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楼一梦,表姑娘是绛珠仙子 > 第91章 糊涂官收钱判错案 周妃逝世贾府着急

薛姨妈捏着帕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姑娘上了回宫的马车,直到马车都看不到了影之后他这才回到院子里。

三日之后薛蝌的信儿就又回来了,薛姨妈接着信儿之后,连忙让香菱过来给他念信,毕竟香菱学过几天诗一般的字儿她还是知道的。

给薛姨妈一一念了之后,才知道那些银两都去做了衙门上下使费,让薛蟠在牢狱之中过的好一些,但是死人的那家人,即使是见着尸身都不依,非说是薛蟠杀人,不在松口的,就连薛蟠请吃饭的那位先生都帮着那家人说话,又因为薛蝌和带着去的家人都是外地人,也不好多说话,只好寻着了一个好的先生,又给了他很多银子,这才给他支了个主意,让和薛蟠吃饭的那个翻供,要不然的话薛蟠的事儿就了不了。

而且还有薛蟠前头认的状,上面写的是:“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故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薛姨妈听到这里连声说道:“这可是救不过来了,这可该怎么办呢?”香菱便说道:“二爷的书还没看完,后面还有呢。”然后又接着念:“有要紧的论来使便知。”

薛姨妈便连忙让送信的那个进来,送信的那个便说道:“县里早知我们家当充足,须得在京中谋干的大情,再送一份大礼还可以复审从轻定案,太太此事须得快办再迟了就怕大爷要受苦了。”

薛姨妈听到这话哪里还坐得住让小厮走了。然后又连忙让人套马车到贾府里去与王夫人说明缘故去求贾政。

在去的路上,心里想着姑娘说的真没错,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银子的话,只怕是把全家的银子都赔进去了,那家人只是还想再刮些油底儿呢。如今虽说也使了银子,但总比把全副身家赔进去的好,要不然的话就算那时候把儿子救出来了,儿子不生气,自己又不能只顾着儿子,还有姑娘在宫里需要自己顾着呢。到那个时候姑娘在宫里还怎么做人呢?

他怎么想着就到了贾府,见了王夫人的面儿便开始哭,并且把薛盘的事儿都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心中虽气随即。但是妹妹和自己这般哭泣,便也只好去求了贾政。

贾政听到县里的意思是想要承贾家的情分,不肯让贾家涉及到这些个事情之中,因此只肯托人与知县说情却半分不提财务的事情。

薛姨妈心中暗暗惊讶,姑娘把姐夫的心思拿捏的准,于是便去转求凤姐,他毕竟也是凤姐的亲姑姑,他一开口老泪纵横,凤姐哪里又有不音准的便去和贾琏说了。

贾琏在外也有些个体面,又加上这事儿,若是做成了认识,谁知道了不得夸他这个贾家人有能耐,把死的事儿都得给说成活的,便去和直线交涉,最终还是花上了几千两银子才把支线买通又复审薛蟠。

薛蝌那边也用钱弄通了受害人,然后知县便挂牌坐堂,重新审理薛蟠的这桩人命案子。

那死者名叫张三,他母亲娘家姓王,他父亲已经没了,所以来的只是他二叔,张王氏在堂上哭着说道:“小的男人叫张大男乡里住十八年前死了,大儿子二儿子也都死了,只留下了小儿子名叫张三,今年二十三岁还没有娶妻呢。为小人家里头穷没得养活,在你家店里做个当槽的,那一天晌午李家店里打发人来叫我说是我儿子叫人打死了我的青天大老爷小的就要吓死了,跑到那里看见我儿子头破血流的躺在地下喘气儿。问他话也说不出来,不多一会儿就死了,小人就要揪住这个小杂种拼命了。”众衙役吆喝一声,张王氏便磕头哭道:“求青天大老爷申冤,小人就只这一个儿子了。”

