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58章 茶诗风流,浪漫人生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58章 茶诗风流,浪漫人生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李白施展醉八仙拳法和剑法,跟茶圣陆羽游斗一番,将他的技能和相关信息窃取到手之后,越来越发觉陆羽不简单。

那些历史书记载,名人的一生往往充满各种神奇际遇,而陆羽也是如此。

翻开史书,这位“茶圣”的一生,还真是充满了亮点和爆点啊!

天宝年间,礼部郎中崔国辅,出守竟陵,亲来拜谒,遂成莫逆。

前后三年,崔国辅与陆羽品茶论诗,好不快活。

至德初年,又与皎然上人相识,从此,陆羽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浪漫时期。

皎然上人史称释皎然,俗姓谢,是南朝大诗人谢康乐十世孙,幼负异才,初脱俗绊,诗文俊雅。

他与陆羽何时何地相识结交,史无准确记载,却神契形接,二人皆酷嗜茶道,应是其交游的物语基础。

《访陆处士羽》诗云:“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大意是,哥们你该不会是自己找到了好茶好水,放一叶扁舟,独自享乐,把兄弟给忘了吧?

而一旦见了面,也不忘对好友调侃一番:“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

如果说,释皎然是陆羽生命中的同好挚友,李冶便是其茶诗风流中的红粉知己。

这位在父亲怀中面对着蔷薇花,便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才女,虽然最终遭德宗杀头,令人不胜唏嘘,却与陆羽有着非同寻常的交往和友情。

她在《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中,写道:“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霜月”又“苦雾”,一位孤质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妙龄女子,病中娇恹,未语泪流,唯求一醉。

一向潇洒不羁、放达豁如的陆羽居士,此时此地,将是怎样的云起五内,情荡豪肠啊!

李冶还写过一首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有人说,一个女子,察见渊鱼,注定不祥,但她的存在,让陆羽原本已极浪漫的人生,平添了一道妩媚而又温暖的异性光辉,且一洗凡尘俗艳。

所以,提到陆羽,便不能不提李冶。

在“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中,李冶是公认诗文最为了得的一个,却又是命运最为坎坷,死得最惨烈的一个,因诗丢了性命。

与薛涛、鱼玄机一样,李冶也是容貌出众、风情万种,是在唐朝享有盛名的美女诗人。

为此,风流大帝李隆基,曾召幸当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还风韵犹存的她,到宫中逗留了一个月,然后放回。

晚年又被召入宫中,只因朱泚叛乱,唐德宗仓惶逃出京城,就像避“安史之乱”而跑路的唐玄宗一样,很多家眷都不及带出京城。

平定叛乱之后回京的唐德宗,居然发现李冶与乱臣贼子朱泚有诗文往来,等于是变节投敌,邀宠献媚。

愤怒至极的唐德宗,立马叫人“扑杀之”,乱棒之下结束了李冶浪荡不羁的豪放女生活,从此香消玉殒。

据说,李冶是唐朝诗写得最好的女诗人,一扫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颇有男人英气,难怪刘长卿赞其为“女中诗豪”。

唐人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谓其诗:“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

《唐诗别裁》也大赞道:“不求深远,自足雅音。”

大名鼎鼎的《全唐诗》,存有其十六首诗。

只可惜,红颜死于非命。

有人还假设,如果当初陆羽能和李冶结成夫妻,或许会是不同的景象,只是历史没有假设。

如今,陆羽已经在王者大陆重生,那么李冶在何处呢?

………………

据史料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

茶最初为药用,继而食用,至西汉,茶始作饮料,开始为宫廷贵族士大夫专有享用品。

到了唐朝,茶不仅不再是宫廷贵族士大夫阶层专有享受品,而且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时,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唐朝不仅饮茶之风至盛,而且于此时,世界第一部茶学专着《茶经》问世,茶字也因唐玄宗御批而被定夺,从此茶字在唐代之前的种种别称,如荼、檟、蔎、茗、荈、诧等,归为一统。

至此,不由人不引起深思,为什么茶自神农时被发现,历经数千年,至唐代始风俗贵茶?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及意义何在?

相传,自神农氏发现茶为有用之物始,至唐历经数千年,因社会长期处于动乱之中,用茶的演变进程缓慢曲折。

唐朝始,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业包括茶业的发展。

野生茶树普遍实行人工栽培种植,制茶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发明了蒸青制法,提高了茶叶品质,使茶不仅具食用、药用等功能,且大大增强了茶的品饮价值。

饮茶方式首次程序化、规范化,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基本形成,等等。

这一切,又为唐代饮茶的普及和饮茶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唐朝统一强盛,令华夏人重新树立起对自身的信仰,认定生命的价值,追求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

在这样的特定时代背景中,茶以其涤烦除腻、健体轻身、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等功效,吻合时代的需求,而使饮茶之习蔚然成风。

唐朝的统一、交通的发达、开明的经济政策,促使商人积极贩茶、卖茶,为饮茶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市场条件,而促成举国之饮、比屋皆饮的饮茶之势。

茶借助贯道发达的交通,大量涌入北方,使饮茶在占当时全国三分之二的北方传播开来。

统治阶级对饮茶的重视和倡导,在全国产生了上行下效的效应。而文人士大夫的饮茶活动,及其茶诗文的创作,也对饮茶风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禅宗佛教与茶一味,促成饮茶风尚的形成,当然这一切又与茶本身丰富的生理功效及广大的社会功效吻合时代需要,有决定性关系。

《茶经》的问世,使一向作为普通饮品的茶,一跃而具有了文化文学层面的意义。

而且,《茶经》让茶与美学、哲学结缡,成为华夏的封建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名僧大隐风流蕴藉,清浊判定,蹈空凌虚的一种特殊的参照体系。

而陆羽则由茶圣进而为神,不少人将其像烧成陶件祭于灶间,许多事都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