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689章 危机四伏巧周旋 真相渐明破逆局

上回说到,展昭挟持郭槐,包拯等人与黑衣人陷入僵持。包拯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黑衣人,心中迅速思索着破局之策。他深知,此时若稍有不慎,必将引发一场惨烈的混战,己方胜算不大。

“你们这群逆贼,还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包拯高声喝道,试图从气势上震慑对方。

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却不为所动,老者阴恻恻地说道:“包拯,你先不要得意。如今你们身处我等的地盘,四周皆是我的人,你觉得你们还有胜算吗?”

头戴斗笠之人也跟着叫嚣:“识相的就赶紧放了郭大人,或许我等还能留你个全尸。”

包拯冷笑一声,说道:“你们以为挟持郭槐就能威胁到本府?郭槐身为朝廷大臣,却与你们狼狈为奸,他罪该万死!本府今日就算拼了性命,也要将你们这群逆贼就地正法,以正国法!”

此时,郭槐吓得面如土色,哆哆嗦嗦地对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说道:“救……救我!你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我死啊!”

老者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郭槐在朝中还有些用处,若真让他死在这里,对他们的计划会有影响。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公孙策悄悄对包拯说道:“大人,我观这群黑衣人虽看似训练有素,但并非铁板一块。我们或许可利用他们投鼠忌器的心理,分化瓦解他们。”包拯微微点头,心中已有了主意。

包拯大声对黑衣人说道:“各位,你们不过是被这群逆贼利用罢了。他们妄图谋取宝藏,颠覆朝廷,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你们跟着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若现在弃暗投明,本府可既往不咎,从轻发落。”黑衣人听了,心中开始动摇,彼此之间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老者见状,心中大急,喊道:“你们别听他胡说!包拯向来言而无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杀了他们,到时候宝藏到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然而,他的话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黑衣人对他的信任已开始动摇。

展昭趁机说道:“各位,你们看看郭槐,平日里作威作福,何曾把你们当人看?如今他自身难保,还指望他能给你们什么好处?而包大人铁面无私,言出必行,跟着包大人,才有活路!”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突然站了出来,说道:“我不想再跟着他们干这伤天害理的事了。我愿意投降!”说罢,他将手中的武器扔在地上。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其他黑衣人也纷纷效仿,不一会儿,大半黑衣人都放下了武器。

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见状,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你们这群废物!”老者气得暴跳如雷。头戴斗笠之人则恶狠狠地说道:“包拯,算你狠!但今日之事,没完!”说罢,他与老者对视一眼,两人突然从怀中掏出烟雾弹,扔在地上。瞬间,烟雾弥漫开来。

“不好,他们要跑!”展昭大喊一声,然而烟雾太大,他们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身影。待烟雾散去,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早已不见踪迹。

“可恶,又让他们跑了!”展昭懊恼地说道。包拯安慰道:“展护卫莫要自责,此次虽让他们逃脱,但我们成功分化了黑衣人,还知晓了郭槐与他们勾结的事实,也算收获颇丰。”

包拯转头看向郭槐,冷冷地说道:“郭槐,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郭槐“扑通”一声跪地,痛哭流涕地说道:“包大人,我……我也是被他们威逼利诱,一时糊涂啊!求大人饶我一命,我愿意将功赎罪。”

包拯怒喝道:“你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尽忠,却与逆贼勾结,妄图颠覆朝廷,罪不可赦!不过,你若如实交代与你勾结之人及你们的阴谋,本府或许可在皇上面前为你求情,从轻发落。”

郭槐连忙点头,说道:“包大人,我说,我说。这一切都是那老者主谋的。他自称是前朝叛将的后人,一直妄图恢复前朝。那头戴斗笠之人是他招揽的江湖高手。他们知晓了宝藏的秘密,便与我勾结,想利用我在朝中的地位,为他们谋取宝藏提供便利。”

包拯问道:“那宝藏究竟有何用途,能让你们如此大费周章?”郭槐说道:“据说那宝藏不仅有巨额金银财宝,还有一份前朝遗留的兵力部署图。若被心怀不轨之人得到,便可借此招兵买马,威胁当今朝廷。”

包拯心中一凛,暗道:“幸亏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又问道:“那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逃往何处?还有没有其他同党?”

