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65章 《包公奇案之荒冢哭声》

北宋仁宗年间,汴京城外的一处偏僻之地,在一个乌云蔽月、狂风呼啸的夜晚,一座孤寂荒凉的坟冢周围,突然传来阵阵凄惨揪心的哭声。那哭声如泣如诉,在寂静阴森的夜空中悠悠回荡,似有无限冤屈要倾诉,令人闻之毛骨悚然,寒毛直竖。

第二天清晨,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开封府包拯的耳中。包拯端坐在威严的公堂之上,浓眉紧紧皱成一个“川”字,手缓缓抚着下巴,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沉思的光芒。

片刻之后,他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随本府去那荒冢一探究竟。”众人齐声应道:“是,大人!”声如洪钟,震得公堂的梁柱似乎都微微颤动。

一行人骑着快马,马蹄扬起阵阵尘土,风驰电掣般地向着荒冢奔去。不多时,便来到了传出哭声的那座荒冢。

只见此地杂草疯长,几乎要将整个坟冢淹没,墓碑歪斜破碎,爬满了青苔与裂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哀怨。周围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与阴森之气,仿若九幽地狱之门在此处开启。

展昭身姿矫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身形一闪,率先上前查看。他目光如鹰隼般敏锐,犀利地扫视着四周的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哪怕是一片落叶、一颗石子,都要仔细端详一番。

“大人,此地并无异常。”展昭拱手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包拯微微摇头,目光凝重地缓缓扫视着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与执着,缓缓开口道:“莫要掉以轻心,继续搜查。”

就在这时,一阵阴寒刺骨的冷风呼啸而过,公孙策不禁打了个寒颤,手中的羽扇险些掉落。他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大人,这地方甚是诡异,恐怕……”

包拯神色一正,面容严肃,大声说道:“身为朝廷官员,秉持公理正义,岂会惧怕这等邪祟之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百姓一个安宁。”

众人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继续在荒冢周围仔细搜索。

突然,王朝眼睛一亮,发现了一块染血的手帕。包拯快步上前,接过手帕,仔细端详起来。手帕上绣着一朵精致的梅花,那针线细密均匀,做工精巧绝伦,显然出自心灵手巧的女子之手。

“这手帕绝非寻常之物,定是与此事有关之人留下的。”包拯说道,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睿智,仿佛已经透过这手帕看到了背后隐藏的真相。

正在此时,一名老者脚步匆匆地赶来。“大人,小老儿乃附近村庄的村民。昨夜那哭声,着实吓人呐!”老者脸上满是惊恐之色,皱纹因恐惧而扭曲,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安。

包拯温和地问道:“老人家,可知这荒冢所葬何人?”

老者长叹一声,声音沙哑而悲戚:“这荒冢所葬乃是一位多年前冤死的女子,据说死状凄惨。”

包拯心中一凛,脸色变得更加凝重:“冤死?其中定有隐情。”

回到府衙,包拯立即召集众人商讨案情。公堂之上,气氛凝重。

“公孙策,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包拯问道,目光转向一旁手持羽扇、风度翩翩的公孙策。

公孙策轻摇羽扇,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依下官之见,这荒冢哭声或许是有人借此制造恐慌,亦或是那冤死女子的冤魂作祟。但下官以为,鬼神之说不可轻信,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包拯微微点头,深表赞同:“本府也如此认为。展昭,你派人去附近村庄查访,看是否能找到与此手帕有关之人。”

展昭领命而去,身形矫健,宛如一道闪电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几日过去,展昭带回了重要线索。原来,这手帕乃是城中富商刘老爷府上一位小妾的物品。包拯立刻带人前往刘府。

刘老爷见到包拯,满脸堆笑,试图掩饰内心的慌乱:“包大人,不知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包拯面色冷峻,开门见山:“刘老爷,本府前来调查荒冢哭声一案,有人在荒冢发现了一块手帕,乃是你府上小妾之物。”

刘老爷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强装镇定,矢口否认:“这……这定是有人诬陷。”

包拯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刘老爷,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他的灵魂:“刘老爷,休要狡辩。将你府上小妾带出来。”

小妾被带了出来,只见她战战兢兢,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如风中落叶般微微颤抖。包拯问道:“这手帕可是你的?”

小妾低头不语,不敢直视包拯的威严目光。包拯猛一拍惊堂木,“啪”的一声巨响,震得整个大堂嗡嗡作响:“还不从实招来!”

小妾吓得浑身一颤,声音颤抖地说道:“大人,这手帕确实是我的,可我真的不知道什么荒冢哭声啊。”

包拯继续追问:“那你这手帕为何会出现在荒冢?”

小妾哭诉道:“是……是有人偷了我的手帕。”

包拯心中疑惑更甚,声音提高了几分:“究竟是谁?”

