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九十八章中医药调理肺癌

每日医案 七百九十八章中医药调理肺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5:30:07 来源:小说旗

肺癌

[病案]杨某,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自1966年10月起开始出现咳嗽和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9摄氏度。尽管他接受了对症治疗一个月,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反而逐渐加重。高烧持续不退,胸闷气短,咳痰带有血丝,食欲不振。

在急诊检查后,医生发现患者羸瘦,左侧胸腔积液,怀疑是结核或晚期肿瘤。因此,医生首先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但20天后,患者的体温仍然在38-39摄氏度之间,症状没有改善,胸水反而增多。

12月14日,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胸腔穿刺,抽出600毫升的浅红色胸水。经过病理科检查,发现其中含有癌细胞。经过会诊,医生确诊患者患有肺癌。

目前,患者表现出高烧烦热、咳嗽白痰、偶尔带有血丝、胸痛气短、咽干口燥、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他还出现了二便不能控制的情况。患者的舌红、质暗、脉沉弦数。

[治则]益气养阴清肺。

[方药]南沙参30克,石斛30克,玉竹15克,元参15克,竹茹9克,瓜蒌9克,桃仁9克,杏仁9克,佩兰9克,苦桔梗9克,银柴胡9克。每日1剂,煎汤频服。连服7日,体温渐退,食欲渐增。原方又加地骨皮30克。服用30剂,病人烧退咳减,胸闷气短随之改善,饮食倍增,二便如常,并能起床活动。复查胸水未长,体温不高。间断服用本方加减,共约服药五十余剂,病人无明显不适,停药观察。1969年与1970年二次复查,均未见复发。1974年6月28日追访病人并请某医院会诊检查,一切正常。自发病至今已八年,病人健在。

[评析]中医补法最早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内经》,它对中医补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念为中医补法奠定了基础。这一观念不仅揭示了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虚损的补法原则,还指出了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医生们发现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平衡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阴阳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善于治疗疾病的人应该善于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之间的平衡。例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方法就是一种调整阴阳的实用方法。

在本例中,患者没有使用抗癌药物,而是采用中药益气养阴清肺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八年的观察,患者仍然健康地生活着,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这个例子表明,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益气扶正对于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补法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方法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医补法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益气扶正,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侵袭。此外,中医补法还可以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补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理论依据来自于《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益气扶正,可以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本例中,患者通过中药益气养阴清肺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八年的观察,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这表明,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益气扶正对于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