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320章 柳暗花明 真相渐明

《包青天智破皇宫秘案之峰回路转》

第八回:柳暗花明 真相渐明

包拯在权贵的重重打压和舆论的压力之下,依旧没有放弃查案。他日夜操劳,双眼布满血丝,原本挺直的脊背也略显弯曲,脸上的疲惫之色愈发明显,但目光中的坚定从未有过丝毫减弱。

一日,展昭带回一个神秘的人物。此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头发凌乱如枯草,上面还沾着些许杂草和尘土,身上的衣服补丁叠着补丁,仿佛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那是一种不顾一切也要寻求正义的光芒,犹如黑暗中的一点星火。

包拯见到此人,连忙问道:“展昭,此人是?”

展昭拱手说道:“大人,此人乃是权贵府上的一名奴仆,因受不了权贵的恶行,冒险逃出,愿为我们提供证据。”

那奴仆“扑通”一声跪地叩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响,声音颤抖着说道:“包大人,小的实在看不下去我家老爷的所作所为,他欺压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小的良心不安,决定站出来说出真相。”

包拯连忙扶起他,温和地说道:“你且慢慢道来,莫要慌张。只要你说的是实情,本府定会为你做主。”

奴仆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权贵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包大人,那权贵与其他官员暗中勾结,私吞朝廷的赈灾粮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他还收受贿赂,为一些不法商人开后门,扰乱市场秩序。在府中,对我们这些奴仆也是非打即骂,稍有不如意,便棍棒相加。小的有一次只是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就被打得半个月下不了床。而且,他还强抢民女,逼得人家家破人亡。”说着,他挽起袖子,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那一道道伤疤犹如扭曲的蜈蚣,让人触目惊心。他又拉起裤腿,腿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包拯听后,气得握紧了拳头,手指关节泛白,怒目圆睁,额头上的青筋暴起,说道:“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有了这些证据,定能将那权贵绳之以法。”

然而,就在包拯准备将证据呈交圣上之时,又生变故。权贵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消息,派了一群黑衣杀手前来抢夺证据,并企图杀人灭口。

一时间,开封府内剑拔弩张。

展昭挺身而出,大声喝道:“尔等鼠辈,竟敢在开封府放肆!”只见展昭身姿矫健,如同一头敏捷的豹子,瞬间抽出佩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那光芒仿佛是正义的锋芒,让人不敢直视。他双脚稳稳地扎在地上,眼神犀利,犹如战神一般威风凛凛。

杀手们毫不畏惧,挥舞着兵器一拥而上。展昭剑如游龙,招式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呼呼的风声。他一个侧身,避开迎面砍来的一刀,反手一剑,刺中一名杀手的肩膀。那杀手惨叫一声,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地面,但其他杀手并未退缩,继续疯狂地进攻。

包拯怒喝道:“尔等竟敢公然在开封府撒野,简直无法无天!”

来敌见势不妙,其中一人喊道:“撤!”纷纷逃窜。他们的身影在慌乱中显得狼狈不堪,有的丢了兵器,有的甚至连鞋子都跑掉了。

包拯深知此事不能再拖,决定立刻进宫面圣。

皇宫中,仁宗皇帝正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犹如即将爆发的雷雨云。包拯行礼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禀报。

仁宗皇帝听了包拯的汇报,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龙椅,喝道:“竟有此事!包拯,朕命你务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严惩罪犯。若有需要,朕会全力支持你。”皇帝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愤怒,仿佛整个宫殿都在颤抖。

包拯领旨谢恩,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回到开封府,包拯与公孙策、展昭等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公孙策轻摇折扇,缓缓说道:“大人,此时那权贵必然有所防备,我们需小心行事。而且他在朝中党羽众多,恐怕会从中作梗。此次我们面对的阻力非同小可。依下官之见,我们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贸然行动。”

展昭说道:“大人,怕他作甚!有我展昭在,定保大人周全。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陪大人闯一闯。我就不信,这朗朗乾坤,还能让那恶贼逍遥法外!”他双手抱胸,一脸坚定,眼中燃烧着正义的怒火。

包拯点头道:“此次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百姓一个公道。但我们不可莽撞,需从长计议。展昭,你加强开封府的防卫,以防敌人再次来袭。务必确保府中众人的安全,不可有丝毫懈怠。公孙先生,你整理一下现有证据,看看还有哪些漏洞需要补充。一定要做到证据确凿,无懈可击。”

展昭应声道:“是,大人!我这就去安排。”说完,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公孙策也拱手道:“下官明白。”

接下来的几日,包拯等人四处奔波,寻找更多的证人。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包拯找到了一位曾遭受权贵迫害的老农。老农见到包拯,老泪纵横,颤颤巍巍地说道:“包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那权贵强占了我的田地,让我一家老小无处可去。我们只能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如今我的老伴儿重病在床,却无钱医治,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包拯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本府定会为您讨回公道。绝不会让那恶人为所欲为。您且把知道的都告诉本府。”

经过艰苦的努力,包拯等人收集到了更多有力的证据。

但权贵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四处活动,试图拉拢一些官员为他说情。

在一次朝会上,有官员为权贵开脱:“陛下,包拯所奏之事或许有所误会,那权贵一向忠心耿耿,未必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包拯据理力争:“陛下,证据确凿,容不得他抵赖。此人罪行累累,若不惩处,难以平民愤,更无法维护朝廷的律法尊严。恳请陛下为百姓做主,为江山社稷着想。”

仁宗皇帝说道:“包拯,朕相信你,但此事需谨慎处理,不可冤枉好人。”

包拯坚定地说道:“陛下,臣定当不偏不倚,公正执法。若有半点差错,愿领罪责。还请陛下相信臣,定能将此案办得水落石出。”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包拯等人又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阻碍,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