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六百七十八章中医药调理阴囊鞘膜积液(水疝)

阴囊鞘膜积液(水疝)

[病案]洪某,男性,52岁,自1958年起便饱受一种疾病困扰。这种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日益加重,到1963年阴囊肿大如茶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洪某在坐卧时都感到阴囊肿胀,行走时更有重坠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找出病因,洪某接受了多次幼丝虫检查,但结果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经过多次诊断,最终被确诊为阴囊鞘膜积液。尽管医生曾尝试多次抽液,每次抽取约50~200毫升,抽出液呈黄色澄清状,然而每次抽取后,阴囊肿胀状况依然如故。

鉴于患者对手术治疗有顾虑,因此求助于中医治疗。起初,洪某接受了大剂量利水中药治疗,同时进行外敷治疗,但疗效甚微。

[治则]疏肝理气,益气温化。

[方药]内服方:盐水炒柴胡4.5克,炒白芍4.5克,台乌药9克,广木香3克,小茴香2.4克,川楝子9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青皮4.5克,陈皮4.5直,炒枳壳4.5克,丹参9克,川朴4.5克,炙升麻9克,炙黄芪9克,炙甘草3克,外敷方:肉桂1.5克,炙**4.5克,炙没药4.5克,腰黄9克,片姜黄9克,炒赤芍9克,制川乌4.5克,制草乌4.5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陈酒、白蜜调成糊状,用时煮温后用纱布包裹热敷于局部,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以上,每料用药一周。上药共治疗四十余天,阴囊积液全部吸收,停药已有八个多月,未见复发。

[评析]本病与中医学中的“水疝”相近似,是一种以肝气失利、寒湿内结为主要病因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肿胀部位,囊肿状如水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在古代医学着作《医宗金鉴》中,张子和详细描述了水疝的病症,并指出肝经失调是水疝的根本原因。

肝气失利,复受寒湿,阴气内结,病久元气虚陷,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因此,治疗本病的方药是天台乌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这种治疗方法结合了多种中药材,以达到疏肝理气、补气升陷的效果。其中,乌药、木香、茴香、川楝子、青皮等中药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肝气失利的症状。而升麻、茹芪等中药则具有补气升陷的功效,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元气,缓解病久元气虚陷的症状。

为了更好地治疗本病,还需要使用肉桂、制川乌、制草乌、**、没药、腰黄等中药。这些中药具有温化寒湿、祛瘀消肿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寒湿内结的症状。同时,治疗本病还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过于负重,以防止病情复发。

通过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休息调整和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患有本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疾病的康复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