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342章 郎中令李儒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342章 郎中令李儒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李白淡声道:“李儒此人,对于董卓而言,其功有四。其一,谏言董卓进京勤王。虽说董卓进京是袁绍谏言何进,召集诸侯进京,然而董卓能够第一个进京勤王,肯定是李儒的功劳。若是没有李儒,以董卓匹夫之力,岂能霸占洛阳,成就大业,此乃李儒第一大功……”

蔡邕连连点头,目光掠过门外的男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问道:“第二功又是什么?”

李白站在客厅中来回踱步,目光瞥见了大厅门口之人,却没有在意,心思已经完全沉浸在李儒此人身上。

关于李儒,李白能够有这番言论,也是因为他对这个死得不明不白,没有遇到良主的人感到惋惜,才会对李儒有更深的了解。

想了想,李白继续道:“这第二功,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平六年三月,灵帝崩,皇子辩继位,何进当权。然而时间才过了几个月,何进和宦官便发生了内讧,双方发生争执,使得洛阳大乱,张让挟持少帝出逃,途中张让身死。

而少帝和皇子协却被董卓遇到,董卓救回皇帝,也是大功一件,然而这不足以使得董卓在洛阳站稳脚跟,因此便废少帝,立皇子协为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洛阳之主。”

李白话语激昂,语气中对李儒颇有敬佩之意。

事实上,李儒确实是一个大大的人才,只是遇到董卓,才没有展现出一身才华。

李白说完第二功,站在大厅门口的男子笑了笑,阴鸷的眼中却闪过一丝莫名之色,带着期待望向李白,等李白继续说话。

李白微微笑道:“第三功,谏言董卓‘袁绍不可杀’……”

“哦,这是为何?”蔡邕脸上闪过一丝奇怪,心道:这是放虎归山,袁绍对董卓不满,还不能杀?

李白解释道:“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隗又视袁绍为袁家接班人,可以说袁家就是以后士子清流人物的代表,若是杀了袁绍,得罪了袁家,失了天下士子之心,董卓想要召集士人,收拢人望,绝无可能。

这天下间,不知多少人受过老袁家的恩惠,即使董卓势大,能逼迫士人出仕为官,但是那些士人阳奉阴违,总是做得出来的吧。得其人,而未得其心,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蔡邕点点头,同意了李白的话。

而此时,那个站在门口的男子,看李白的目光却带了一丝知己的味道。

李白继续道:“第四大功,便是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虽然先生是董卓强行征辟之人,但是三日之内,连续拔擢,不管是谁,心中都会有一丝感激之心。这一点,想必先生不会不承认吧。先生如此,其他被董卓征辟的人也必定是如此,李儒此人厉害啊!”

蔡邕又点点头,没有否认,目光却停留在门口的男子身上。

那个男子缓步走过来,目光落在李白身上,问道:“你认为,李儒接下来会做什么?”

李白看了男子一眼,想也不想,淡声道:“杀少帝,威凌天下!”声音不大,却是斩钉截铁,语气中透出一股坚定和自信。

蔡邕和中年男子闻言,脸色都是瞬间变得非常古怪。

蔡邕叹了一口气,眼中透出一抹凄凉,望向刚刚走入大厅的男子,眼中透出一抹求证之色。

中年男子一脸古怪,神色复杂。

不过,男子的神色瞬间恢复了平静,笑着问道:“李儒为什么要杀少帝?”

李白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一抹思索之色,结合先前男子的举动,心中隐约有了答案,却没有点破,淡声道:“董卓废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虽然行废立之举,威慑百官,然而少帝却是灵帝立下的正统。

不管董卓如何做,献帝的来历始终不是正统,纵然百官惧怕董卓,然而朝廷官员仍有不少是心系于少帝身上的。想要转变朝廷官员的心思,承认献帝是正统皇帝,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少帝,去除献帝唯一的威胁。”

中年男子冷笑道:“杀不杀少帝,有什么区别?大权不都是在董太师身上么?”

