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647章 枯井白骨惊现形 包拯断案启征程1

第一回:枯井现白骨 包拯接奇案

北宋仁宗年间,陈留县有个名叫柳树村的地方。这村子不大,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柳树,平日里村民们过着平静的农耕生活。然而,近日村东头发生的一件事,却打破了这份宁静,给整个村子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村里有个顽皮好动的孩子叫小虎。这天午后,小虎和小伙伴们在村东头玩耍。他们追逐打闹间,来到了一口废弃已久的枯井旁。

这枯井周围杂草丛生,井口还围着一圈半人高的石栏,石栏上布满了青苔。小虎好奇心作祟,趴在石栏上朝井里张望。

这一望,可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只见枯井底部,隐隐约约有一副白骨,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小虎连滚带爬地跑回村子,一边跑一边大喊:“枯井里有白骨!枯井里有白骨!”

村民们听到喊声,纷纷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惊恐的神色。

有人说这可能是被冤死的鬼魂,也有人猜测是不是村里失踪的人。整个村子顿时人心惶惶,村民们再也不敢像往常一样随意出门。

此事很快传到了开封府包拯的耳中。此时,包拯正在府中与公孙策商讨政务。

包拯浓眉一皱,心中暗道:“这青天白日之下,怎会在枯井中无端出现白骨?其中必有蹊跷。”

公孙策也面色凝重地说道:“大人,此事透着怪异,若不查明真相,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动摇民心。”

包拯点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展护卫!”

展昭闻声而来,单膝跪地:“大人有何吩咐?”

包拯道:“你速去准备,本府要亲自前往柳树村,查探这枯井白骨之事。”

展昭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包拯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地向柳树村进发。

初临柳树村 勘察现端倪

一路疾驰,包拯等人很快来到了柳树村。村民们见是开封府尹包拯亲临,仿佛看到了救星,纷纷围了过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前,拱手说道:“包大人,您可要为我们村子做主啊,这枯井里突然出现白骨,可把大伙吓坏了。”

包拯安慰道:“老人家莫怕,本府定会查明真相,给大家一个交代。不知这枯井平时可有异常?”

老者摇头道:“这枯井废弃多年,平日里大伙都绕着走,没发现啥异常啊。”

包拯决定先去枯井现场查看。众人来到枯井旁,包拯仔细观察井口周围的环境。井口石栏上的青苔有被蹭掉的痕迹,仿佛有人近期在此攀爬过。

包拯蹲下身子,又查看了地面,发现一些杂乱的脚印,有大有小,似乎不止一人来过此处。

展昭在一旁说道:“大人,看来这枯井近期有人光顾,这白骨的出现或许与这些人有关。”包拯点头表示认同。

随后,包拯命人找来绳索,展昭自告奋勇,顺着绳索下到枯井底部。

过了一会儿,展昭在井下喊道:“大人,这白骨保存较为完整,看样子已死去多年。从骨骼的大小和形态判断,应是一名成年男子。而且,在白骨旁边还发现了一些破旧的衣物碎片和一把生锈的匕首。”包拯听后,心中一动,看来这些物品或许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包拯让人将白骨和发现的物品小心地打捞上来。他仔细查看那把生锈的匕首,匕首的刀柄上刻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李”字。

公孙策在一旁分析道:“大人,这匕首或许是死者生前所持,刀柄上的字说不定是他的姓氏,也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包拯思索片刻,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有理,我们不妨从这‘李’姓之人查起。”

包拯又询问周围的村民,是否认识姓李的人,或者村子里有没有姓李的外来者。村民们纷纷摇头,表示从未听闻。

包拯心想,看来这调查的难度不小,但他并未气馁,决定从其他方面寻找线索。

询问村民 线索错综复杂

包拯将村民们召集到一起,详细询问近期村子里是否有陌生人出现,或者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情。

这时,一位年轻的村民站了出来,说道:“大人,大约在半年前,村里来了一个自称是收山货的外地人,行为鬼鬼祟祟的,还总是打听村子里一些陈年旧事。当时大伙也没太在意,现在想来,这人有些可疑。”

包拯连忙问道:“此人长什么样?可还记得他去了哪里?”年轻村民回忆道:“他身材矮小,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至于去了哪里,小人就不清楚了。”

包拯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接着,又有一位老妇人说道:“大人,我记得十几年前,村里有个叫李二的年轻人突然失踪了,从此再也没了音讯。不知道和这枯井里的白骨有没有关系。”包拯心中一凛,看来这李二失踪一事或许与白骨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包拯决定先调查李二的情况。他向老妇人详细询问李二的家庭背景、失踪前后的细节。

老妇人说道:“李二父母早亡,独自一人生活。失踪前几天,他好像和村里的一个无赖发生过争执,具体原因也不太清楚。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

包拯问道:“那个无赖叫什么名字?现在何处?”老妇人回答:“那无赖叫王三,现在还住在村子里。”

包拯立刻命人将王三带到面前。王三被带到时,神色慌张,眼神躲闪。

包拯盯着王三,严肃地问道:“王三,十几年前你与李二发生争执,所为何事?李二失踪后,你可知道他去了哪里?”

王三哆哆嗦嗦地回答:“大人,当年小人和李二只是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后来就再没见过他。小人真的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啊。”

包拯见王三如此慌张,心中更加怀疑,但王三一口咬定不知道李二的下落,包拯一时也难以从他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就在包拯准备进一步询问时,突然,一名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声喊道:“大人,不好了,村里的刘老头突然疯了,嘴里还念叨着一些奇怪的话,好像和这枯井白骨有关!”包拯等人闻言,立刻朝着刘老头家赶去。(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