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爱劫重生:姜辞忧的逆袭传奇 > 第974章 基因编辑引发的伦理风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姜辞忧凭借着多年来在商业领域积累的资源与人脉,毅然投身于基因治疗项目的研究之中。这个项目承载着她太多的期望,不仅是为了攻克那些曾经折磨着陆景琛,甚至险些将他从自己身边夺走的病魔,更是希望能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她满心憧憬着,有朝一日,基因技术能够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固盾牌,抵御病痛的无情侵袭。

姜辞忧的基因治疗实验室,宛如一座隐匿在繁华都市边缘的科学堡垒。洁白无瑕的墙壁、一尘不染的实验台,还有那一排排闪烁着神秘光芒的精密仪器,无不昭示着这里正在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力量。顶尖的科研团队日夜奋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却因着对科学的炽热信仰和对姜辞忧理念的认同汇聚于此。在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巨大的基因图谱投影在半空中,错综复杂的线条与闪烁的光点交织,仿佛是生命密码的神秘织锦,每一次的细微调整都可能改写人类的命运。

然而,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涉及到基因编辑这般触及生命本质的前沿领域。当项目初步成果公布,试图向外界展示其攻克疑难病症的潜力时,舆论却如汹涌的潮水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

一篇篇措辞犀利、充满质疑的报道铺天盖地。有的媒体以耸人听闻的标题高呼:“基因编辑——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文中详述了种种可能出现的伦理乱象,从人为制造“完美婴儿”导致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到基因改造引发不可控的生物变异,仿佛姜辞忧的研究已然将人类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还有的评论员在电视上痛心疾首地指责:“这是对自然法则的公然挑衅,我们怎能擅自扮演上帝的角色,决定人类的进化方向?”社交媒体上更是炸开了锅,网民们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激烈交锋。支持派列举出项目可能带来的医学突破,为姜辞忧摇旗呐喊;反对派则言辞激烈,诅咒这项研究是“恶魔的契约”,会给子孙后代埋下无尽的隐患。

事态愈演愈烈,很快,实验室平静的外表被打破。一群激进的抗议者,高举着写有“抵制基因篡改”“守护生命纯净”等标语的牌子,浩浩荡荡地向实验室涌来。他们身着统一的黑袍,脸上蒙着口罩,眼神中燃烧着愤怒与恐惧交织的火焰。抵达实验室门前,他们不顾保安的阻拦,开始疯狂地向建筑投掷鸡蛋、石块,红色的油漆桶被狠狠砸向墙壁,瞬间,洁白的墙面被污血般的红色浸染,仿佛是科学受伤后流淌的鲜血。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们惊恐地聚集在一起,透过窗户望着外面混乱的场景,人人自危。姜辞忧站在窗前,紧咬下唇,双手握拳,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她深知,自己的初衷是为了拯救生命,却未曾料到会引发如此剧烈的社会震荡。身旁的陆景琛看着妻子憔悴却又倔强的面容,心疼不已,他轻轻握住姜辞忧的手,低声说道:“别担心,我们一定能挺过去。”那一刻,他的手成为了姜辞忧在这场风暴中唯一的温暖依靠。

陆景琛深知,此刻不能坐以待毙。他迅速联络各方人脉,紧急召开记者会。记者会现场,镁光灯闪烁如繁星坠落,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夕。陆景琛身着一袭深色西装,步伐沉稳地走上台,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足以驱散眼前的黑暗。

“各位媒体朋友们,”陆景琛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瞬间压下了台下的嘈杂声,“今天把大家召集在这里,是想就我妻子姜辞忧女士的基因治疗项目,做一个全面且坦诚的说明。” 他微微侧身,背后的大屏幕亮起,展示出一份份详尽的医学报告、实验数据以及他自己接受基因编辑后的身体监测记录。

“大家看,这是我个人的健康报告。三年前,我被确诊患有绝症,生命垂危,几乎被判了死刑。是姜辞忧女士的研究,给了我一线生机。如今,我站在这里,各项身体指标都恢复正常,这就是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成功应用的有力证明。” 陆景琛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接着说道:“我理解大家对新技术的担忧,毕竟这关乎人类的未来。但请不要因噎废食,将一项有可能拯救无数生命的技术扼杀在摇篮里。如果这被视为违背伦理,那我愿意成为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的人,因为我亲身经历了它的神奇与希望。”

台下的记者们面面相觑,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不少人眼中的疑虑开始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思索与动容。然而,舆论的转向并非一蹴而就,仍有部分人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

与此同时,在实验室的大门外,一位年轻的母亲正跪在地上,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孩子面色苍白,双眼紧闭,小小的身体插满了各种医疗管子,仿佛是风雨中摇摇欲坠的花朵。她泪流满面,向着周围的抗议者哭诉:“求求你们,别再闹了!我的孩子得了罕见病,医生说他活不过今年。姜女士的研究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啊!”周围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几个原本情绪激动的抗议者面露不忍之色,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标语牌。

姜辞忧透过监控看到这一幕,泪水夺眶而出。她转身快步走向实验室深处,那里存放着尚未完成的研究样本。陆景琛跟在她身后,看着她颤抖的双手轻轻拿起一支装有基因药剂的试管,对着灯光凝视,那里面流动的液体仿佛承载着全人类的希望与绝望。

“景琛,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姜辞忧哽咽着说,“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那些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生命。”陆景琛走上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头顶,轻声安慰:“我知道,我们不会放弃的。就像当年我们面对那么多困境都走过来了,这次也一定可以。”

在显微镜前,姜辞忧重新专注地投入工作。她调整着显微镜的焦距,细胞样本在镜头下逐渐清晰,呈现出奇异而美妙的结构。那些闪烁着微光的细胞,仿佛是宇宙中神秘的星辰,又似他们曾经在酒吧共舞时那迷离闪烁的灯光,充满了生机与未知。

“你看,”姜辞忧轻声对陆景琛说,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饱含希望,“这些细胞,它们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路径,就能开启一个全新的医学时代。”陆景琛俯身凑近显微镜,眼中同样流露出惊叹与坚定:“就像我们的爱情一样,历经波折,却始终能绽放光芒。”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辞忧和陆景琛一方面加大公关力度,邀请国际知名的伦理学家、医学专家共同参与研讨,为基因治疗项目制定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监管机制;另一方面,他们加快研究进程,力求用更确凿的实验成果回应质疑。科研团队日夜兼程,反复验证实验数据,优化基因编辑方案,每一次的突破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他们从未言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开始在舆论场上响起。一些科普博主深入浅出地讲解基因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消除大众的误解;曾经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在深入研究项目资料后,发表公开声明支持合理的基因治疗研究;民众们也逐渐看到了这项技术背后蕴含的巨大善意,抗议的浪潮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科学进步的期待与祝福。

而姜辞忧和陆景琛,在这场风暴的洗礼中,彼此的手牵得更紧。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但只要两人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逐希望的脚步,无论是科学探索的崎岖山路,还是人生旅程的风雨坎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