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被家暴致死后,我家暴了全家 > 第541章 蒸蒸日上

被家暴致死后,我家暴了全家 第541章 蒸蒸日上

作者:饭碗114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9:41:37 来源:小说旗

康红辉也是混迹社会多年的老油条,自然感觉到了苏安态度的变化,连忙出言解释道。

“不好意思小苏,刚才利用了你,实在是那俩太让人生厌了,粘着我不放,我又不好开口赶人让他们离开。”

苏安挂着假笑,“哦,是吗。”

康红辉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很不绅士,便和苏安说起了自己的跟姜琼桂刘阿波的渊源。

“那女士叫姜琼桂,男人叫刘阿波”

“我们三是一起长大的,我和姜琼桂还生出了情愫差点走在了一起,后面我爸爸被朋友连累,去了农场,我也跟着去了,姜琼桂怨我,和我好兄弟走在了一起。”

“等我回来后,他们已经结婚了,偏偏她还来找过我几次,被我那兄弟刘阿波知道了,三人青梅竹马的友谊就变得有点诡异了,我知道阿波心里介意我和琼桂之前有过一段,也知道琼桂心里有着不甘,所以就越发的不想跟他们有交集,偏偏他们每次见着我,都跟狗皮膏药似的黏上来.....”

见苏安没什么兴致,康红辉转移了话题,“不管怎么说,是我失礼了,我知道你和左老板的关系,所以借力打力把你拉进来了。”

“对了,你不是说有事情想要问我吗?”

说到正事上,苏安脸上的笑意这才真挚了两分,她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开门见山,“是的,您也知道,我现在在暨南大学上学,修的专业正是新闻系,现在有一些想法,想要跟你探讨一下。”

苏安说着招呼服务员过来,让上一个果盘。

“我想要创办一个自己的期刊杂志,您是内行人,想要找您咨询一下。”

康红辉也认真了起来,“你想要创办期刊?”

苏安点点头。

康红辉看向苏安的目光不一样了,“还真是后生可畏啊,哈哈哈。”

“这创办期刊可比注册个公司麻烦多了,我国有相应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还有相关的法律,你要创办期刊,首先就要设立期刊的出版单位,必须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主办单位,主管,业务范围等等。”

“还有出版活动需要的组织机构,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甚至与主办单位在同一行政区的固定工作场所,还有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在境内长久居住的华国公民,当然这些条件的设置,都是为了确保期刊报社的运营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为了保障出版活动的规范性。”

“直接点,就是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你不能跟国家唱反调吧?所以你提前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确保自身的发展和定位符合国家的需求,然后才进行具体的资质申请和审批.....”

苏安耐心求教,康红辉也不吝赐教,两人聊的火热,之前那点不愉快早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康红辉欣赏苏安的冲劲,偏自己就是内行人员,这种顺带的事情,也愿意搭把手,面对苏安的请教,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后还给她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让她有不懂的可以给自己打电话。

对于这种愿意出手提携的前辈,苏安自是感激,这一趟莞城之行算是得偿所愿。

回去后,苏安就开始着手准备资料,创办自己的期刊杂志,同时在好几个粤省报纸上发表有偿征文的通告。

期刊杂志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被重点控制的喉咙,除非是在自己单位内部发行,那受限范围就小了很多。

而不要刊号,自己私自发行,则会被视为非法出版物。

就算有康红辉的帮忙,苏安准备的资质审核还是不符合,后面还费了不小功夫,由康红辉出面拉线,苏安把一家现有经营不善的杂志收购控制了,总算是拿到了合法的运营资质。

投进去的资金,比自己预期的多了好几倍。

第一个困难克服后,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陆陆续续的开始有投稿的信件发过来。

时间飞逝,一个学期又过去了。

因为正是创办期刊的关键时刻,苏安给家里打了电话,说暑假暂时不回去了。

王小翠虽然操心,但知道苏安这是干正事,她要是插手的太多,可能会影响苏安的事业,只能在电话里面叮嘱她注意身体,注意安全,按时吃饭,有空多往家里打电话。

苏安手中的人马也组建了起来,原报社有两个员工苏安留下了,一个主负责摄影的许国亮,还有一个是会计唐姐,两人还另外兼职着排版和编辑,再加上勤工俭学的陈文德,还有跟着苏安跑的江丽萍,一共五个人的队伍就拉起来了。

苏安带着大伙跑了一个多月,又是谈渠道,又是找合作的印刷单位,又是走访,又是开会选稿,定价,一伙人都累的够呛。

她下了决心,第一期要制造大爆点,一定要将《在外》一炮就打响。

终于,八月中旬,苏安倾尽心血的期刊杂志《在外》第一期上架,定价6毛6一本。

因为定位精准,战绩非常喜人,发行的5万册,上架便销售一空。

其中杂志上刊登的一个短篇《夜深了,海边有一个人》,描写的农民工青年进城后的艰苦挣扎,引起了众多底层打工者的共鸣。

第一期一发行后,《在外》成为了不少打工者的精神粮食。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蹲厕所的捧着《在外》,吃饭的举着《在外》,下班后躺在床上的盯着《在外》,昏暗路灯下看着《在外》,大家讨论,借阅,然后再次讨论。

杂志社的来信来稿也快速的增加,第二期的题材很快就出来了。

苏安丝毫不敢松懈,第二期和前面一本一样,层层把关,看读者来信看的眼睛通红,开会讨论研究第一期哪里做的不到位,第二期要加入什么元素。

投入了大量精力后,第二期《在外》发行上架了,销售暴涨到了12万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