知县叫他下去,然后又提审了李家店铺中的人,原先那里一家店铺老板说的是看着薛盘打死了人,如今银子已经使到位了,他便说的是自己并没有看着,只听说是打伤了。

然后又提审了和薛蟠一起喝酒的那个叫做吴良的,也与一开始所说的不一样,只说是薛蟠要换酒的时候那张三儿耽误了一会儿薛蟠脾气上来,用酒泼他却不小心拿酒碗磕着了张三的头,这才给他磕死的。

又去问薛蟠,究竟是怎么回事?薛蟠也只说是自己失手磕到了他的头,不知道怎么的就给他磕死了,那大人又说他一开始为什么不这么说呢?薛蟠边委屈的说道:“我见着大老爷的威仪,害怕大老爷要打我,所以才说是拿碗砸他的,只求太爷开恩吧。”

知信心里也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过就是这张三家中贫穷又没有那位一官作宰的,而薛盘家中势力强大。自己也已经得到想要的了,只要装腔作势的走这一遭便好了。

于是便装模做样地又叫仵作,把前日失场填写伤痕据实报来,那仵作也被买通了,便禀报说道:“前日验得张三尸身无伤,唯有卤门有磁器伤长一寸七分深五分,皮开,卤门骨裂破三分,实是磕碰伤。”

知县查对尸格符合,早就知道书吏已经将东西都改清了,也不诘问,胡乱便叫画供。张王氏便在边上哭喊着:“青天老爷前日还说有多少伤呢,怎么今日就都没有了?”

那老爷也不理张王氏,只是问他二叔:“你说你侄儿身死,身上有几处伤?”

那二叔便连忙说道:“只有脑袋上的一处。”张王室听了之后便又哭又骂,只说他二叔是猪油蒙了心,也不知道拿了人家多少好处,如今竟是连侄儿的性命都不顾了。

薛蝌在外打听明白了心中欢喜,便差人回家送信儿。然后又因为宫中有个贵妃过世了,皇上辍朝三日,因为这里离陵寝不远,那知县需要去办差垫路,也没有时间管这边的案子,住在这里也没有用,于是便道劳中告诉薛蟠他回家去过两天再过来。

薛蟠也知道因为自己的事情,母亲定然是劳心伤神,便和薛蝌说道:“我这里没有事儿,必须衙门再试飞几次便可回家了,只是不要可惜银子 。”

薛科得了事儿之后便回家见了薛姨妈,又和他说了知县是怎么办理的,已经判了误刑。将来再花些银子一准赎罪就没事儿了,薛姨妈听了心里便放心说道:“正盼你来家中照应,贾府那边本该去卸,况且周贵妃薨逝世他们天天进去,家里空唠唠的,我想着要替姨太太那边照应照应作伴。只是咱们家又没人,你这来的正好 ”

薛蝌便说道:“我在外边说是贾妃薨了才这么赶回来的,我们元妃好好的怎么说死了呢。”

薛姨妈笑着说道:“少年病过一次已经好了,这回又没听见元妃有什么病,只是听说那府里头老太太不太舒服。合眼便见着元妃娘娘,众人不放心,才打听起来又没有什么事儿,更何况如今元妃已经升了皇贵妃了,说是贵妃也不能是他。”

薛蝌点点头,薛姨妈便又笑着说道:“不过就是外头的谣言,然后还有老太太心里想着孙女儿这才都给撞上了。”

宝琴在一旁说着:“不但是外头的谣言说的错,就是家里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就都忙了过后才明白这两天内府里这些个丫鬟婆子说他们早知道不是咱们家的娘娘。

我便问:你怎么拿的定呢?他们便说:前几年正月外省推荐了个算命的过来,说是算得准,那老太太叫将元妃的生辰八字加在丫头的八字里面送出去叫他推算,

他只说着正月初一生日的这位姑娘怕是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府里,老爷和众人便说,不管他错不错,只是按照这个八字算过去,

