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100章 包拯执法惩奸恶 太师弄权陷囹圄

太师愤愤离去之后,包拯深知此人睚眦必报,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行事上愈发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果不其然,短短几日之后,朝堂之上便有诸多官员纷纷上奏,对包拯横加指责,声称包拯执法过于严苛,丝毫不留半点情面。包拯心中明镜一般,知晓这定然是太师在背后暗中指使。

面对众人的指责,包拯毫无惧色,不卑不亢地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诸位大人,下官所行之事,皆严格依照国法。若因畏惧权贵而徇私舞弊,那国法的威严将荡然无存!百姓的公道又该何处寻觅?”

皇上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微微点头,神色肃然地说道:“包拯所言在理,朕深信包拯的公正无私,绝无半分偏袒。”

然而,太师一派并未就此收手,他们如同阴沟里的老鼠,在民间肆意散布谣言,恶意中伤包拯,说包拯滥用职权,草菅人命。一时间,开封府外聚集了不少不明真相、被谣言蛊惑的百姓。

展昭满心忧虑,担心包拯的安危,苦口婆心地劝道:“大人,如今局势于您极为不利,不如暂且避开其锋芒,从长计议。”

包拯却坚定地摇头,目光如炬地说道:“展昭,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若此刻退缩,岂不正中那奸人的下怀?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于是,包拯毅然亲自走出开封府,面对众多百姓,言辞恳切地向他们解释事情的真相。他将王富贵的种种罪行一一详细列举,并出示了确凿的证据。百姓们逐渐明白事情的原委,纷纷散去。

太师见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他指使手下在包拯查案之时,处心积虑地设置重重障碍,甚至胆大包天地派人暗杀包拯。

好在展昭武艺高强,身手不凡,多次保护包拯化险为夷,让包拯得以安然无恙。

公孙策忧心忡忡,满面愁容地对包拯说:“大人,太师如此咄咄逼人,不择手段,我们需得想个万全之策,方能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包拯沉思片刻,目光深邃地说道:“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随后,包拯故意放出风声,说自己掌握了太师的重大把柄。太师听闻,顿时心急如焚,如热锅上的蚂蚁,再次密谋对策。

而包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太师自投罗网。

太师听闻包拯掌握了自己的重大把柄,坐立不安,寝食难安,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紧急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在密室中密谋在包拯进宫面圣的途中进行伏击。

包拯似乎对太师的恶毒计划早有预料,却依旧按照往常的路线进宫。当他们行至一处偏僻冷清的小巷时,太师的伏兵突然如鬼魅般杀出。

“包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伏兵们喊杀声震天动地,气势汹汹。

展昭挺身而出,毫无畏惧,与伏兵们展开激烈无比的搏斗。只见他身形如燕,灵动敏捷,剑如闪电,寒光闪闪,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惨叫连连。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也毫不畏惧,奋勇向前,奋力抵抗,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包拯站在一旁,神色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莫要慌乱,保护好证据!”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难分的关键时刻,突然四周响起了官兵们的喊杀声。原来是包拯提前安排的援兵及时赶到。

太师的心腹们见势不妙,妄图逃跑,却被训练有素的官兵们一一擒拿。

太师的女儿得知父亲犯下重罪,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匆匆忙忙来到开封府向包拯求情。

“包大人,求求您饶过我父亲吧,他年事已高,一时糊涂啊。”太师女儿泪流满面,跪地苦苦哀求,哭得梨花带雨。

包拯看着她,长叹一声:“姑娘,太师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国法难容。我若徇私,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如何向朝廷交代?”

太师女儿抬起泪眼,哽咽着说:“包大人,我父虽有错,但可否从轻发落,留他一条性命。”

包拯摇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姑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此次从轻处置,日后又如何杜绝此类恶行?如何维护国法的尊严?”

就在此时,公孙策走上前来,轻声说道:“大人,此事或可从长计议,权衡利弊。”

包拯沉思片刻,面露难色地说道:“姑娘,容我再思量思量。但太师之罪,确凿无疑,从轻之说,实难从命。”

太师女儿失望地离开开封府,包拯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夜晚,包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纠结不已。

“大人,太师之罪,按律当严惩。但太师女儿一片孝心,也着实令人动容。”公孙策在一旁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

包拯停下脚步,忧心忡忡地说道:“公孙先生,我又何尝不知。但国法在前,若开此先例,日后执法将更加艰难,如何能维护公平正义?”

展昭走进书房,抱拳道:“大人,展昭以为,当以国法为重,但也可在情理之中稍加斟酌,寻求一个平衡之法。”

包拯长叹一声:“此事甚是棘手,还需权衡再三,谨慎决断。”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深思熟虑,包拯终于做出决定。

第二天,包拯升堂。太师女儿早早来到公堂外焦急地等候。

包拯一拍惊堂木,声如洪钟地说道:“太师之罪,天理难容。然念其年事已高,且其女孝心可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革去太师官职,全家流放边疆,终生不得回京。”

太师女儿听闻,虽心中悲痛万分,但也知这已是包拯网开一面,磕头谢恩:“多谢包大人开恩。”

包拯面色凝重,语重心长地说道:“姑娘,望你日后能劝太师改过自新,莫再行恶。若再作恶,国法无情!”

太师一家被流放后,包拯之名在京城更是如雷贯耳,百姓皆称赞其公正严明,又不乏仁慈之心。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京城郊外的一座寺庙中,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命案。

有一香客在寺庙中上香时,突然毫无征兆地暴毙而亡。寺庙主持惊慌失措,匆匆前来报案,包拯决定亲自前往调查。

来到寺庙,包拯四处仔细查看,发现死者身上并无明显的伤痕,但表情极为痛苦,仿佛生前遭受了极大的折磨。

公孙策说道:“大人,此事颇为蹊跷,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包拯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先询问寺庙中的僧人和其他香客,看是否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展昭则在寺庙周围一丝不苟地仔细搜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