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53章 阮咸与嵇康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53章 阮咸与嵇康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七贤小队有七个人,而青莲小队只有四个人,因此七贤小队原本是要以单挑的方式,决出胜负的。

但是,李白要趁机窃取七贤小队的技能,自然是混战比较有利,可以跟每个人都打一场,将对方的技能和相关信息全部窃取到手。

因此,经过双方商议之后,以混战的方式解决问题。

七贤小队和青莲小队走上擂台之后,李白踏着闪现疾风步,先向王戎扑过去。

王戎,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是西晋名士,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着称。

他袭父爵贞陵亭侯,为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迁任荆州刺史,因事罢免。改任豫州刺史、建威将军。

后来,他参与伐吴,吴国平定,以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后拜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晋惠帝即位,迁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再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

元康七年,升任司徒。

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后因裴頠岳丈身份而被罢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后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元侯。

寒冰吸星掌!

火焰旋风击!

李白用左手将王戎吸住,右手轻轻击打对方的身体,同时用神识天赋飞快地窃取对方的技能和相关信息。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施展乾坤大挪移,将王戎轻飘飘的扔下擂台,毫发无损。

“得罪了。”李白淡淡一笑,又扑向阮咸,重施故技。

阮咸是七人中最少受关注的一位,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迹甚少,散见于《世说新语》、《晋书》和一些类书中。

阮咸,字仲容,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他也是着名的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阮咸年龄比王戎稍长,在竹林七贤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与叔父阮籍一同饮酒宴游。武帝以其崇尚虚浮之谈、嗜酒如命为由,不用。

阮咸不喜与人结交,只喜与亲族一起饮酒弦歌取乐,尤其与从子阮修意气相投。

他曾与族人群聚饮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饮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时有一群猪也来寻酒喝,阮咸便跟在猪群的后面共饮。

阮咸为人放诞,不拘礼法,为当世所讥。据说,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鲜卑婢女。后来,阮咸的母亲去世,阮咸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

起初,姑母答应将此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私自把她带走了。

当时阮咸正在会客,闻之借客人的马去追。追上后,他还穿着丧服,与婢女共骑一匹马回来,说:“人种不可失。”阮孚即阮咸与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当时风俗,阮氏各家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挂了一条寒酸的布犊鼻裈。

别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笑着回答:“未能免俗,聊复尔儿。”

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作有《三峡流泉》一曲。

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兹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

中书监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阮咸后以寿终,有二子阮瞻、阮孚。

阮咸曾作律议,但其着作无一流传至今。

此时,李白将阮咸的技能窃取到手,又向竹林七贤中最出名的嵇康扑过去。

嵇康是精神领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喝酒、吟诗、弹琴、嗑药,醉生梦死。

实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

嵇绍的父亲是嵇康,但他的性格和父亲完全相反。嵇康喜欢无拘无束,虽然粉丝众多,但口没遮拦,愤世嫉俗;而嵇绍忠心报国,一生都在宣传正能量。

两个人都是死于非命,嵇康被朝廷所杀,死得悲壮,临死前弹奏一曲的画面震撼千古;嵇康为保护皇帝而死于乱军刀下,死得悲惨,临死前曾说的一句话流芳百世。

据说,嵇康是官二代,从小聪明,博览群书,长大后成标准的“高富帅”,娶的夫人是曹操曾孙女。他担任过曹魏的中散大夫(皇帝从官,有时承担传达圣旨的任务),世称嵇中散。

等到司马氏掌权,他几乎远离了官场,躲进山林。

因为他们反对司马氏,又无力抵抗,只能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晒美酒、晒诗词,彼此点赞,纵情声色。

但不是所有人都躲得掉的,谁让你名气太大呢?

大将军司马昭请嵇康出来做官,其实就是逼着这个大V表态:你到底站到哪一边。

嵇康不肯出山,因此种下祸根。

据说,钟会还没有成名时,写了一本书《四本论》,想让嵇康点评。又害怕嵇康看不上,在墙外面把书扔了进去,然后跑了。

等到钟会显赫后,胆气已壮,再次拜访嵇康。嵇康不理他,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

钟会悻悻离开。

临走时,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随即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被处死刑。

当天,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被官方拒绝。

临刑前,嵇康神色如常,在刑场上抚弹一曲《广陵散》。

弹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广陵散》现在就要失传了。”

他死时仅三十九岁。

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江湖之曲”,据说就是由《广陵散》演变而成。

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

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打动幽灵,获传《广陵散》,并且与幽灵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那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嵇康在灯下弹琴,忽然有个妖怪进屋,高一丈多,穿黑衣服,腰扎皮带。

嵇康盯着妖怪,看了一会儿,一口吹灭了灯,说:“和你这样的妖怪同在灯光下,我真感到羞耻!”

还有一次,嵇康出门远行,走到离洛阳几十里的地方,住在月华亭里。有人告诉他,这里过去经常杀人。嵇康为人潇洒旷达,一点也不怕。

一更时,他在亭中弹琴,弹了好几个曲子,琴声悠扬动听,忽听到空中有人叫好。

嵇康边弹边问:“你是谁呀?”

那个声音回答:“我是一个古代幽灵,死在这里,听你的琴弹得清新悠扬,我以前爱好琴,所以来欣赏。

我生前没得到妥善的安葬,形象损毁了,不便现形和你见面。然而,我十分喜欢你的琴艺。如果我现形,你不要害怕讨厌。你再弹几支曲子吧。”

于是,嵇康就又为鬼魂弹琴,鬼魂就合着琴声打拍子。

嵇康说:“夜已深了,你怎么还不现形见我?你的形象再可怕,我也不会在意的。”

鬼魂就现了形,用手捂着自己的头,说:“听你弹琴,我感到心情舒畅,仿佛又复活了。”

于是,他就和嵇康谈论琴艺方面的理论,谈得很有道理,并向嵇康要过琴来,自己弹了一首着名的古典《广陵散》。

嵇康要求鬼魂把这首曲子教给他,鬼魂就教了。

嵇康学会之后,发觉自己远远不如鬼魂弹得好。

鬼魂教完后,让嵇康发誓决不再教给别人。

天亮时,鬼魂跟嵇康告别,说:“虽然我们只交往了一夜,但友情可以胜过千年啊!现在,我们要永远分别了。”

他们心里都十分悲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