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42章 中医药调理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案]李某,一位53岁的男性,在1970年10月初诊。他患有高血压病已有十年的历史,曾多次出现血压高达22.6~25.3\/13.3~14.6kpa(170~190\/100~110毫米汞柱)的情况。最近,由于工作压力很大,李某突然发病。一天晚上,他在去厕所时突然昏厥在地,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并送往某医院。经过西医检查,他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过数天的紧急抢救治疗后,李某决定尝试中医治疗。根据他的症状,中医师进行了诊断。李某神志清醒,但左半身瘫痪,右侧面瘫,同时还伴有头晕、头痛、反应迟钝、面部潮红、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他的舌头僵硬,言语不清,情绪烦躁,舌质淡、苔白滑,脉搏滑稍大。他的血压为25.3\/14.6kpa(190\/110毫米汞柱)。

[治则]清心泻肝,通窍化痰。

[方药]决明子30克,生石膏30克,黄芩12克,龙胆草30克,川牛膝12克,川郁金12克,夏枯草15克,苦丁茶15克,桑寄生30克,菖蒲9克,胆南星9克,瓜蒌仁30克。3剂药后,血压降至21.3\/14.6kpa(160\/110毫米汞柱),头晕减轻,语言謇滞好转,尚有烦躁,左手可稍向上抬举,手指略能动。自己回忆发病前说:只觉头痛厉害,随即不省人事。舌淡红,脉滑。再以上方去夏枯草,加莲子心3克,远志9克。续服3剂后血压正常,头晕大轻,烦躁减,言謇又好转,左半身活动稍见恢复,尚不利,舌淡红,脉滑。治以益气通络为主:黄芪31克,桑寄生31克,归身15克,枸杞子12克,生山药30克,杜仲9克,瓜蒌仁25克,菖蒲12克,陈皮12克,胆南星9克,黄芩12克,龙胆草12克,再造丸1丸(化服)。上方加减连续服药五个月后,头晕已除,语言清利,四肢运动自如,右面瘫消失,临床治愈。随访一切正常,精神饱满,记忆力完全恢复,仍从事原工作。

〔评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部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头痛。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当体内的热邪沿着经络向上逆行,与头部的清阳之气相互冲突时,热邪会灼伤经络,导致血液外溢,从而形成瘀血堵塞经络。由于气血流通不畅,经络受阻,不通则引发疼痛。

本病例属于心肝火郁,痰浊阻塞清窍,经络无法畅通。针对此情况,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心肝之热,同时通窍化痰。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三次诊疗,病情逐渐得到改善。三诊时,治疗方案着重于益气养营、通经活络。

方中重用黄芪、山药、枸杞子、归身、杜仲等药材,这些药材具有阴阳平调、气血双补的功效,能迅速恢复机体的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通过这种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头痛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疾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通过清心肝之热、通窍化痰、益气养营、通经活络等方法,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双补的目的,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和康复。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