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43章 通天塔第四层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43章 通天塔第四层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在李白的不断努力下,小团队的人数渐渐增加,而昨天晚上,杜甫、李元芳和杨玉环,也终于赶过来。

青莲小队花费大量荣耀点,在银行小楼的地下室建造了一个双向传送门,方便出入。

当然,这个传送门,只有青莲小队的四位成员才可以使用,其他人根本无法看见。这是荣耀系统的设定,任何人不能更改。

李白等人打算先返回王者大陆,继续闯荡通天塔,以便开启通天战场的更多区域。

其实,通天塔的每一层,都对应一个区域。之前他们闯到第三层,所以李白在1区,元芳在2区,杜甫和玉环在3区,一直没有遇上。

现在,既然要暂时离开,那么很多问题就必须提前做好安排。

李白一直坚持所有团队成员轮换出勤,因为城市里到处都有变异生物。

譬如,从病毒爆发初期的丧尸,到如今还在不断进化的“血尸”和“类人”。

血尸的皮肤是血红色的,身体不再腐烂,战斗力至少比初级丧尸强大五倍。

而类人是人类与动物、植物的融合体,看上去是人形的,却具有某些动物或植物的特征,并且强化了动物或植物的能力。

譬如,丧尸与吸血蝙蝠融合之后,就会变成一种类似吸血鬼的怪物,不过它们并不惧怕阳光和白银,必须砍掉它们的脑袋,才可以将其杀死。

丧尸、血尸和类人,用狰狞恐怖的外表,以及血腥残酷的现实,对幸存者层层筛选。

现在,能够活下来的人,精神、意志、生存能力、搏杀经验等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在青莲小队的强烈要求下,即使是没有轮换担任战斗任务的团队成员,一样要接受高强度的射击训练。

他们不再是绝望无助的幸存者,而是训练有素,战斗力丝毫不亚于军方精锐部队,甚至还要更强的小团队。

李白从不招惹庞大的尸群。

他教会团队成员以声音和老鼠之类的小动物为诱饵,从城内变异生物聚集区里,引诱出一批批小规模的尸群。

然后,以武装车辆环绕射击,或者队列搏杀的方式,将其逐一消灭。

“我们很强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在李白的血液影响下,老宋的外表比过去看起来更加慈祥和蔼,隐隐中带有一丝上位者才具备的威严。

他认真的凝望着李白,面带笑意:“无论你想做什么,我们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会义无反顾支持你,毫无保留。”

这番话很简短,却比任何信誓旦旦的效忠,更能让人感到快慰。

“就目前而言,这种强大只是相对的。”

李白的神情很凝重:“我们青莲小队,要暂时离开一下。你们外出猎杀变异生物的战斗人员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尽量收集更多有用的材料。”

说着,他把目光投向站在旁边的陈远。

“基地建设是一件大事,必须保证绝对施工质量。我走了以后,你就是整个团队的首席工程师。我们的成员会不断增加,有充足的人手和大量机械、材料支持,工程进度应该不成问题。”

陈远点点头:“这里是我们的家,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尽力做到最好。”

他脸上坚毅和沉稳的表情,足以证明一切。

李白环顾众人,眼睛里释放出坚毅和强势,不容任何人质疑的信心。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我们没有畏惧和绝望,而是顽强的活了下来。恐惧和厮杀,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

我们还需要欢笑和歌声,需要更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会组建自己的民政局,颁发结婚证书,为所有家庭提供保护。

我们也许没办法杀光世界上的所有丧尸,但我们完全有能力逐步消灭这座城市里的变异生物。这目标并不遥远,我们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会活着!会重建家园!会改变整个世界!”

啪啪啪啪啪啪……

不知道是谁首先开始鼓掌。

掌声不断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人们渐渐被强烈的亢奋和激动感染,慢慢加入其中,用最符合人类赞同和认可的方式,在房间里迅速形成激烈的掌声海洋。

老宋用力抽了抽鼻子,看着李白,话语当中带有浓重的鼻音:“你天生就是个演说家,如果去当政客,应该更有发展前途……”

李白笑而不语。

元芳撇撇嘴,笑骂道:“这个家伙,老是比我更出风头!”

杜甫和玉环静静地凝望着李白,脸上泛起淡淡的笑容,为他能够在通天战场初步建立自己的势力而开心。

当天夜里,大家痛饮一场。

第二天早上,青莲小队悄悄穿过传送门,暂时离开了通天战场,返回通天塔第三层。

………………

守在通天塔第四层的,是医圣小队,有四个王者英雄,分别是队长张仲景,以及华佗、李时珍、孙思邈。

青莲小队和医圣小队寒暄了一阵,在友好的气氛中,以混战的方式展开战斗。

李白首先瞄上的,就是“医圣”张仲景,一定要窃取他的医术。

根据华夏历史的记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华夏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

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华夏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医学有极大兴趣。

东汉末年,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频,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公元196年至204年,南阳地方疫病流行。

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还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

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或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后来,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的医学巨着。

他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诊明确,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

如今,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

可以说,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华夏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着作。

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着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

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