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不成仙就成魔 > 第288章 想孩子了

不成仙就成魔 第288章 想孩子了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8:15:16 来源:小说旗

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孩子了

然后德明夫妇就想旅游去了。让那立得拉他们谈妥了,就通知他们来收绳子。那赫应定气恼的大叫:“你们放了我,这样绑着我,我什么都不会跟你们谈的。”

德明说:“我劝你最好老实点,不要再这样打下去,我也不是要干涉你们的事,只是觉得你们的百姓可怜。不绑着你,你更不会老实谈判。”

那赫应定还在那里大喊大叫,德明夫妇不再理会他,决定趁这次机会好好逛逛铜寺国。铜寺国历史悠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夫妇俩决定从南游到北,然后回到王宫来,收回神绳。

那立得拉要派个导游给德明夫妇,被德明拒绝了,那立得拉就给了他们一块铜牌,说无论到哪里,只要出示这块象征王宫的铜牌,就可以免费游玩免费吃住。

铜寺国有许多古老的寺庙。筱小对那些寺庙很好奇,跟德明去看了两家,看到那些道士道姑都是带发修行的,并无人剃光头。筱小就觉得很奇怪,问德明:“为什么阳明国那些寺庙里的道士道姑都剃光头,而铜寺国的道士道姑都蓄发修行呢?”

德明说:“这个恐怕得找位高僧问一下才知道。千百年来,阳明星的南北半球并不相通,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根本不存在文化上的往来。只能说是风俗习惯不同吧。”

一位扫地僧听到他们夫妇的对话,知道他们不是铜寺国的人,来自阳明国,说:“两位客人有所不知,据说以前铜寺国只有一座寺庙,寺庙里只有七个道士,道士们也是剃光头修行的。后来换了一位师父,这位师父功夫高强,道行很高,许多人慕名而来,徒弟越收越多,他就懒得给大家剃光头了,认为剃光头是件麻烦事,随便大家想剃就剃,不想剃就蓄发。慕名而来的弟子们多数年幼,当然认为蓄发好看,于是就蓄发修行了。”

“哦,这个倒随意。”筱小笑着说,“想来剃发也好蓄发也罢,都不过是个形式,学好真功夫才是。”

“女施主所言极是。二位尊贵的客人可否进偏厅一叙?”大堂里走出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僧来,他看德明和筱小衣着华丽,举止不凡,知道他们不是凡人,故而前来打声招呼。

筱小和德明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正要躬身给那个老僧施礼,那个老僧却轻抬右手,阻止住筱小和德明施礼。筱小和德明心中暗自吃惊:这个老僧修为不低,可是铜寺国跟铜鹰部落常年开战,铜寺国一直吃亏在没有修士这方面,这些僧人、道士看来都懂法术,他们为什么不去报效祖国,主动去协助军队攻打铜鹰部落呢?

筱小和德明都敛去了他们的修为和法力,并且这些寺庙本来就是免费逛的,他们并没有向寺庙出示那块铜牌,这位老僧却不受他们的礼,这是为何?

老僧看到这二人身着华服,气度不凡,不怒自威。随便往哪一站,都给人一种不可轻易冒犯的尊贵感觉。他也听闻阳明国国王夫妇这段时间正在铜寺国,现在看到这对夫妇,心想他们十有**就是阳明国国王夫妇了。

这么尊贵的国王夫妇,他岂敢受他们的礼?

老僧不受他们的礼,相反的还恭敬地躬身请他们进屋。进屋坐好了,立即有道童前来奉茶。老僧看向筱小,很客气地问:“两位客人是来自阳明国的道友吗?”

筱小和德明都摇头,德明说:“我们来自阳明国,但不是寺庙里的道士。我们阳明国的道士道姑都剃发修行,所以刚才内人才觉得好奇。”

“这个头发,剃与不剃,问题倒不大,也不知道你们阳明国的经书跟我们的是不是有很大区别?现在我们铜寺国已经跟阳明国建交,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在道修文化上跟阳明国有所交流和切磋。”

“这个机会,应该会有的。你们既然有这种想法,可以向你们的女王提出来呀。”德明想了想,说。

“铜寺国的道士道姑以前地位太高,现在地位又太低下,女王不会重视我们的想法的。”老僧说,“以前因为道士道姑法术和功夫高强,一直深得国王敬重。就是因为第一次跟铜鹰部落交战时,国王派了全国的道士道姑去迎战铜鹰部落,死伤无数,却战败了,还让铜鹰部落掳走了国王心爱的小女儿。本来那时国王也是让大家努力营救的,后来知道他的小女儿被铜鹰部落五马分尸,狂怒之下,甚至不让铜寺国再存在寺庙和道士道姑。”

“那为什么后来又有了呢?”筱小插话问道。

“后来国王的母亲年纪大了,不想住在喧嚣的城市,想找个清静的处所居住,吃斋念经。最终国王的母亲选中了一座寺庙,为了教国王的母亲念经,寺庙里原来那几个高僧又被请了回来。国王的母亲还让国王养着他们,让他们仍跟以前一样拿工资过日子,就这样,寺庙里又开始有了僧人。只不过僧人的社会地位已大不如前,并且被规定从此以后再也不可以参与国事活动。”

哦!筱小这才明白为什么铜火国有那么多僧人道士,却无人参与应对铜鹰部落的战争,原来是铜寺国早有规定不让他们参与国事的。

然后那个僧人又问德明:“你们阳明国那些寺庙里的僧人社会地位如何?”

