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87章 多才多艺祖冲之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87章 多才多艺祖冲之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在王者大陆重生的祖冲之,对机关术很有研究,现在正指挥着一群老虎形态的机关兽,去缠住李白,然后他站在远处,用灵能冲锋枪扫射李白。

当然,李白有金光护体,踏着疾风步闪避,毫发无损。

寒冰吸星掌!

火焰旋风击!

李白左手冰冷,右手炽热,疯狂还击,窃取技能。

在汉代以前,华夏一般用三作为圆周率数值,即“周三径一”。这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误差很大。

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凡是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如何正确地推求圆周率的数值,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夏古代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研究也很早。

在《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就提出径一周三的古率,定圆周率为三,即圆周长是直径长的三倍。

此后,经过历代数学家的相继探索,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日益精确。

东汉的张衡,推算出的圆周率值为3.162。

三国时期的王蕃,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为3.155。

魏晋的着名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新的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将圆周率的值为边长除以2,其近似值为3.14,并且说明这个数值比圆周率实际数值要小一些。

刘徽以后,探求圆周率有成就的学者,先后有南朝时代的何承天、皮延宗等人。

何承天求得的圆周率数值为3.1428,皮延宗求出圆周率值为227≈3.14。

祖冲之在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经过反复演算,求出圆周率为:3.……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祖冲之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人。

直到1000多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欧洲人打破。

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他的研究适应了当时生产实践的需要。要知道,那时的量器大多是圆柱状的,以前很难精确计算其容积量。

此后,人们制造量器时,就采用祖冲之推算的数值,减少了误差,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他亲自研究度量衡,并用最新的圆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积的计算。

古代有一种量器叫做“釜”,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圆柱状。祖冲之利用他的圆周率研究,求出了精确的数值。

他还重新计算了汉朝刘歆所造的“律嘉量”,利用“祖率”校正了数值。

以后,人们制造量器时,就采用了祖冲之的“祖率“数值。

祖冲之的这一成果,给当时的人们帮了大忙。

圆周率的计算,是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一项杰出贡献,有外国数学史家把π叫做“祖率”,甚至连现在的不少IT界人士,都认祖冲之为“祖宗”。

………………

圆周率这一巨大的光环,让很多人忽视了祖冲之的博学多才。其实,他在南京求学、任教、做科研期间,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

而且,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制造师,曾经发明过千里船、指南车、水碓磨等实用工具。

他的祖父祖昌,做过刘宋朝的大匠卿,这是掌管土木工程的大官。

祖冲之天生就心灵手巧,加上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机械制造上多有发明。

《南齐书·祖冲之传》中记载:“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祖冲之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为他的“千里船”所做的处女航,虽然在今天看来速度并不快,但验证了一种高效的推进方法。

在当时,船只是以风力和人力作动力,以桨、橹等作为推进工具。而祖冲之发明的这种船,能“不劳人力”作为动力源,又“不因风水”影响高机动性。

后来,祖冲之的儿子祖暅,做了掌管船舶制造和运输的太舟卿,或许与他父亲的这项发明有些关系。

在远古时代,黄帝对蚩尤作战,就开始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但以前是在战车上方设置一木人,让人在车内转动使之指南。

祖冲之造了一个铜制机械安上,无论车子如何转动,都能自动调整指南。

当时,北方有一个叫索驭驎的人,也声称能造指南车。

齐高帝萧道成很高兴,令他们各自造了一个,在乐游苑(今九华山一带,是当时着名的皇家园林)比试,由大臣王僧虔、刘休两人实地考察。

结果证明,祖冲之的指南车,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更胜一筹。

索驭驎只得认输,并把自己的指南车毁掉了。

根据文献记载,可以知道祖冲之的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互相带动的结构制成的,达到指南的功能,而且使用了离合器,与现代结构相差无几。

祖冲之也制造了很有用的劳动工具,比如水碓磨。它是用水力驱动水轮,代替人脚来拨动碓杵的尾端,使其能舂谷。

在这个基础上,他又研究了水力磨面,并创造性地将水碓和水磨两件东西集中在一起,制造出组合式水力工具——水碓磨。

齐武帝曾亲自到乐游苑观摩过它,这时的祖冲之已是花甲老人了。

………………

在祖冲之那个时代,算盘还未出现,人们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叫算筹。它是一根根几寸长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由竹、木、铁、玉等各种材料制成。

通过对算筹的不同摆法,来表示各种数目,叫做筹算法。如果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摆放的面积就越大。

用算筹来计算,不像用笔,笔算可以留在纸上,而筹算每计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摆动,以进行新的计算;只能用笔记下计算结果,而无法得到较为直观的图形与算式。

因此,只要一有差错,比如算筹被碰偏了,或者计算中出现了错误,就只能从头开始。

祖冲之为求得圆周率的精准数值,就需要对九位有效数字的小数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等十多个步骤的计算,而每个步骤都要反复进行十几次。

开方运算有五十次,最后计算出的数字,达到小数点后十六、七位。

在《大明历》中,祖冲之首次运用“岁差”,测定每一回归年的天数,结果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只相差50秒。

其中所使用的回归年日数、交点月日数、木星公转周期、五大行星会合周期等数据,也都相当精确。

此外,他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这个方法也为后世长期采用。

在此前的1000多年里,华夏历法家一向把19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期间含有7个闰年(13个月),但这样不够周密、精确。

祖冲之吸取了前人的先进理论,加上自己的观察,提出了391年内144闰的新闰法,这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五卷,被收入着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

《隋书》评论“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认为《缀术》理论十分深奥,计算相当精密,学问很高的学者也不易理解它的内容,在当时是数学理论书籍中最难的一本。

此外,祖冲之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这位多才多艺的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充分表现了华夏古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体现了华夏古代文明的先进。

………………………………

PS:

喜欢梁羽生将历史与武侠融合的神奇写法,喜欢金庸的博学多才,喜欢古龙的诗意描写和人性刻画,喜欢黄易的天马行空和神来之笔……

现在,那些曾经给我们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武侠名家,慢慢老了,有些也走了。

我一直很想编写一本武侠大杂烩,将以前所有出名或不出名的武侠小说,与国学、神话、科幻、游戏、仙侠、灵异等元素融合起来。

或许是我从小就有的武侠情结作怪吧,不管我写什么题材的小说,最后都会变成武侠大杂烩,所以读者一直不多,而我始终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写,尽管仆街再仆街继续仆街。

昨天金庸老先生突然也走了。

愿他在天国安好,与古龙、黄易、梁羽生等名家继续畅谈武侠。

武侠魂,永远不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