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73章 尼姑庵内藏玄机 土匪寨中隐恶迹

北宋时期,在一个极其偏僻、罕有人至的小镇之外,矗立着一座清幽而宁静的尼姑庵。这座尼姑庵宛如世外桃源般遗世独立,平日里香火不旺,却也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静谧。

然而,近日来,这座原本安宁祥和、与世无争的尼姑庵却传出了一些诡异万分、令人毛骨悚然的传闻。这些传闻如同一阵阴霾,笼罩在小镇的上空,让居民们人心惶惶。

包拯率领着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这个宁静的小镇。他们的到来,仿佛给这被阴霾笼罩的小镇带来了一线曙光。

包拯深思熟虑后,决定先去登门拜访一下当地的县令,期望能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详实具体、准确可靠的情况。

县令诚惶诚恐地说道:“包大人,这座尼姑庵向来一直风平浪静,未起过任何波澜。可是就在最近,常常有附近的村民反映说在夜深人静的夜间,听到庵中传来稀奇古怪、令人胆寒的声响,还有人声称看到一些不明身份、行踪诡秘的人在庵外鬼鬼祟祟地徘徊,形迹可疑。”

展昭神色凝重地说道:“大人,此事必定存在着蹊跷之处,定要彻查清楚。”

包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先去尼姑庵仔细查看一番,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众人随即来到尼姑庵,庵中的主持师太听闻包拯等人前来,赶忙出来迎接。只见她面容和蔼,却难掩眼底的一丝慌乱。

包拯言辞恳切地说明来意,主持师太双手合十说道:“包大人,贫尼实在不知这传闻究竟从何而起,庵中一切都安然无恙、正常有序,绝无任何异常之处。”

包拯在庵中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四处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一间厢房,每一处庭院,都留下了他探寻的目光。但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之处,这让包拯不禁也心生疑惑。

就在包拯准备转身离开尼姑庵时,突然听到一间厢房内传来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有人在极力压抑着呼吸,展昭立刻警觉起来,身手敏捷地一脚踹开房门。

只见屋内一名面容稚嫩的小尼姑神色慌张,手忙脚乱地将一个包裹匆匆藏在身后。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惊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包拯稳步走上前,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地说道:“小师傅,莫要惊慌失措,将你手中之物乖乖交出来吧。”

小尼姑身体颤抖着说道:“包大人,这……这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衣物。”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眼神飘忽不定。

展昭怒喝道:“休要巧言狡辩,若真是寻常衣物,你又为何会如此紧张?还不从实招来!”展昭的声音如洪钟一般,震得小尼姑脸色更加苍白。

小尼姑一脸无奈,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包裹递给包拯。包拯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些价值不菲、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

包拯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这庵中本是清修之地,怎会出现如此贵重之物?其中必有隐情!”

主持师太连忙心急如焚地解释道:“包大人,这定然是有人蓄意陷害,庵中向来戒律森严、规矩众多,绝不可能出现此等物件。”

包拯说道:“师太,此事还需深入细致地调查,方能水落石出。”

包拯命人将小尼姑和那些金银珠宝小心翼翼地带回县衙,准备进一步审讯。

公堂之上,包拯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看着小尼姑,声色俱厉地问道:“从实招来,这些金银珠宝究竟是从何而来?若有半句假话,定不轻饶!”

小尼姑低着头,身体瑟瑟发抖地说道:“包大人,我……我真的全然不知,是有人偷偷摸摸放在我房中的。”她的声音细若蚊蝇,充满了恐惧。

公孙策在一旁有条不紊地说道:“大人,这小尼姑言辞闪烁、躲躲闪闪,必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还望大人明察。”

包拯微微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既然如此,先将她收押入狱,待查明真相再做最后的定夺。”

展昭则带人再次前往尼姑庵,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仔仔细细地搜查。哪怕是一片落叶,一块砖石,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

经过一番地毯式的查找,展昭在庵后的一间荒废已久的柴房里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地道入口。那入口被杂草和杂物掩盖,若不仔细查看,根本难以发现。

展昭立刻心急火燎地回来禀报包拯。

包拯说道:“走,随我一同去查看。”

众人沿着地道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地前行,地道中弥漫着一股浓烈刺鼻、潮湿腐朽的气味。那气味令人作呕,仿佛诉说着这里隐藏着的秘密。

众人沿着昏暗潮湿、阴森恐怖的地道艰难前行,越往里走,一股阴森森、冷冰冰的气息愈发浓重压抑。每走一步,都仿佛能听到来自黑暗深处的低语。

终于,他们来到了地道的尽头,眼前的景象让众人瞠目结舌、大吃一惊。只见一间宽敞的密室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锋利的兵器和充足的粮草。那兵器寒光闪闪,粮草堆积如山,让人不寒而栗。

包拯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看来这尼姑庵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巨大秘密。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彻查到底!”