那先生便说道: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才为生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这日子是已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哪里知道越比越好,就像那些个好木料,经过炮制,才成大器。又说是什么飞天禄马格。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的狠,天月二德作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哪里能在这府中当丫鬟呢?我们还记得。说是什么荣华不久,只怕是遇到寅年卯月,然后又说什么碰着了个旺他草木命格的,就算是碰着了也是无事儿,有点小灾小病的便过去了,他们把这些话原先都忘记了,只管是在那里瞎忙活,后来想起来才告诉他们大奶奶不要着急”

宝琴还没有说完,薛蝌便说道:“且不要管人家的事,若是真有这样一个神仙算命的我想,哥哥今年是什么恶星照命遭这样的横祸。快开八字来由我给他送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妨碍。”

宝琴便说道:“我只是听他们说这好玩才记下和你说的,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上哪里知道这个算命的在哪儿去。”

薛姨妈听着他们兄妹两个斗嘴,又召唤人打点东西,然后便搬到了贾府中,到了那里只有李纨探春在家接着。

见着他之后便问道:“大爷怎么样了?”薛姨妈,如今心生到底便也升了两分笑说道:“等到详情上司才要定,看来是到不了死罪的。”大家这才放心,探春便说道:“昨晚太太想着说上回家里有事儿,全仗着姨太太照应,如今自己有事儿也难提了,只是心里总是不放心。”

薛姨妈便说道:“我在家里也是难过,只是你大哥招了事儿,你二兄弟又办事儿去了,家里只有你妹妹一个人也没有什么用。况且我们媳妇儿又是个不大小事儿的,所以不能托生过来,如今那边支线已经预备周贵人的差事不得。了结案件,所以你二兄弟回来了我才得空呢。”

李纨笑着说道:“请姨太太这里住几天更好。”

薛姨妈便点头说道:“我也要在这边来给你们姐妹做做伴儿,只是你亲妹妹冷清些。”

惜春便说道:“姨妈竟然是惦记着妹妹,怎么不把妹妹也请过来呢。”薛姨妈便笑着说道:“原先我也是应该带他过来的,只是如今他已经是待嫁之身,跟着我来回的跑也不行啊。”

李纨便笑着说道:“就是亲妹妹的好日子也快到了,还怎么过来呢?只怕这时候还要在家里面打点事情。”

惜春便不再问了。

正说着贾母等人回来了,见着薛姨妈也顾不得问好便问薛盘的事儿,薛姨妈细细描述了一遍,宝玉则是听着了蒋玉菡的事情,当着众人不问,心里却是打量着:“他竟然是回了京,怎么不过来看看我呀?”

正这么想着黛玉也过来请安,宝玉便将蒋玉菡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只是心中欢喜又见着了妹妹。

林黛玉微微蹙眉,轻声问道:“姨妈,你们家大哥哥的事后来如何了?”薛姨妈闻言,赶忙拉住黛玉的小手,一脸感激地说道:“哎哟,我的姑娘我怎么忘了!我这心里头一直都念着要好好谢谢你呢!若不是你帮忙将你宝姐姐找了回来,只怕我这会儿啊,早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黛玉听后,不禁掩唇轻笑起来,娇声说道:“姨妈您这说的是什么话呀!平日里您对我又是百般照顾、疼爱有加,如今您有事相求于我,我怎会有不应之理呢?”

薛姨妈心中暗自思忖道:她可是深知老祖宗贾母的心思,一心想要将这聪慧灵秀的黛玉许配给自己的宝贝孙子宝玉。

只可惜啊,一直苦无合适的机会让人开口提这门亲事。如今自己欠下了黛玉如此大的人情,自然是要义不容辞地替黛玉开口促成此事。然而眼下正值国丧期间,即便真的说出口来,按照礼数也是需要丁忧守孝的。看来,此事只能暂且搁置,待到日后寻个良辰吉日再作打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