小妾支支吾吾,犹豫了许久才说道:“是……是刘老爷的管家。”

包拯立刻命人将管家带来。管家一见包拯,双腿发软,便瘫倒在地,额头上冷汗如豆般直冒,瞬间湿透了衣衫。

包拯怒目而视,大声呵斥:“从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

管家在包拯的威严下,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终于道出实情。

管家哆哆嗦嗦,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大人,小的知罪,全是刘老爷的阴谋。他觊觎那农户的肥沃田地已久,便指使小的找了几个恶徒,趁夜潜入农户家中,将其女强行掳走。那女子宁死不从,拼命挣扎,可还是被他们残忍地杀害,而后抛尸荒冢。小的本就心中惶恐,偷拿了小妾的手帕,想借此转移视线,不想还是没能逃过大人的法眼。”

包拯听后,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握成拳,关节泛白:“你们这群恶徒,视人命如草芥,简直丧心病狂!那农户如今在何处?”

管家哭丧着脸道:“那农户被刘老爷诬陷下狱,至今仍被关押在大牢之中,饱受折磨。”

包拯立刻传令:“王朝马汉,速去大牢将那农户解救出来,带到本府面前。”二人领命而去。

包拯又转向管家:“你可知那几个行凶恶徒的下落?”

管家战战兢兢地回答:“小的只知道他们拿了刘老爷的赏钱后,便隐匿在城外的一处破庙之中,但具体是否还在,小的也不敢确定。”

包拯当机立断:“展昭,你带张龙赵虎前往那破庙,定要将这些恶徒一网打尽。若遇抵抗,格杀勿论!”

展昭抱拳应道:“遵命,大人!”言罢,率领二人如疾风般离去。

不多时,王朝马汉将那农户带到。只见那农户身形消瘦,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悲戚与绝望,见到包拯,“扑通”一声跪地,泣不成声:“大人,求您为小女做主啊!”

包拯上前扶起农户,目光坚定地说道:“老人家放心,本府定会还你女儿一个公道,让这些恶徒受到应有的惩处。”

随后,展昭等人也押解着那几个恶徒归来。恶徒们个个垂头丧气,被展昭等人的正气所震慑,不敢有丝毫反抗。

包拯整了整官服,神色冷峻地步入公堂,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众人。两侧的衙役手持水火棍,齐声高呼:“威武!”那声音震得公堂的梁柱嗡嗡作响,也让堂下众人的心中愈发忐忑。

包拯落坐后,惊堂木猛地一拍,发出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啪”声,仿佛一道惊雷在公堂炸响,众人皆心头一震。他目光如炬,直视着刘老爷,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刘老爷,你为谋取私利,指使手下残害无辜,草菅人命,此等恶行,罪大恶极。你可认罪?”

刘老爷早已没了先前的嚣张气焰,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如同风中残烛般瑟瑟发抖,但仍妄图狡辩:“大人,小的……小的只是一时糊涂,被那管家误导,并非有意为之啊。”

包拯冷哼一声,呵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敢妄图推卸罪责!那农户之女因你而死,你却满口谎言,毫无悔意,实在是罪加一等。”说罢,他转头看向管家,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冰冷的寒意:“管家,你身为刘府之人,本应辅佐主人行正道,却助纣为虐,策划并参与这起惨案,更是不可饶恕。你还有何话可说?”

管家早已瘫倒在地,面如死灰,听闻包拯的质问,只是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大人,小的知错了,小的是被猪油蒙了心,求大人从轻发落啊。”

包拯不再理会管家的求饶,又将目光投向那几个恶徒,眼神中满是厌恶与愤怒:“你们这些恶徒,罔顾国法,为了些许钱财,便行凶杀人,你们的良心何在?”

恶徒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包拯的目光,其中一个稍微胆大些的颤声道:“大人,小的们都是受了管家的指使,小的们知错了。”

包拯怒喝道:“无论受谁指使,你们手持凶器,残害无辜,便是触犯了大宋律法,必须受到严惩。”

公孙策在一旁轻声道:“大人,依大宋律例,刘老爷蓄意杀人,谋财害命,当处死刑,没收全部财产;管家从犯,协同作恶,亦应判处死刑;那几个恶徒行凶杀人,按律可判死刑或流放,鉴于其情节恶劣,当以死刑论处。”

包拯微微点头,沉声道:“本府宣判,刘老爷为富不仁,草菅人命,罪无可恕,判处死刑,即刻押赴狗头铡行刑。管家助纣为虐,恶行昭彰,判处死刑,待后行刑。众恶徒行凶杀人,手段残忍,均判处死刑,一同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刘府财产除部分补偿农户外,其余全部充公。”

宣判完毕,堂下百姓纷纷拍手称快,高呼:“包大人英明!”衙役们上前,将刘老爷、管家及众恶徒押了下去。刘老爷如丧考妣,口中不断呼喊着求饶的话语,却无人理会;管家则瘫软如泥,被衙役们拖着前行;恶徒们面如死灰,知道自己的末日已到。

包拯望着被押下去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律法的公正与威严不容侵犯,唯有如此,方能保一方百姓安宁,护大宋江山社稷。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