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 > 第262章 大朝会,赵佶的超前安排

“何相,明天的大朝会,朕会做详细安排,最近一段时间,还是要辛苦你啊!”

听到赵佶的话,何执中摇了摇头道。

“陛下哪里话,您都在前线一直战斗,臣要是连这些都做不好,那这宰相就没法当了。”

说完此话,两人相视一笑。

大宋这一年多的变化,可以说除了赵佶这个穿越者以外,最大的功臣就是何执中了。

在赵佶处理了蔡京和高俅以后,何执中很好的替代了蔡京的位置,并且平稳下了当时动荡的朝堂。

可以说如果赵佶是决策者,那何执中就是完美的执行者。

所以赵佶的才会对何执中那么的宽容,在他有时候和赵佶吵的时候,赵佶也会让着他。

而何执中同样是懂得分寸的人,所以两人之间,已经越来越默契了。

两人在御书房中再次商量了一下所有的细节,赵佶把接下来有关新式粮食,皇家商号的事情,同样和何执中仔细交代了一下。

这些事情,何执中早就了解了一些,不过以前都是赵佶主导,但现在他要出海进攻大金,所以这段时间的过渡就需要何执中来了。

“对了,何相,找到毕昇后人这件事也不要放弃,毕昇研究的活字印刷术虽然现在还有些问题,但其实他的思路是对的,找到他的后人,让他们继续研究。”

何执中听后,沉思的点了点头。

“是,陛下!”

随着赵佶与何执中的谈话,这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两人竟然毫无感觉。

“皇上,何相,已经晚上了,是不是该用膳了!”

两人听到童贯的话,才惊讶的抬起头。

“竟然都这么晚了,让何相劳累了一天,今天就到这里吧,何相用膳后再走!”

何执中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敲了敲自己的腿。

然后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何执中毕竟年岁已大,长时间的政务属实让这位老者有些吃力。

“何相,以后还是要注意休息,一些事情可以交给其他人做,你就把控大局就好。”

知道这是赵佶的自己的关心,何执中内心感动。

“没事的陛下,臣还要看到我大宋消灭大辽的那一天那,放心吧。”

看着这倔强的老头,赵佶笑着摇了摇头。

“好!”

随后两人用过了晚膳后,赵佶派人送何止中出宫去了。

赵佶此时已经来到了后宫,此时的李清照,正在她宫殿内的一个小池塘的凉亭之中。

当赵佶轻轻走过去的时候,悄悄的对周围的宫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悄悄的来到了李清照的身后。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着李清照写下这首词,赵佶轻轻的从后面抱住了她,李清照先是一惊,随后感受到那熟悉的的味道以后,就这样静静地靠在身后人的怀了。

此时的温情,让李清照,非常的珍惜。

过了好一会,赵佶才拉着她坐在了自己的怀里,看着桌面上的词,笑着对她说道。

“想朕了?”

李清照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赵佶除了去一趟江南,又要准备出发去打仗,这倒让新入宫不久的李清照甚是想念赵佶。

虽然只要一有时间,赵佶就会过来陪她,但谁不想和相爱的人一直在一起那。

不过李清照也知道,赵佶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肯定有更大的事情要去做,她倒没有埋怨赵佶,只不过是有些想她罢了。

“皇上,给臣妾一个孩子吧!”

赵佶轻笑的看着李清照,眼神之中的火热看的她心里同样有些澎湃,对于这样的要求,赵佶又怎么会拒绝那。

美好的夜晚总是那么短暂,这让今早起床的赵佶,有了一种不爱起的感觉,看着把自己搂的紧紧的李清照,赵佶微笑的在她柔美的脸颊上轻轻的亲吻了一下。

细微的动作,让李清照慢慢的睁开了双眼,看着赵佶那火热的眼神,羞红了双脸,但是两人都没有在动。

毕竟昨晚已经够疯狂了,在宫女的服侍下,两人很快穿好了衣服,但最外面的衣服,是李清照亲自帮赵佶整理好的。

犹如一个妻子一般,在替自己的丈夫整理妆容,然后在他的嘴唇上亲了一下,才把赵佶推出了房门。

赵佶来到房门外,同样笑着对她说道。

“晚上朕再来找你!”

随后大笑着,在童贯的陪同下向着垂拱殿的方向走去。

房间外的李清照的看着赵佶消失在自己的宫殿门前,随后才回到了房间中,回想着昨晚的疯狂,脸颊开始羞红了起来。

因为想要怀上赵佶的宝宝,所以昨晚的李清照放的很开,这也让两人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夜晚。

再说赵佶这边,当他走到垂拱殿的时候,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早已站好。

随后何执中上前,直接陈述了这次大军出征粮草的准备情况。

赵佶听完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

“种师道,种师宗,宗泽!”

听到赵佶叫自己,三人赶忙上前道。

“臣在!”

“种师道,朕此次出征,不会带太多的人,你要把兵力放在宋辽边境,以防有变,种师中,你的重心,由西夏,转到成都府,宗泽,你带兵前往贵阳。”

听到赵佶的吩咐,三人赶忙答道。

对于赵佶此举,三人陷入到了沉思,可以说,赵佶这次是把几个大国全都放在了自己的防御范围内。

幽云十六州就不说了,成都府明显是防备吐蕃,贵阳是在防备大理。

“皇上,我大宋和吐蕃与大理已经多年不曾发生过战争,您是不是有些多虑了。”

种师道还是向赵佶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其实说实话,赵佶也觉得自己有些敏感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耶律老儿不会如此简单。

如果不是西夏肯定不会在攻打大宋,那赵佶非常有可能会放弃这次军事行动。

甚至这也是赵佶为什么没有带大军前往,而是带了五万精锐的原因。

因为他要把大部分军队都留在国内,以防备一些突发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