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68章 《包公奇案之神秘客栈》②

包拯带着众人回到镇上,马不停蹄地开始逐一排查死者的仇家。这过程可谓是费尽周折,历经诸多艰难险阻。他们不辞辛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锁定了几个嫌疑较大的人。

其中一个是与死者在生意上存在激烈竞争的同行,此人名叫刘三。包拯神情肃穆,将刘三带到面前,语气威严地问道:“刘三,你与死者可有仇怨?”

刘三听闻,顿时神色慌张,眼神闪烁不定,结结巴巴地回答:“包大人,小的与他只是在生意上有些许竞争,小的对天发誓,绝无杀人之心啊!”

包拯目光如电,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直接穿透刘三的灵魂,直视他的眼睛,继续追问:“那案发之时,你在何处?”

刘三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完整的话来:“小的......小的在家中。”

这时,展昭在一旁目光炯炯,严肃地说道:“大人,此人言辞闪烁,躲躲闪闪,定有隐瞒,恐怕没说实话。”

包拯一听,一拍惊堂木,那惊堂木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大声喝道:“刘三,你若再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府大刑伺候!让你尝尝这皮肉之苦!”

刘三吓得浑身瘫软,如一滩烂泥般倒在地上,连连求饶:“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案发之时,我确实不在家中,而是在赌场输了个精光,一无所有啊!”

公孙策在一旁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大人,看来这刘三虽有嫌疑,但综合种种迹象来看,不像是凶手。”

包拯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说道:“继续排查其他嫌疑人,不可放过任何线索,定要将真凶绳之以法。”

随后,他们又将另一个嫌疑人李四带到公堂之上。李四乃是死者的债主,曾多次气势汹汹地上门讨债,闹得不可开交。

包拯目光灼灼,问道:“李四,死者遇害,你可知情?”

李四一脸无辜,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喊道:“包大人,我虽讨债不假,但我以性命担保,绝没杀人啊!”

包拯紧紧盯着李四,目光不曾有片刻的偏移,说道:“那案发之时,你又在何处?”

李四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当时在朋友家开怀畅饮,喝酒作乐。”

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李四也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无可置疑。

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包拯眉头紧锁,犹如两道紧蹙的山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毫无头绪之时,展昭突然想起在调查死者住处时发现的一封未写完的书信。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将书信呈给包拯。

包拯接过书信,神情专注,仔细阅读着。只见上面写着:“近日,我察觉有人跟踪于我,似与那桩......”信写到此处便戛然而止,令人心生疑惑。

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依此看来,死者生前似乎已然知晓有人欲对他不利,只是尚未写完这关键信息。”

包拯微微颔首,说道:“不错,且这信中所提‘那桩’之事,或许便是破解此案的关键所在,我们需深挖细究。”

包拯再次下令:“展昭,你带人重新搜查死者住处,务必仔细,看是否还有其他重要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那身影果断决绝。

展昭带人在死者住处展开了更为仔细的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在一个极其隐秘的暗格中发现了一本账本。展昭连忙将账本带回,郑重地交给包拯。

包拯翻开账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触目惊心。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看来死者正是因为这些秘密交易而遭人灭口,引来杀身之祸。”

包拯说道:“顺着这本账本上的线索,抽丝剥茧,定能揪出真凶,还死者一个公道。”

经过一番坚持不懈的追查,包拯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名叫王五的人身上。

包拯命人将王五带到公堂,王五却一脸镇定,仿佛心中有十足的底气。

包拯问道:“王五,你可知为何将你带到此处?”

王五冷笑一声,那笑声中透着一丝不屑:“包大人,小的不知,还请大人明示。”

包拯将账本扔到他面前,那账本“啪”的一声落在地上,包拯大声说道:“这本账本你可认得?”

王五脸色微微一变,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仍嘴硬道:“小的从未见过,大人莫要冤枉好人。”

包拯怒喝道:“大胆王五,还敢狡辩!事实俱在,岂容你抵赖!”

包拯一拍惊堂木,那声音震耳欲聋,大声说道:“王五,这本账册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你与死者的非法交易,如今人已死,你以为还能瞒天过海,逍遥法外吗?”

王五额头开始冒汗,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却仍强装镇定:“大人,这定是有人诬陷,小的冤枉啊!小的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展昭在一旁怒目而视,义愤填膺地说道:“哼,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莫不是要尝尝大刑的滋味,才肯说实话?”

王五身子一颤,心理防线开始松动,不再像之前那般强硬。

公孙策见状,趁热打铁地说道:“王五,你若如实招来,或许大人还能从轻发落,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王五犹豫再三,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挣扎,终于低下头,说道:“大人,小的招了。是小的杀了他,只因他想要独吞那笔不义之财,还威胁要告发我,小的一时冲动,犯下大错,求大人饶命。”

包拯怒目圆睁,正气凛然地说道:“你这恶徒,为财杀人,天理难容,国法难恕。来人呐,狗头铡伺候!”

王五被拖了下去,包拯等人也准备离开清平镇继续前行。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出发之时,又有百姓心急如焚地前来报案。

包拯停下脚步,目光关切地问道:“所为何事?快快道来。”

那百姓声泪俱下,哭诉道:“包大人,小的家中祖传的玉佩不见了,怀疑是被贼人所盗。”

包拯安抚道:“莫急,莫急,你且细细说来,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清楚。”

百姓说道:“昨夜家中进了贼,其他财物未丢,单单少了那块玉佩。”

包拯略一思索,目光深邃,说道:“展昭,你随我去这百姓家中查看一番。”

来到百姓家中,包拯仔细观察着屋内的情况。只见窗户有明显被撬过的痕迹,那痕迹参差不齐,地上还有一些凌乱不堪的脚印。展昭说道:“大人,这脚印看着有些奇怪,不像是寻常人的。”

包拯蹲下身子,目光专注,仔细端详着脚印,说道:“此脚印偏小,或许是个身材瘦小之人。”

这时,公孙策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也匆匆赶了过来。

公孙策说道:“大人,我已在附近询问过,昨夜有个小乞丐在这一带出现过。”

包拯眼前一亮,果断地说道:“速速去找那小乞丐。”

不多时,王朝马汉便将小乞丐带到了包拯面前。

小乞丐一脸惶恐,战战兢兢地说道:“大人,我没偷东西。”

包拯温和地说道:“莫怕,莫怕,只要你说实话,本府不会冤枉你。”

小乞丐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昨夜确实经过这里,看到有个人从这屋里跑出来,但没看清是谁。”

包拯继续问道:“那你可记得那人有何特征?”

小乞丐想了想,努力回忆着说道:“那人跑得很快,好像怀里揣着东西。”

包拯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对众人说道:“看来这贼人定是熟知这户人家情况之人。”

包拯命人继续在周围排查,看是否有其他线索。这时,张龙来报:“大人,在不远处的巷子里发现了一块与那百姓描述相似的玉佩。”

包拯等人立刻前往查看,只见玉佩掉落在墙角,那玉佩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公孙策说道:“大人,这玉佩出现得如此蹊跷,或许是贼人不小心掉落的。”

包拯点点头,目光严肃,说道:“周围可有其他发现?”

张龙回道:“暂时没有,只是这巷子通往几家大户人家。”

包拯沉思片刻,果断地说道:“去这几家大户人家询问一番。”

众人来到第一家大户门前,包拯说明来意后,那家主人一脸镇定地说道:“包大人,我家昨夜并无异常。”

接连几家都是如此回答,言辞一致。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