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51章 中医药调理阿司匹林引起深脓疱

每日医案 第551章 中医药调理阿司匹林引起深脓疱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阿司匹林引起深脓疱

[病案]杨某,男,8岁。1980年10月23日就诊。三天前因患感冒曾服阿司匹林半片,八小时后,面部出现了三个小丘疹状疱疹,继而延及全身,疱疹变为脓疱,有的溃疡。大的脓疱面积达10x15厘米,颈部触及浅表淋巴结十余个,扁桃体肿大2°,体温38c。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杨某被确诊为阿司匹林引起深脓疱。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但是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深脓疱。

杨某的病情表现为面部和全身出现疱疹,疱疹变脓疱,有的溃疡,大的脓疱面积很大,颈部触及浅表淋巴结十余个,扁桃体肿大2°,体温38c。此外,杨某还出现了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浮数等症状。

[治则]清热解毒。

[方药]沙参10克,知母5克,山药10克,黄连6克,黄柏3克,板蓝根12克,川牛膝6克,丹皮10克,紫草6克,甘草3克,生石膏30克。每日1剂半。10月25日复诊:大便已行,能进食,体温正常,脓疱面积缩小,原方去川牛膝、黄柏、加川楝子10克。每日1剂。服3剂药后绝大部分脓疱已结痂,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改予沙参10克,麦冬10克,黄连6克,蒲公英10克,丹皮6克,山药10克,甘草3克,生石膏10克。服3剂而收功。

[评析]本案所涉及的疾病属于疮疡(实热型),这一类型的疮疡通常是由于体内热邪炽盛、气血瘀滞等原因引起的。在中医理论中,疮疡被认为是一种热毒入侵肌肤,导致气血凝滞、肌肤受损的病证。实热型疮疡表现为红肿热痛、脓肿形成等特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解热止痛药物,在正常情况下,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肠胃道反应,而引发疮疡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用药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疮疡的发生。

针对这种病症,治疗方案应以疮疡治疗为主,注重解毒活血,旨在消除体内的热邪,促进气血循环。此外,还要重视养阴生津,因为阴液充足有助于缓解疮疡症状。治疗时可采用中药方剂,如银翘散、五味消毒饮等,结合外敷药物,如金黄膏、冰硼散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体质相对较弱,脏腑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发病后,病情往往进展较快,但同时康复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然而,如果治疗过程中延误了治疗时间,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新的症状。因此,在治疗小儿疮疡(实热型)时,医生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总之,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应迅速、准确、细致地进行,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以减轻孩子的病痛,促进康复。同时,注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