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八十五章中医药调理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病案]赵某,女,24岁。她最近发现自己在吃饭时咀嚼不便,说话欠利,右侧舌尖麻胀感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同时还伴随着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状。她曾经去某医院检查,发现舌右侧前缘有一个花生米大小之肿块,诊断为“舌体囊肿”,并且给予了硬化剂治疗。然而,治疗初期肿块略有缩小,但半个月后反而增大,因此她要求接受中药治疗。

来就诊时,我们发现赵某的舌右侧前缘1\/3处舌体隆起增大,肿块大小如荔枝核,表面呈浅紫红色,肿块无触痛,质地柔软光滑。舌质红润,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则]健脾消痰散结,疏肝行气软坚。

[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白术14克,甘草6克,柴胡12克,桔梗12克,生牡蛎30克。连服20余剂,舌上肿块消失,诸症皆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评析]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肝脉络与脾脉络在舌本与舌旁部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七情之气郁结时,舌部会出现肿胀,甚至影响言语能力。此外,古人也常说“怪病多生于痰”,即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都与痰有关。

如今,有一名患者出现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状,这是脾虚湿阻所致。由于肝胆气逆,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浊相互交织,流注于经络,循经上结于舌部,聚集成痰核。

面对这样的状况,合适的治疗手段应当着重于疏解肝气以促进气血运行,软化坚结之物、强健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邪,并消散结块。在此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药材和方剂。比如二陈汤这一经典方剂,它对于健脾祛湿以及化解痰湿有着显着的作用;白术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其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益气并帮助消除痰液;而柴胡则能有效地疏通肝郁之气,缓解因情绪不畅导致的气滞问题,进而达到行气解郁的目的;生牡蛎因其具备软坚散结的特性,可以用来软化坚硬的结块;至于桔梗,它不仅具有辛苦发散和宣泄的药性,还能充当药物的载体,将其他药效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增强整体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对该病症的有效治疗。

这些药物合用,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恢复健康。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我们还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方面入手。

首先,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此外,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身体排除痰湿。

其次,饮食方面要注重清淡,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米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虚湿阻的症状。

另外,患者还需要调整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在治疗过程中,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也至关重要,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增强信心,共同战胜病魔。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的药物辅助,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康复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