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 第1313章 民国小事48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第1313章 民国小事48

作者:九尾君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2:07 来源:小说旗

苏时坤瞪了他一眼,“嫂子,礼物是我们一早就准备好的;当初,本是要赶回来参加您和大哥的婚礼的,只是临时有些事情耽搁了,等我们忙完,婚礼日期都过去了。”

“对,港城那边也不安生,侵略军和各国都在那边有大使馆;咱们港城内部还有各种各样的帮派,势力分布混杂,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次冲突。”白怀瑜笑着直点头,附和的挺快。

封予肖喝着茶,“大嫂,您要是有时间就和大哥到港城来玩。”

白怀瑜眼睛发亮,“对,嫂子,您要是来,我们哥几个肯定带您和大哥好好玩;把港城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好玩的都玩一遍。”

“行,要是有机会,我们肯定去。”年青青点头应了。

徐景邑俊脸含笑,对他们几个说道:“港城那边的产业没问题吧?”

“没问题,港城那边的生意都扩展了;我们收下也养了不少人,我们都是边缘的生意人,因着我们手里的人数多,都是有枪炮的,他们不敢惹。我们碰触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更没心思和我们僵持;只,下面有些小势力有时候认不清现实,总想从我们手里抢地盘。”苏时坤说完,看向年青青,剩下的话都给咽了下去。

徐景邑看在眼里,“不用担心,你们嫂子不是不知事儿的人;都是自己人,说话随意。”

“好。”苏时坤松了口气,“大哥要是在港城就好了,我们兄弟几个一起,想来发展的会更好。”

“不急,时机未到。”

苏时坤端着茶杯的手稍顿,这话的意思是总有一天会去?三人嘴角轻勾,就连一直沉默的封予肖面上也有了微笑。他们都了解徐景邑,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说,对一切前景都有规划。

三人在武家住了下来,对外就说是徐景邑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之前在外面经营生意认识的;多年下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山坳村的人自然也就知晓了武家的不同寻常,深刻认识到武家人的富裕和人脉,山坳村里的人多了不少谈资;同时,去武家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甚至有人还去武家打听外面的消息。

总的来说,山坳村民风淳朴,对外只是好奇心重而已;他们都知道外面兵荒马乱的,还不如他们这一片安稳。

这天,根据地的人又来做宣传搞活动,此次带队的不是再是以前的哪一个,换了个人,这个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但眼神很清正,浑身上下也有正气。

徐景邑找机会和他接触了一下,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是个正人君子,没什么花花肠子;接下来的几次都会和他多接触,宣传领头的人早就知道山坳村有一户姓武的人家,上面下了命令,多接触。

两人都有心试探相交,交谈起来默契十足,很快就成了朋友。

相熟之后,徐景邑就把白怀瑜等三兄弟介绍给了这位宣传的人认识;透露了一点他们手里有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事儿,果然,这人很快就汇报给了上级,汇报的消息直接送到了最高上级的桌上。

最高上级亲自接见了徐景邑,并且写下了一份墨宝和欠条,表示以后会还。

徐景邑接了墨宝欠条,却没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梦中看到的那些东西不是假的,还不还的不重要,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和青青即便在内地生活也能安然无忧。

事情谈妥,苏时坤并未在延安多加停留,临走之前一人给了徐云舟包了个大红包,一封红纸内装的是两封大洋。

武青松把人送走,年青青和徐景邑带着儿子回了窑洞,撕开红包打开细数一下才知道一封就有三十个大洋,两封就是六十个大洋;一人给了两封,这笔钱就不小,在平常人家,这些大洋足够一家七八口人过好多年了。

“时坤兄弟、予肖兄弟和怀瑜兄弟给的也太多了,他们来时就送了咱们儿子金银首饰和玉饰;如今倒好,走的时候还送大红封。”年青青叹了口气,“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就给了些干粮......这份情太重了。”

不说大洋的可使用价值,就说那些孩子用的金银首饰和玉饰就是一份大情。

徐景邑看了一眼,并未放在心上,“他们是云舟的叔叔,叔叔给侄子礼物是正常的,给他收着就是了;不用觉得心里有负担,总有一天能轮到我们送他们。”

年青青恍然大悟,轻勾唇角,“你说的也对,那这些我就放起来了;对了,在红封上面写下他们各自的名字,让儿子长大了也能知晓这些叔叔对他的疼爱。”

“行,我来写。”

徐景邑说干就干,取钢笔在红封上刷刷刷分别写下三人的名字。

年青青把他们送的礼物都收进一个柜子里锁起来,日后看着心里也有数,“等儿子记事了,这些事情都要和他说的,让他记得几位叔叔对他的好;日后别人送给儿子的东西也要统一记一记,我们不稀罕这些东西,但它们代表着各位长辈对儿子的好和疼惜,日后也要让他心里有数。”

“成吧,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徐景邑一耸肩,表示一切都听媳妇儿的;他觉得记录不记录都没事儿,不过,媳妇儿找事情做,他也不能拆台不是。

徐云舟趴在两口子身边玩脚丫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把东西锁进了柜子里,他不懂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因此,并未有什么反应。

日子不疾不徐的过着,山坳村迎来了春种,后方根据地里来了不部队的人帮忙耕种,促进军民情。

年青青有时候也想上去凑凑热闹,每次都被徐景邑给拦住了;不说耕种劳累,就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就舍不得妻子受那苦。

徐云舟一天一个样儿,两天不看到就能感觉又涨了一点;一晃五年过去,徐景邑将产业在延安这边扩张到了极致,港城那边的生意也没落下,有苏时坤三兄弟在,他们时不时的会写信联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