展昭说道:“大人,莫非这与近日猖獗的匪患有关?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巢穴。”

包拯沉思片刻,若有所思地说道:“极有可能。立刻派人全面调查附近的匪情,不得有误!”

不久,派出去的人匆匆忙忙回来禀报:“大人,据详细查探,附近的一伙土匪近日活动极为频繁,正密谋策划攻打县城。他们行踪诡秘,十分嚣张。”

包拯恍然大悟,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这尼姑庵是土匪的秘密窝点,他们佯装清修,实则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其心可诛!”

此时,公孙策说道:“大人,那小尼姑或许还知道更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包拯点头说道:“将小尼姑带来。”

小尼姑被带到包拯面前,此时她已吓得面无人色、魂飞魄散。整个人如同风中的落叶,瑟瑟发抖。

包拯厉声道:“如今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你若再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官无情无义!”

小尼姑终于精神崩溃,声泪俱下地哭着说道:“包大人,我全都说。是土匪逼迫我们收留他们在庵中,那些金银珠宝也是他们给的,让我们帮忙藏匿。我也是被逼无奈啊,求大人饶命!”

包拯问道:“那土匪的首领现在何处?”

小尼姑颤抖着回答:“就在庵后的山上。”

包拯立刻果断下令:“展昭,你带领人马,随我前去剿灭这伙土匪!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众人迅速行动,马不停蹄地直奔土匪所在的山头。

包拯等人悄悄靠近土匪的巢穴,只见山寨戒备森严、防守严密。那寨门紧闭,四周都有土匪巡逻,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展昭低声说道:“大人,看来硬闯绝非易事,需得想个巧妙的法子。”

包拯略一思索,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兵分两路,展昭,你带一队人马从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带另一队从后山绕过去,伺机而动。定要一举拿下!”

展昭领命而去,瞬间喊杀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山头都掀翻。

土匪们被展昭的佯攻吸引,纷纷心急火燎地涌向寨门。包拯趁机带人从后山攻入,杀了土匪们一个措手不及、惊慌失措。

土匪们乱作一团、抱头鼠窜,包拯大声喝道:“尔等快快投降,否则格杀勿论!”他的声音如雷霆般震耳,充满了威严。

部分土匪见大势已去,纷纷识趣地放下武器。但仍有几个顽固不化的分子负隅顽抗,与官兵展开殊死搏斗、拼死抵抗。

展昭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几下就将几个负隅顽抗的土匪轻松制服。其他官兵也迅速雷厉风行地控制住了局面。

包拯站在山寨中央,威风凛凛地大声说道:“将土匪首领带上来!”

几个士兵押着一个满脸横肉、穷凶极恶的大汉走了过来,此人正是土匪首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包拯怒视着他,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这恶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扰得百姓不得安宁、苦不堪言!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土匪首领梗着脖子,蛮横无理地说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若怕死,就不做这土匪!”

包拯说道:“你犯下如此重罪,还不知悔改、执迷不悟!来人呐,将他收押,待回县衙审判!”

众人凯旋而归,兴高采烈地回到县衙。

公堂之上,包拯一拍惊堂木,声色俱厉地说道:“大胆土匪,你们作恶多端、罪行累累,该当何罪!”

土匪首领依然嘴硬,强词夺理地说道:“包大人,我们也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才走上这条不归路。”

包拯怒斥道:“胡说八道!无论何种缘由,都不能成为你们伤害百姓、违法乱纪的借口!你们的罪行天理难容!”

包拯严词说道:“你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还敢巧言令色、狡辩抵赖!”

土匪首领低下头,不再言语。

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依律当严惩这些匪寇,以正国法,安民心。”

包拯点头,铿锵有力地大声宣判:“土匪首领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狗头铡伺候!其余从犯,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判处流放、监禁,以儆效尤!”

包拯宣判完毕后,又看向那尼姑庵的主持师太,说道:“师太,虽你称被土匪逼迫,但庵中疏于管理,让土匪有机可乘,亦有过错。即日起,免去你的主持之位,另选贤能师太主持尼姑庵,务必加强管理,不得再出此类事端。”

主持师太泪流满面,叩头谢罪:“多谢包大人从轻发落,贫尼定当悔过。”

判决一出,堂下百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包拯的公正严明、英明果断。

至此,这起尼姑庵与土匪勾结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