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312章 真相大白李贼伏法 包拯扬威朝纲整肃

宋仁宗心意已决,下令彻查李侍郎一案后,包拯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领着展昭以及一众衙役,马不停蹄地奔赴城外那座偏僻的庄子。一路上,众人神色凝重,个个紧抿双唇,深知此次行动关乎重大。展昭一马当先,目光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前方的黑暗。

“大人,此次定要将那李侍郎的罪证找个齐全,让他无从抵赖。”展昭扭头对包拯说道,声音在疾驰的马蹄声中依然清晰有力。

包拯微微颔首,神色严肃:“展护卫放心,天理昭昭,这李侍郎的罪行定逃不过咱们的追查。”

展昭凭借着之前留下的独特标记,犹如一位精准无误的向导,引领着众人在蜿蜒曲折的小道上顺利前行。终于,他们找到了那些被藏匿起来的关键证据。这些证据或为厚厚的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笔笔肮脏的交易,蝇头小字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李侍郎的罪行;或为往来的密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阴谋与罪恶,那泛黄的纸张仿佛散发着**的气息。

包拯仔细翻看着这些证据,眉头紧皱,气愤地说道:“这李侍郎真是胆大包天,犯下如此多的恶行。”

与此同时,李侍郎在府邸内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李侍郎在书房来回踱步,急得直搓手,“我多年的经营难道就要毁于一旦?”

他的亲信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不如咱们想办法逃走吧。”

李侍郎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对,逃走!赶紧安排。”

于是,李侍郎精心策划了一个逃跑计划,打算逃离京城,前往自己在外地经营多年的秘密据点暂避风头,以图日后东山再起。他乔装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商人,身着粗布麻衣,脸上涂抹着污渍,还黏上了假胡须,试图掩人耳目。带着几个同样乔装的亲信,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摸摸地朝着京城的南门走去,那里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出城路线。

然而,展昭早已料到他会有此举,凭借着对李侍郎的了解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提前在京城的各个要道设伏。当李侍郎一行鬼鬼祟祟地接近南门时,展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从暗处闪出,带领着衙役们将他们团团围住。

“李侍郎,你以为你能逃得掉吗?”展昭冷冷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自信,手中的宝剑在月光下闪烁着寒芒,仿佛是正义的裁决之光。

李侍郎看到展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结结巴巴地说道:“展……展护卫,饶……饶命啊。”

展昭怒目而视:“哼,你犯下如此重罪,还妄想逃脱?”

包拯将所有证据仔细整理好,呈递给宋仁宗,并在朝堂之上,当着众大臣的面,详细陈述了李侍郎的种种恶行。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炸开。

“陛下,这李侍郎与王虎勾结走私,扰乱市场秩序,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包拯拱手说道。

宋仁宗怒拍龙椅:“此等恶行,实在可恶!”

包拯接着道:“他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将朝廷官职当作商品交易,严重破坏了朝廷的选拔制度。”

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指责:“这李侍郎简直丧心病狂!”

包拯又道:“更有甚者,他结党营私,在朝中排除异己,妄图操控朝政,危害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众大臣们听闻这些令人发指的恶行,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指责李侍郎的不忠不义,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愤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正义的怒吼。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李侍郎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曾经那高傲的头颅此刻深深地低了下去。

“陛下,臣……臣知罪了。”李侍郎声音颤抖而微弱,如同一只受伤的野兽在发出最后的哀鸣。

宋仁宗龙颜大怒,那愤怒的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当即下旨:“包拯,李侍郎罪大恶极,当用虎头铡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包拯领命:“陛下圣明,臣定当办好此事。”

在刑场上,李侍郎被押解而来,看到那寒光闪闪的虎头铡,他更是吓得瘫软在地,裤裆都湿了一片。

“饶命啊!饶命啊!”李侍郎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百姓们纷纷咒骂:“你这恶贼,也有今天!”

虎头铡作为专斩贪官污吏的刑具,象征着公正与威严,此时它的出现,让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随着包拯一声令下:“行刑!”虎头铡落下,李侍郎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他的罪恶一生就此终结,成为了被历史唾弃的对象。

随着李侍郎一案的了结,包拯的威名更加远扬,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朝廷和民间。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传颂着他的公正和智慧,将他视为正义的化身,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安全感。

“包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为咱们除了一害!”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

“是啊,以后咱们的日子可有盼头了。”旁边的年轻人应和着。

宋仁宗也对包拯更加倚重,在朝堂之上,包拯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采纳。大臣们都深知包拯的刚正不阿,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正义之墙,不敢再轻易结党营私、贪污**,生怕被包拯的火眼金睛发现,受到应有的惩处。整个朝廷呈现出一片清明之象,政令畅通,官员们各司其职,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工作。

然而,包拯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忧虑。他深知,朝廷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彻底解决,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病根,虽然拔除了一颗毒瘤,但还有许多潜在的隐患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处理。这些隐患如同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威胁到朝廷这艘大船的航行安全。

“公孙先生,咱们还需更加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包拯对公孙策说道。

公孙策点头道:“大人所言极是,咱们任重道远啊。”

于是,他继续带领着开封府众人,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毫不懈怠地处理着各种案件,无论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小案,还是涉及朝廷官员的大案,他都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的侦破,都是他为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而不懈努力的见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义的力量,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成为了朝廷和百姓心中的中流砥柱。

在这之后,开封府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案件,包拯将如何应对?他又会揭开哪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呢?且听下回分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