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三十八章中医药调理暴发火眼

每日医案 八百三十八章中医药调理暴发火眼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23 16:02:54 来源:小说旗

暴发火眼

[病案]患者马某,男性,25岁,于1975年3月10日来诊。主诉一天前突发双眼红肿,伴有大量眼眵,自觉眼内瘙痒疼痛,干涩灼热,畏光羞明,且伴有头晕症状。患者自述曾自行使用眼药水滴眼,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查体可见双眼明显红肿,患者因畏光而闭目,球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尤以右眼为甚。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象表现为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中医诊断为“暴发火眼”,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结膜炎。

[治则]清热解毒,疏风明目。

[取穴]太阳、耳尖(点刺出血)、睛明、太冲、合谷,用凉泻法,留针20分钟。留针期即感眼部舒服,羞明痒痛大减。下午再以上穴针刺1次。翌晨,眼部红肿基本消失,已不头晕,微有眼部干涩,继针1次。三天后随访,症状完全消失。

[评析]急性结膜炎,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暴发火眼\"范畴,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其发病机制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兼有肝火上炎,导致目窍郁热,气血壅滞而成。临床表现为目赤肿痛、畏光流泪、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等症候。针对这一病症,中医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通过辨证取穴,可达到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

在治疗急性结膜炎的针灸方案中,取穴讲究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兼治。首先,选取太阳穴作为主穴之一,该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具有疏风清热、明目止痛的功效。采用点刺放血法,可增强其泄热作用,通过刺激局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因子的清除。其次,耳尖放血是临床经验效穴,该法通过刺激耳部特定区域,可起到显着的消肿散热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

在局部取穴方面,睛明穴是治疗眼疾的要穴,位于目内眦上方凹陷处。针刺此穴可直接疏调眼区经气,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眼部充血症状。同时,配合合谷穴,该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针刺合谷可疏调阳明经气,具有泄风清热、通经活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的作用。

此外,太冲穴作为肝经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针刺太冲可泄肝经之热邪,调节肝经气血,从而改善眼部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刺激太冲穴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抗炎作用。

诸穴相配,通过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治疗原则,可有效缓解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表明,该治疗方案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严格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同时配合适当休息、避免用眼过度,可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重症患者,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确保最佳疗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