端疼痛不已,并伴有呕吐症状,时而发作,时而停止,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多。舌苔呈现出灰色且滑润,脉象迟缓而细微。经过诊断,确定为厥阴头痛(即结核性脑膜炎)。

[治则]温中益气散寒。

[方药]吴茱萸9克、人参9克、干姜6克、大枣4枚、肉桂3克、藁本3克、当归9克、川芎9克、半夏9克、全蝎1对、蜈蚣2条。将上述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片刻后煮沸,转小火慢煎一段时间,待药液浓缩至适宜浓度即可关火。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连服12剂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评析]吴茱萸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等。它具有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的功效,因此在治疗厥阴头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伤寒论》中提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是因为厥阴肝经经过挟胃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于督脉,会于颠顶。当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时,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乘胃,中阳不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从而导致干呕、吐涎沫等症状。

肝经与督脉会于颠顶,阴寒随经上逆,清阳被扰,因此出现头颠顶痛。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具有辛苦大热的药性,可以入肝经,温暖肝经,使木气得以生长。同时,苦味可以温肾,使水不寒;辛味可以散邪,使土不扰。

人参具有固元气、安神明的功效,可以辅助生姜、大枣调营卫,以补充四末的能量。肉桂则有助于增强吴茱萸汤的温肾暖肝作用。当归、川芎等成分可以辅助生姜、大枣补充营卫,半夏则具有降逆驱浊的功效。藁本能引导药物至颠顶,全蝎、娱蚣虫蚁等成分具有搜剔瘀浊、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

因此,在治疗厥阴头痛时,吴茱萸汤具有较好的疗效。它能够温肾暖肝、散寒止痛,有效缓解头痛、干呕、吐涎沫等症状。同时,它还能促进营卫的调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厥阴头痛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