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50章 中医药调理子时瘙痒

每日医案 第250章 中医药调理子时瘙痒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子时瘙痒

[病案]宋某,男性,48岁,于1987年8月6日前来就诊。该患者在过去半年中,每逢夜晚都会出现双膝下瘙痒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据患者描述,这种病症是由外感所引发的,曾经尝试过服用中西药物进行治疗,但症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每天晚上11点左右,患者会先感到心烦难眠,随后在阳陵泉穴周围出现瘙痒症状,局部皮肤会骤然出现淡红色的风团。在凌晨1点左右,风团逐渐消退,瘙痒症状缓解,患者的睡眠也得以恢复。然而,在白天时,患者仍然会感到口苦粘腻的症状,其他方面则没有明显异常。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医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患者舌尖略红、苔薄黄,脉细弦滑,

[治则]和解少阳。

[方药]柴胡15克,土茯苓15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川牛膝6克,甘草5克,大枣2枚,生姜2片。6剂后,主症去,有时觉心烦,入夜不寐,上方加朱砂0.5克(冲),迭进3剂而愈。随访二个月未复发。

[评析]由于外感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邪气潜伏于少阳经脉之中。与此同时,风湿热等外邪沿着经络向下流动,这便构成了本病发生的内在机制。而在夜间 11 点到次日凌晨这段时间里,恰好处于足少阳胆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正气会奋力抵抗邪气,于是正与邪之间展开激烈交锋,所以在子时(即午夜时分)就容易引发病症。

阳陵泉这个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因此,可以采用小柴胡汤来调和少阳之气。同时去除党参这种滋腻的药物成分,并加入土茯苓、栀子和丹皮等药材,用以清除心中烦热,化解湿气并缓解瘙痒症状;再配上牛膝这味中药,它能够引导药力下行,直接抵达病变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

这种病症的病机主要源于外感失治,导致邪气伏于少阳。其中,风湿热邪循经下注,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在夜间11点至凌晨这段时间,足少阳胆经气旺盛,正气奋起抵抗邪气,正邪之间产生激烈交锋,因此子时容易发病。

阳陵泉作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具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因此,治疗此病时,可采用小柴胡汤来和解少阳,去除党参的腻感,加入土茯苓、栀子、丹皮等药材,以达到清心除烦、利湿止痒的效果。同时,牛膝具有引药下行的作用,有助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疗效。

通过以上治疗措施,邪气得以驱散,正气得到安定。如此,疾病得以痊愈,疗效显着。总之,针对这种病症,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合阳陵泉穴的运用,以及牛膝的药引作用,有助于邪退正安,达到痊愈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