“这个——都跟普通民众一样吧。”德明说,“他们也是领工资过日子,只不过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香火钱。每座寺庙的收入跟他们的信徒多少有很大关系。信徒越多收入越好,他们的工资奖金就多。你们还好,有政府养着。”

那个僧人苦笑着摇摇头:“我们这样不好,没有竞争力,因为收入稳定,收的弟子多为穷人家的孩子。我们的香火钱是要上交的,多交无奖,少交受罚。还是自己收入多少用多少的好。我们这点工资,一直是国家最低生活保障。”

听到那个僧人这样说,德明和筱小也不好说什么。铜寺国相对于阳明国来说,本来就穷。很多穷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僧人能有最低生活保障,其实算不错的了。

想了想,筱小说:“我们也没有刻意去关注过我国那些僧人道士的生活。想来也是跟普通人差不多的。而你们,应该比普通人稍好些,起码生活能有保障。”

那个僧人说:“正是这样,也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穷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寺庙里来,只求他们能安稳度过一生。”

老僧给德明夫妇沏的是好茶,第一泡时只闻淡淡清香,第二泡就满室茶香了。闻着那些茶香,都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德明转移话题问道:“这茶是你们自己种的么?闻着清香宜人,喝下去神清气爽,真正是好茶。”

老僧笑答:“正是我们自种的,这是我们万元寺上千年的老品种,只适宜在我们万元寺后山种植,移栽到别处去的都无法种植成活。以前茶叶收入是我们万元寺的最大收入。只可惜自从从国家政府里领工资后,不让我们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了。这些茶叶只能自己吃,不让卖了。自己吃不了那么多,日积月累,仓库里都快堆放不下了。”

“这样啊,可否带我们参观一下你们的茶园?”阳明国人喜欢喝茶,这样上好的茶叶却不多见。

“当然可以。”老僧面露喜色,立即起身,亲自带着德明夫妇来到万元寺后山茶园。

这片茶园的茶树古老得让人感觉是走进了原始森林,面积也很宽广,起码有四五百亩地。

微风吹过,茶香阵阵。

筱小问:“这么大一个茶园,你们万元寺有多少僧人?”

“目前有五百多人。”高僧回答。

“看来你们都是有福之人,就算不喝茶,每日到茶园里来走走,恐怕都能身康体健,延年益寿了。”

“不是不喝,是不舍得喝。以前我们的茶叶都送给王宫,卖给政府,价格昂贵,主要靠茶叶的收入过日子。后来不让我们卖茶叶了,又不舍得吃,就储存在一个大仓库里,上千年的陈茶叶都有,那种茶叶都能入药了。有个头痛脑热,伤风感冒,呕吐泻泄什么的,喝两次千年陈茶就好了。刚才我们喝的是五百多年的,生怕二位喝不惯上千年那种味道,只用五百年的陈茶来招待二位。”

德明夫妇忙谢过高僧,声称这是他们长这么大以来,喝过的最古老最好的茶。

老僧很高兴,带德明夫妇参观完茶园,又带他们去参观茶叶仓库。偌大的一个仓库里堆满了茶叶,分区域存放,每个区域都标有年份。所有的古茶叶都保存得很好,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茶香,这么多茶叶堆放在这里,味道也不是很浓郁,闻着还是让人那么舒服。

老僧要送些茶叶给他们,被德明夫妇拒绝了,不想让老僧破了他们的规矩。因为从刚才老僧的述说中他们知道,万元寺的茶叶以前只送王宫和官方收购,后来不让卖了,则是不舍得吃也不舍得送的。

守着这么一大笔财富在这里过穷日子,这种感觉既让人觉得诡异又让人惋惜。

从万元寺出来,德明夫妇又去了一处以枫林闻名的风景区。

现在正是秋天,枫叶正是五颜六色的时候,绿的、黄的、浅红的等等,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

德明和筱小十指紧扣,缓缓漫步于枫林小径,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静悠闲。

两个小孩子咯咯咯欢笑着追逐着从他们身边跑过去,他们的父母在后面着急地喊“慢点慢点,别跑那么快”。

看到那两个孩子,筱小仰脸看向德明:“我想孩子了,我们回去了吧。”

德明说:“我也想他们了。走,我们回铜寺国王宫看看,如果那立得拉跟那赫应定谈不拢,我们就杀了那赫应定,然后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