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382章 中医药调理阴吹(三)

每日医案 第382章 中医药调理阴吹(三)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阴吹(三)

[病案1]刘某,一位年轻的女性,今年21岁。她在1976年6月5日首次就诊。据了解,刘某的病状始于一场感冒,她出现了发热、恶寒、咳嗽等症状,头和身体也感到疼痛。经过服用解表剂治疗后,她的感冒症状得到缓解。然而,后来她的情绪受到困扰,导致两胁出现胀痛,食欲减退,进而发展为腹胀。此外,她还出现阴部作响并有气体排出,夜间睡眠不安稳,大便秘结,尿液清短少。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刘某面色苍白,身材略显肥胖。她的腹部肿胀程度与怀孕五个月的孕妇相似。从舌苔和脉象来看,她的舌头呈淡红色,舌苔呈滑腻状,脉象呈现出弦滑的特点。

[治则]温阳行气,逐饮通结。

[方药]半夏15克,枳实9克,陈皮9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干姜7.5克,莱菔子30克,黑白丑15克,酒军7.5克。服2剂,溲多清长,频转欠气,腹胀渐消,阴吹消失。但不思食,嗜卧,后服六君子汤3剂,健脾养胃调理之。

[病案2]颜某,一位年仅17岁的女性,在1977年8月3日初次就诊。她正值炎炎夏日,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她在户外进行了大量劳动。为了缓解口渴,她大量饮用冷饮。然而,正是这种做法让她出现了诸多不适症状。

首先,颜某感到头晕,这让她在劳作过程中倍感疲惫。其次,胸脘痞闷,这让她呼吸困难,无法畅快地呼吸。此外,颜某还出现了纳差腹胀的症状,这使得她进食困难,食欲不振。阴部抽痛也让她在行走时感到不适。同时,她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而小便短赤,呈鲜红色,说明她的泌尿系统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颜某的舌质呈现红色,舌苔呈现黄色且微燥,这表明她的身体状况较差。此外,她的脉搏表现为滑数。

[治则]清暑化湿,通腑导赤。

[方药]生地9克,木通7.5克,黄芩9克,黄连4.5克,大黄7.5克,香薷4.5克,川楝子12克,荔枝核12克,灯芯7.5克,六一散18克。服2剂病去大半,二便通利,上方去大黄、香薷加藿梗又服2剂,阴吹止,感口干欲饮,纳差,故改用竹叶石膏汤加黄芪、白术、又服3剂以理善后。

[评析]阴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经典《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这两种医学经典都描述了阴吹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但它们的观点却有所不同。

在《金匮要略》中,阴吹被认为是由胃气下泄所导致的,而《温病条辨》则认为阴吹是由饮家引起的。因此,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在《金匮要略》中,膏发煎导是治疗阴吹的常用方法,而在《温病条辨》中,橘半桂苓枳姜汤则是治疗饮家阴吹的主要方剂。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例如,在病案1中,患者是因为感冒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停留中焦,形成痰饮,阻碍气机,大便不通,气不后行逼走前阴,因此需要使用橘半桂苓枳姜汤以温阳行气逐饮,加用莱菔子、黑白丑、大黄以通腑泻浊,痰饮得化则病自除。而在病案2中,患者是因为暑湿交阻灼津化燥,腑气不通发为阴吹,因此需要使用香薷、六一散清解暑湿,木通利尿;生地养阴通便,大黄、黄连、黄芩泄热通腑,佐以川楝子、荔枝核疏肝行小腹之滞气,全方配伍可清暑湿,通腑气,使气走后不走前,阴吹乃愈。

总之,虽然阴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它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却因患者而异。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