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83章 冒险者徐霞客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83章 冒险者徐霞客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李白用神识天赋将郦道元的技能和相关信息窃取到手之后,将他交给杜甫应付,自己则踏着闪现疾风步,瞬间来到徐霞客的跟前。

在王者大陆重生的徐霞客,驴友打扮,穿着一身非常轻便的衣服,用两把特制的灵能手枪,喷吐出土黄色的灵能子弹,可以瞬间将敌人石化。

因此,绝对不能被那些灵能子弹击中。

李白施展奇妙的身法,一边滑步闪避,一边施展寒冰吸星掌、火焰旋风击和金光乾坤剑,轻灵而迅捷地击打徐霞客的身法,趁机窃取他的技能和相关信息。

根据华夏历史的记载,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

他鄙视权贵,拒绝仕途,博览群书,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

在旅途中,徐霞客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他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然坚持燃枯草照明,以笔为记。

这些游记,涉及他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

《徐霞客游记》是他用毕生心血谱写的一曲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歌,是华夏古代科学文化园地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此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徐霞客游记》中,涉及到很多古地名、古民族名和古代历史遗迹,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名词。

为此,后人不但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一些古地名也追根溯源,在注释中将古地名的地理位置准确标示出来。

这种做法,减少了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地理位置描述的困惑和障碍,更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然后,按照整部书的风格,选取精美古朴的木版画,配合图说,或是概括性地介绍书中出现的风景名胜,或是介绍徐霞客当年途经之处的人情风物。

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文字上的享受,更有一种文化和艺术美感上的提升。

徐霞客在游历过程中,曾经多次遭遇险境,这已经远远超越了游玩的境界,而是彻彻底底的探险、冒险了。

他的这种执着,被现代的旅行家们称为“徐霞客精神”,而徐霞客其人也成为那些富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的旅游爱好者们所推崇的对象。

《徐霞客游记》对于地理学家来说,是一份珍贵的地理科学报告。

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更像是一本旅游指南,书中那一片片壮阔辽远的风景,一座座高峻雄伟的山峰,似乎正在催动我们渴望冒险的心,在攀登中获得乐趣,在探索中寻觅真知。

………………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小时候,课间休息,私塾的小伙伴们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着各人的志愿。

有的说,准备将来参加乡试(乡试是华夏封建时代一种考试制度,每三年由统治者派人在省城督考一次,考中的人叫举人);有的说,要研究医书。

一个姓钱的小伙伴,问徐霞客:“你的志愿是什么呢?”

徐霞客顺手用蘸满墨汁的毛笔,别开生面地在纸上写下了十二个字:“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

意思是说,有九州土地,要跋涉八州;有五座大山,要攀登四座。

徐霞客抬起头来,指着纸上的字,望了望小伙伴们,微笑道:“这就是我的志愿。”

小伙伴们围着徐霞客,他豪情满怀的道:“一个有志气的人,应该朝现碧海,暮登苍山。”

这饱含稚气但又圆浑挺拔、苍劲有力的笔迹,以及徐霞客的一席话,充分展示出他立志遍游祖国山河的宏伟志向。

晚上,月光如水,泻进了徐霞客的书房。

他坐在紫檀色的木桌旁,把油灯拨亮,专心致志地做起功课来。

桌子上散放着经史书籍,他有时还在经书下面,放着《舆地志》、《山海图经》和探险游记一类的地理知识书籍。这是因为,他惟恐被双亲发现,说他不读正经书。

他对这些地理知识方面的书籍入了迷,读着,读着,不禁眉飞色舞,用手轻轻地拍着案,口里啧啧赞叹:“好,真好!”

夜阑人静,徐霞客经常通宵达旦,刻苦读书,一点点积淀知识与智慧。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

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徐霞客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

但是,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霞客十九岁,父亲去世。徐霞客生来有奇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与父亲的“志行纯洁”比起来,母亲的“勤勉达观”对徐霞客的影响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

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是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当然,在某些文献中,也有一些比较负面的记载。

譬如,在《粤西游日记三》中,徐霞客记载了崇祯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经历。

他凭着地方官赠送的马牌(一种使用驿传的证明信,驿传近似现在的招待所和邮政局),驱赶着夫役整天赶路,傍晚时分到了下一站的村子。

众夫役开始逃散,徐霞客赶紧抓住一个捆上,牵着进了村。

村中男子已逃遁入山,徐霞客便领着仆人,挨家挨户的搜,最后搜出两位妇女,命令她们去找人搬行李做饭。被捆的人质和他的同伴,也大呼大叫,让村里人接班。

过了一会儿,负责驿传事务的老人来了。

徐霞客说,那老头是怕我拿鞭子抽他的儿子,所以不得不来。

这老人的儿子是个瘸子,根本无法逃脱徐霞客那无情的鞭子。

吃过饭,徐霞客上了老人和妇人为他铺好的床,又喝令他们快去找抬轿子、扛行李的夫役,然后躺下……

当然,不管这是不是真实的,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徐霞客将“志在四方”作为自己一生的准则,也用一生证明了这一句话。

他将生命中绝大一部分时间,用在遍访各种美景上,在行走和游历中得到了他一生的追求。

有远大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的人,是幸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