李白大袖一挥,嗤笑道:“这是武夫之论,没有脑子的人,才会说大权在握,天下之人便是任由揉捏。可是,真正的智谋高深之士,便不会这么想了。”

李白意味深长的看了中年男子一眼,眼中闪过戏谑之色。

“哦,这是为何?”中年男子神色古怪,脸上露出一抹尴尬。

李白笑道:“斩草除根,收人收心。少帝若是活在世上一天,就会对献帝形成威胁,因为少帝是灵帝立下的正统,说不定哪一天就有人站出来反对汉献帝,亦或是将少帝救出朝廷,然后便可以拥帝自立,与董卓立下的献帝分庭抗礼。

而若是杀死少帝,不仅斩草除根,剪灭了献帝的威胁,同时也使得朝廷百官不得不将心思放在献帝身上。

因为灵帝只有二子,献帝与少帝,这两人都可以做皇帝,但是死去其一,剩下的一人便是正统,不管皇位的来路是否正当,百官心中也只能承认剩下的一人。

杀死少帝,便是斩草除根,收拢百官之心。更重要的是,董卓连少帝都敢杀死,百官还敢和董卓做对么?这人啊,都是怕死的!”

说完,李白朝中年男子拜了一拜,微笑道:“不知李白之论何如?”

中年男子叹息一声:“鞭辟入里,直指要害!”

顿了顿,他又问道:“你早就猜出我的身份了吧?”

李白笑了笑,躬身向中年男子拜道:“汝南李白,字太白,又字为先,拜见郎中令,李儒大人。”

李儒笑着扶起李白,然后走向蔡邕,一脸笑意:“恭喜蔡先生收得如此良材作为弟子,儒当真是欣羡无比啊!”

李白正色道:“郎中令大人,李白只不过是与先生有一面之缘,哪有如此福分。”

蔡邕抚须笑道:“为先,老夫就问一问你,你可愿做老夫的弟子?”

“这个,这个……”李白面色难堪,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蔡邕神色一变,急忙问道:“莫非为先已有师承?”

“不曾有师承!”

蔡邕神色稍缓,又追问:“莫非,为先认为老夫不配做你的老师?”

李白连连摇头:“先生!先生误会李白了。先生之才,旷世绝伦,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李白佩服先生还来不及,怎么会认为先生不配做李白的老师呢。只是李白非是不愿,而是不能!”

蔡邕的神色这才缓过来,轻轻吐出一口气。

李儒却是面容古怪,笑问道:“为先莫非是有难言之隐?”

李白忍不住在心中大骂李儒。

他好不容易才说服蔡邕暂时不收徒,等面见董卓,将黄巾贼的身份去掉之后,再来拜师,如今李儒横插一脚,让他尴尬无比,身为黄巾贼的事情,却是不得不说了。

李白叹息一声,露出无奈的神色,缓缓道:“先生乃当世风流人物,人皆言‘飞白绝伦’蔡伯喈旷世逸才,李白心中也甚是仰慕先生。然则先生为官,李白为贼,若是先生收李白为徒,定然惹来轩然大波,先生就不要坚持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说出了身份,但是悲情路线还是可以走一走的。于是,他先是夸奖蔡邕,又处处替蔡邕考虑,想来蔡邕即使不收他为徒,也不会为难他。

李白话音落下,李儒就惊呼一声。

“为贼?”李儒微微一愣,目光盯着李白,眼中带着一丝不相信。

李白一袭白衣,器宇轩昂,端的是一个俊秀人物,怎么可能是贼!

蔡邕也是脸色一变:“贼?为先怎么可能是贼?况且,即使是贼也没有关系,你的身份没有人知道,郎中令大人也不会宣扬。你拜老夫为师,老夫自然不会宣扬此事,只要为先你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人知道。”

李白苦笑道:“不是一般的贼人,是黄巾贼!”

“黄巾贼?!”蔡邕和李儒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然后,蔡邕又急忙道:“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黄巾之事过了这么多年,况且你才二十出头,当年黄巾暴乱的时候,你还小,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