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四百九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小孩多食症

每日医案 四百九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小孩多食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多食症

[病案]杨某,一位11岁的男孩,于1976年9月10日首次就诊。他在半年前开始出现症状,最初只是感到头晕和发热,但经过治疗并没有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逐渐转变为食欲旺盛,每天需要吃七八顿饭,但脸色苍白,并经常出汗。在过去几个月里,他已经看过几位医生,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来到这里寻求帮助。

患者的外貌特征是体型丰满,面颊丰满,脸色苍白,腰部粗壮,腹部较大,手和脚都较胖,行动困难。他的舌头呈嫩红色,舌尖呈红色,舌苔呈薄白色,脉搏难以找到,仅在左手能感觉到滑数。他的口干但不喜欢喝水,大小便正常。他的腋窝温度为36.5c,心跳为120次\/分。

[治则]凉肝清心,化痰养阴。

[方药]羚羊角3克(冲服),夏枯草30克,生地10克,茯苓9克,栀子9克,菊花6克,贝母10克,竹叶6克,酒黄连6克,麦冬9克,竹茹12克,玄参10克,枇杷叶10克(去毛)。服2剂后,病有好转,夜间只吃一次,白天索食减少,寸脉势缓,心跳减慢为100次\/分,舌尖红退,原方再与2剂。一周后再诊,夜食停,白昼只需加餐少许零食即安。继用原方加减,去羚羊角,加大生地、麦冬用量;增入太子参30克,石斛12克,枸杞子12克,白芍12克,粉丹皮12克和冰糖等,嘱其熬膏缓服,并勿食辛辣,晨要早起活动。五年后随访,一切正常。

[评析]此症在中医古籍中记载较少,因此,在研究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医的理论体系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根据中医的五脏六腑学说,消谷善饥、有火等症状与肝、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要治疗这种症状,就必须采取调整脏腑功能的方法,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具体而言,采用羚羊角、夏枯草、竹茹、栀子、菊花等凉肝药物,以抑制肝火的旺盛,从而达到平衡肝气的目的;采用竹叶、黄连、麦冬等清心药物,以调节心脏功能,使心气平和,气血顺畅;采用生地、玄参等养阴药物,以滋养胃阴,防止胃燥,保持胃气的平和;采用贝母、茯苓等涤痰化湿药物,以消除痰湿,保持肺气的通畅;采用枇杷叶等复金气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治疗此症还需要加入益肾滋水的药物,以培养根本,巩固疗效。这些药物包括熟地、山药、枸杞、当归等,可以调节肾脏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使全身气血旺盛。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辨证论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针对性地选用药物。例如,对于体质偏寒的患者,应选用温阳散寒的药物;对于体质偏热或痰湿重的患者,应选用清热化痰的药物。

在治疗此症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调养。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适当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治疗此症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药物,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滋养胃阴、清除痰湿、益肾滋水等多种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注重饮食调养和作息习惯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