郭槐摇头说道:“大人,我真不知道他们逃往何处。至于其他同党,我……我只知道朝中还有几位大臣与我们暗中来往,但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他们行事极为谨慎,都是单线联系。”

包拯沉思片刻,说道:“暂且将郭槐押入大牢,严加看管。”说罢,他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公孙先生、展护卫,如今我们虽掌握了一些线索,但情况依旧严峻。那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再次谋划抢夺宝藏。我们必须尽快将宝藏妥善安置,并继续追查他们的下落,同时留意朝中动静,揪出其他同党。”

公孙策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宝藏关系重大,我们可先将其秘密运往宫中,交由皇上亲自保管。至于追查那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我觉得可从他们的身份背景入手。那老者既自称是前朝叛将后人,或许能从相关史料中找到线索。”

展昭说道:“我即刻召集江湖中的朋友,让他们帮忙留意那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的行踪。一旦有消息,立刻向大人汇报。”

包拯点头道:“好,就这么办。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行动。”众人迅速分工,将郭槐押回开封府大牢后,包拯等人便着手安排宝藏运往宫中的事宜。

与此同时,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密林中,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正狼狈地逃窜着。“该死的包拯,坏我好事!”老者气得咬牙切齿。头戴斗笠之人说道:“如今郭槐落入包拯之手,恐怕我们的计划会暴露。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找个地方躲起来,联络其他同党,再做打算。那宝藏一日未到手,我们的计划就还有机会。包拯,我定要让你为今日之事付出代价!”两人商议一番后,便消失在了密林中。

多方追查线索隐 幕后势力再筹谋

再说包拯等人安排将宝藏秘密运往宫中,同时紧锣密鼓地展开对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的追查。

展昭迅速在江湖上广发消息,召集各路豪杰帮忙留意二人行踪。这些江湖人士对朝廷中竟有如此奸佞勾结逆贼的行径义愤填膺,纷纷响应,一时间,整个江湖都行动了起来。

公孙策则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试图从历史记载里找出关于前朝叛将及其后人的蛛丝马迹。他日夜翻阅古籍,眼睛布满血丝,却丝毫不敢懈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本落满灰尘的史书中发现了线索。上面记载着前朝叛将确实有一脉后人,曾在京城附近的一个小村落生活过。公孙策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包拯。

包拯得知后,马上派遣一队衙役前往那个村落查探。衙役们在村落中四处打听,然而村民们似乎都对前朝之事讳莫如深,问了许久都没有收获。

就在衙役们感到失望之时,一位好心的老农夫偷偷把他们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前些日子,村里来了个陌生老头,问了些奇怪的问题,像是关于家族传承和宝藏的事儿。我看他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衙役们心中一动,觉得这老头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老者。

另一边,在京城郊外的密林中,老者和头戴斗笠之人藏身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老者面色阴沉,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夺回宝藏。”

头戴斗笠之人坐在一旁,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包拯防范严密,直接抢夺宝藏怕是难上加难。我们不如从长计议,先联络朝中其他同党,再想办法扰乱京城局势,分散包拯的注意力。”

老者眼睛一亮,说道:“你说得有理。我们这就去联络他们。”于是,两人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京城,与几位隐藏在朝中的大臣取得了联系。这些大臣听闻郭槐已被捕,心中惶恐不安,但在老者的威逼利诱下,还是决定与他们继续合作。

他们在一间密室中商议着下一步计划。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包拯可不是好对付的,我们该如何是好?”

老者冷笑一声,说道:“包拯虽然厉害,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在京城制造混乱,比如煽动百姓闹事,再安排江湖杀手暗杀包拯。只要包拯一死,宝藏就唾手可得。”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他们开始分头行动。一部分人负责在京城各处张贴煽动性的告示,蛊惑百姓;另一部分人则去联络江湖上臭名昭着的杀手组织。

而包拯这边,虽然得到了一些线索,但调查进展依旧缓慢。派往村落的衙役并没有找到老者的确切踪迹,似乎他又一次消失得无影无踪。

包拯深知,幕后势力绝不会轻易放弃,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他召集公孙策和展昭,严肃地说道:“如今情况不明,幕后势力很可能正在谋划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加强戒备,同时加快调查进度,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公孙策和展昭神色凝重,齐声应道:“大人放心,我等定全力以赴!”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京城即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