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五十二章中医药调理暴瘖(三)

每日医案 八百五十二章中医药调理暴瘖(三)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25 20:14:00 来源:小说旗

暴瘖(三)

[病案]周某,男,36岁,建筑工人。于1974年11月4日下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脚手架松动突然失足,从约六米高的二层楼架上坠落,右侧身体先着地。事发后,工友立即将其送往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经初步检查,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出现言语障碍,无法发声,仅能通过点头示意。当日晚间患者入住神经外科病房观察。

次日晨查房时,患者神志清楚,能理解医护人员的问话,但仍无法言语表达,仅能通过书写与人沟通。考虑到患者的特殊症状,主治医生建议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随后分别在省第一人民医院、省中心医院及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包括头颅mRI、喉镜检查及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三家医院的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患者无明确器质性疾病,建议回原单位休养,给予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治疗,并定期随访。

11月11日,患者因症状未改善前来我所就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6.5c,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听力正常,能准确理解问话内容,仍以书写方式回答问题。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面部表情痛苦,但无其他阳性体征。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暴瘖(喑)症,考虑为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功能性失音。

[治则]针刺开音。

[取穴]患者平卧,以圆利针刺入左侧涌泉穴二分,用捣针手法,患者立即发出声音,并说“疼”,但发音低。随又针刺右侧涌泉穴如上法,患者即大声高呼,发音恢复发正常。

[评析]暴瘖症,又称癔病性失音症,是一种突发的发音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以突然失声或声音嘶哑为主。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该病属于功能性发声障碍,常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从中医理论出发,其发病机制则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密切相关。

在病因方面,精神刺激固然是暴瘖症的重要诱发因素,如突发的情绪波动、精神创伤等均可导致气机逆乱,使声音突然失用。然而,临床观察发现,外伤刺激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颈部、喉部的直接外伤,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剧烈撞击,都可能通过经络传导影响发音功能。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必须全面考虑精神与躯体因素的双重影响。

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足少阴肾经与发声功能关系密切。该经脉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向上经过脊柱,分支联结肾脏,主干上行至喉咙,挟舌本。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开窍于耳,其经脉循行与发音器官直接相关。当肾经气血运行不畅时,即可导致喉部功能异常,出现发音障碍。

涌泉穴作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前1\/3凹陷处,是肾经经气所发之处。该穴不仅具有补肾益精、滋阴降火的功效,更对咽喉部疾病有特殊疗效。古代医籍《针灸甲乙经》中记载:";涌泉主喉痹,舌卷,失音。";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刺激涌泉穴能够调节喉部肌肉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声带正常运动。

在治疗暴瘖症时,采用捣针法刺激涌泉穴,可起到补肾开音、通经活络的双重作用。具体操作时,先以常规消毒,选用28号1.5寸毫针,采用快速进针法,深度约1寸,得气后行捣针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30分钟。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往往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使患者迅速恢复发音功能,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精神负担,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于有外伤史的患者,还应结合局部治疗,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通过综合治疗,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更能有效预防复发,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