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 > 第1168章 心灵拼图

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 第1168章 心灵拼图

作者:宁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5 01:38:54 来源:小说旗

徐麟站在警局会议室的巨大屏幕前,屏幕上闪烁着主犯那些模糊不清的监控画面,画面中的身影时而鬼魅般穿梭于城市的暗影之中,时而又在犯罪现场留下令人费解的痕迹。案件已然进入最关键、也最扑朔迷离的阶段,每一个线索都像是风中残烛,稍纵即逝,而主犯的真实面目与内心世界,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警局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各部门的精英们围坐在会议桌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焦虑。法医组的成员们还沉浸在对死者细节的剖析中,试图从那些冰冷的躯壳上找到更多指向真相的微末证据;技术组的人员则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行行代码如同咒语般试图破解犯罪集团加密的信息网络;特警队的战士们身姿挺拔,虽静坐于此,却仿佛下一秒就能如猎豹般扑向战场,他们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让空气都变得冷冽。

徐麟深知,此刻若想直击案件核心,单靠传统刑侦手段远远不够。主犯行事诡谲,反侦察能力极强,每一次警方的行动,似乎都能被其提前洞悉。在之前的交锋中,警方多次棋差一着,陷入被动,这让徐麟意识到,必须深入主犯的内心,挖掘他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才能抢占先机。于是,他向局长提议,引入心理学专家,组建一支特殊的剖析团队,从犯罪心理的角度撕开案件突破口。

局长目光深邃,在短暂的沉思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很快,国内顶尖的心理学专家林教授被紧急征召而来。林教授年逾五十,面容清瘦,眼神却如炬,透着洞察人心的犀利。他一头斑白的短发,衣着朴素整洁,随身携带着一个陈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公文包,里面装满了各类心理学研究资料与案例卷宗。

徐麟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林教授的手,说道:“林教授,久仰大名,这次案件棘手至极,全靠您帮忙了。”林教授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徐警官,我虽研究犯罪心理多年,但这起案子的复杂程度,我在路上也略有耳闻,咱们得抓紧时间,分秒必争。”

二人没有过多寒暄,迅速召集团队成员,开启了这场与主犯心灵的较量。会议室的灯光被调暗,只有大屏幕散发着幽冷的光,映照着众人专注的面庞。徐麟将搜集到的所有与主犯相关的资料一一摆在桌上,从他的成长轨迹、教育背景,到社交圈子、日常喜好,事无巨细。

林教授戴上眼镜,仔细翻阅着这些资料,手指不时在一些关键信息上轻轻敲击,口中喃喃自语:“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映射。从这些资料来看,主犯童年时期经历过重大创伤,家庭破裂,遭受过亲人的背叛与抛弃,这极有可能在他心底种下了仇恨与不信任的种子。”

徐麟微微皱眉,补充道:“可在他后续的求学、工作经历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相反,他还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与隐忍,一路顺风顺水,直到近几年突然涉足犯罪领域,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案,这中间的转变太过突兀。”

林教授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与徐麟对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童年创伤或许被他深埋心底,用一层又一层的伪装掩盖起来。而近几年,或许是某个导火索被点燃,让那些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如火山喷发般爆发,驱使他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找到这个导火索,以及他内心深处真正渴望与恐惧的东西。”

说罢,林教授拿起一支马克笔,在白板上开始绘制思维导图。以主犯的童年为起点,将各个成长阶段的关键事件、人物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逐渐勾勒出一个复杂的心理脉络图。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各抒己见,有的根据监控分析主犯的行为习惯,推测其性格特点;有的从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判断主犯作案时的心理状态。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初步的双重人格模型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主犯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温文尔雅、事业有成的精英形象,他善于社交,周旋于各个阶层之间,获取信任与资源;另一方面,在犯罪的黑暗世界里,他化身冷酷无情、手段残忍的恶魔,精心策划每一起案件,享受着与警方斗智斗勇的快感,仿佛在向这个曾经伤害过他的世界复仇。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模型,徐麟决定冒险一试。他通过技术手段,故意在一些主犯可能关注的渠道,泄露警方即将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的假消息,实则暗中观察主犯的反应。果不其然,监控显示,主犯在得知消息后,先是表现出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反制措施。然而,在他以为无人察觉的细微瞬间,徐麟捕捉到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恐惧与迷茫,那是隐藏在强势外表下,另一个脆弱人格的短暂显现。

这一发现让团队士气大振,却也让徐麟更加忧心忡忡。主犯的双重人格意味着他的行为更加难以预测,警方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触发不同人格的应对机制,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林教授看出了徐麟的担忧,拍了拍他的肩膀:“徐警官,不必过于焦虑。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已经找到了切入他内心的路径。接下来,我们要利用他双重人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打乱他的节奏,让他露出破绽。”

在林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制定了一套更为精细的心理战术。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主犯社交圈、商业往来的调查力度,从现实层面压缩他的生存空间,逼迫他内心的焦虑不断累积;另一方面,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触动他童年创伤记忆的信息,试图唤醒他内心深处的良知,引发双重人格之间的内斗。

然而,计划实施的过程并不顺利。主犯似乎察觉到了警方的意图,开始频繁更换藏身地点,切断与外界的常规联系,让警方的追踪一度陷入僵局。更糟糕的是,他还利用双重人格的特点,故意留下一些真假难辨的线索,误导警方的调查方向。

关键时刻,徐麟再次展现出他卓越的洞察力与决断力。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主犯试图混淆视听,那警方就暂且按兵不动,停止对外释放过多信息,营造一种警方已被迷惑、陷入困境的假象。同时,徐麟独自深入那些与主犯童年相关的旧街区、废弃场所,试图在那些承载着主犯记忆的角落里,找到能够直击他灵魂深处的关键证据。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徐麟穿梭在一条昏暗潮湿的小巷中。巷子里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墙壁上剥落的墙皮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根据资料显示,主犯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童年时光,遭受着邻里的欺辱与生活的困苦。徐麟的脚步缓慢而沉重,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

终于,在巷子尽头的一间废弃仓库里,徐麟发现了一面布满涂鸦的墙壁。墙壁上的涂鸦杂乱无章,却又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徐麟凑近仔细观察,凭借着之前对古文字、神秘符号的研究经验,他渐渐辨认出一些与主犯犯罪现场出现过的相似符号。这些符号像是一种无声的诉说,记录着主犯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

徐麟迅速用手机拍下这些涂鸦,赶回警局。林教授和团队成员们早已在会议室等候,众人围拢过来,看着照片上的涂鸦,陷入沉思。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林教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徐警官,这些涂鸦是主犯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它们揭示了主犯双重人格融合的关键节点,以及他对某种救赎的渴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调整战术,给他设计一个看似能够获得救赎,实则引他入瓮的陷阱。”

徐麟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有了计划。警方开始秘密筹备一场盛大的“鸿门宴”,对外宣称掌握了关键证据,即将公开审判主犯的罪行,同时又通过一些隐蔽渠道,向主犯传递出只要他自首,就能获得从轻处理、重新开始的机会。这一真一假的信息,如同两张无形的大网,朝着主犯悄然撒去。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中,徐麟和他的团队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踩在悬崖边缘。他们深知,一旦失误,不仅会让主犯逃脱法网,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但他们没有退路,为了城市的安宁,为了真相大白,他们必须与主犯的黑暗心灵展开一场终极对决,用智慧与勇气,拼凑出完整的心灵拼图,揭开案件背后隐藏的所有秘密。

随着计划的逐步推进,警局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等待着主犯的下一步动作,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心灵较量的战斗,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