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621章 琉璃盏碎血染汴京 包拯初察迷雾重重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这日清晨,汴京城里热闹非凡,行人如织。然而,在那繁华的相国寺内,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之事。

相国寺中,有一盏价值连城的琉璃盏,乃是镇寺之宝。这琉璃盏通透无比,在阳光照耀下,光芒璀璨,能映出五彩佛光,相传还有着护佑寺僧、福泽汴京的神奇功效。

可就在昨夜,一声巨响打破了相国寺的宁静。今日一早,僧人们发现琉璃盏竟已破碎一地,而在那琉璃盏旁,躺着一具鲜血淋漓的尸体。死者乃是寺中颇受敬重的慧明大师,其胸口被利器刺穿,死状凄惨。

消息传开,整个汴京为之震动。仁宗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责令包拯务必速速查明真相,严惩凶手。

包拯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刻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行人,匆匆赶往相国寺。

刚到相国寺山门前,便见一众僧众满面悲戚,方丈智空大师早率人在门口迎接。包拯神色凝重,快步上前,拱手道:“智空大师,事出突然,还望大师详述事发经过。”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悲叹道:“包大人,昨夜子时过后,寺中突闻一声巨响,似有重物摔落。僧众们急忙赶至存放琉璃盏的佛堂,便见此惨状。慧明师弟他……”说着,智空大师眼眶泛红,几欲落泪。

包拯微微点头,道:“大师节哀,且带本府前去佛堂查看。”

众人来到佛堂,包拯仔细勘查现场。只见琉璃盏碎片散落一地,周围血迹斑斑。那慧明大师尸体仍在原地,表情惊恐。

包拯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伤口,心中暗自思忖:“伤口呈狭长状,应是利刃所致。可究竟是何人,竟敢在这佛门净地行凶,还破坏了镇寺之宝?”

公孙策也在一旁查看,不时捡起琉璃盏碎片端详,口中念念有词:“这琉璃盏制作工艺精湛,如此破碎,绝非偶然。难道凶手的目标本就是琉璃盏,慧明大师只是阻拦才惨遭毒手?”

展昭则在佛堂四处查看,飞身跃上房梁,又仔细检查门窗,片刻后回到包拯身边,低声道:“大人,门窗并无损坏迹象,凶手应是从正门进入,且轻功不弱,房梁上也无打斗痕迹,看来凶手极有可能是熟人,趁慧明大师不备痛下杀手。”

包拯微微皱眉,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僧众,高声道:“诸位僧众,昨夜可有人听见或看见异常?若有知情者,还望如实相告,切莫隐瞒。”

众僧面面相觑,半晌,一小沙弥战战兢兢地站出来,说道:“大人,昨夜我起夜,恍惚瞧见一个黑影朝佛堂方向而去,因天色太黑,并未看清模样。”

包拯目光如炬,盯着小沙弥问道:“你确定是黑影?大约何时?”

小沙弥想了想,道:“回大人,大约就是子时过后不久,小僧不敢记错。”

包拯点点头,又问了些细节,便让小沙弥退下。

此时,智空大师说道:“包大人,慧明师弟平日里为人和善,与人并无仇怨。这琉璃盏向来是寺中重地,除了寺内几位执事僧,外人轻易不得靠近。”

包拯听闻,心中一动,道:“如此说来,这几位执事僧嫌疑颇大。还请大师将他们唤来,本府要一一询问。”

不多时,几位执事僧被带到佛堂。包拯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开口问道:“昨夜事发之时,你们都在何处?做些什么?”

一位名叫慧远的执事僧率先答道:“大人,昨夜我一直在禅房打坐参禅,并未离开。寺中其他师兄弟皆可作证。”

其他几位执事僧也纷纷表示昨夜在各自禅房休息,无人能证明。

包拯心中暗自思索,这几位执事僧虽都有不在场证明,但也不能排除互相包庇的可能。正想着,突然一名小和尚匆匆跑来,在智空大师耳边低语几句。

智空大师脸色一变,看向包拯道:“包大人,方才有人来报,说寺外有个疯癫之人,口中一直念叨着琉璃盏,行为举止甚是怪异。”

包拯闻言,心中一喜,道:“速将此人带来!”

不多时,几个僧人押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疯汉走进佛堂。这疯汉一进佛堂,便挣脱僧人的束缚,扑向琉璃盏碎片,口中喊道:“琉璃盏,琉璃盏,我的琉璃盏!”

包拯走上前,盯着疯汉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念叨琉璃盏?昨夜之事,你可知道些什么?”

疯汉抬起头,眼神迷离,看着包拯嘿嘿傻笑,却不答话。

公孙策走上前,轻声道:“大人,此人看似疯癫,说不定真知晓些内情,只是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无法正常言语。”

包拯微微点头,道:“来人,将此人带回府衙,找郎中看看能否让他恢复神志。”

这边正说着,展昭突然发现佛堂角落有一处细微的划痕,像是利器所划。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发现划痕隐隐有个“李”字。

展昭忙唤来包拯,指着划痕道:“大人,您看这划痕,像是有人匆忙间留下的,会不会与凶手有关?”

包拯仔细端详,心中思索:“这‘李’字,难道是凶手姓氏?抑或是其他线索?看来此案越发复杂了。”

包拯又在佛堂周围仔细勘查一番,并未发现其他有用线索。于是,他决定先回府衙,从那疯汉和几位执事僧入手,继续调查此案。

回到府衙,包拯立刻命人找来郎中为疯汉诊治。郎中一番检查后,无奈摇头道:“大人,此人应是受了极大刺激,心智已乱,短时间内恐难恢复神志。”

包拯眉头紧皱,看着疯汉,心中思忖:“看来只能另寻他法。”

这时,公孙策走进来,道:“大人,我已派人去调查几位执事僧的底细,看看他们近期有无异常举动。另外,那琉璃盏如此珍贵,想必凶手不会轻易丢弃,也已派人在汴京各大当铺、古玩店打探消息。”

包拯微微点头,道:“甚好。此案关乎相国寺声誉,又有圣上严令,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展护卫,你暗中留意相国寺周围动静,若有可疑之人,立刻拿下。”

展昭抱拳领命:“是,大人!”

与此同时,包拯决定升堂再审几位执事僧。公堂之上,气氛严肃。包拯一拍惊堂木,喝道:“几位执事僧,本府再问你们一遍,昨夜究竟发生了何事?你们当真与此案无关?”

慧远执事僧依旧镇定自若,道:“大人,贫僧所言句句属实,昨夜一直在禅房,并未参与此事。”

其他几位执事僧也纷纷附和。

包拯目光如炬,盯着他们道:“你们最好如实招来,莫要心存侥幸。相国寺乃佛门圣地,岂容凶手逍遥法外!若敢隐瞒,定不轻饶!”

然而,几位执事僧依旧坚称自己无辜。包拯无奈,只能先将他们暂且收押,待有新线索再做定夺。

这一日,包拯忙得焦头烂额,却仍未找到关键线索。他坐在书房,望着那阴阳枕和阴阳镜,心中暗自思忖:“莫非真要借助这阴阳之物,才能查明真相?”但包拯深知,此乃非常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动用。

夜幕降临,包拯仍在书房苦思冥想。突然,一阵夜风吹过,烛火摇曳,包拯心中一动,似有灵感闪过。他猛地站起身来,自言自语道:“看来,要从那琉璃盏的来历和可能的觊觎者入手了……”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