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 > 第64章 宦娘

我和妖精那些事儿 第64章 宦娘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4:07 来源:小说旗

有一天,我在外面游玩,天色已晚,又下起暴雨,一时找不到住处,看到路旁有个村庄,就赶快跑过去。进村顾不得选择,见有一个门户,便急匆匆躲了进去。

进了屋,寂静无人。一会儿,出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长得像天仙般美丽。她抬头见有生人,吓得急忙退回去了。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就是对漂亮女子没有丝毫抵抗力,只是看了一眼,就顿时对这个姑娘产生爱慕之情。

这时,一位老太婆出来,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并且要求借宿。

老太婆说:“在这里住宿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床铺,如不嫌委屈自己,可以用草搭个地铺。”不多一会,老太婆点了蜡烛来,又把草铺到地上,显得很热情。

我问她姓什么,她回答:“姓赵。”又问刚才那位姑娘是什么人,老太婆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儿。”我说:“我不自量,欲攀附高门结为婚姻,怎么样?”

老太婆皱起眉头,现出为难的样子,说:“这件事却是不敢答应你。”我问她为什么,老太婆只说:“很难讲。”我感到失望,只好不再提。

老太婆走了之后,我看到铺草又潮又烂,没法睡上去,就端坐在那里弹琴,以便度过漫漫长夜。雨停之后,我不等天明,就起身回家了。

县里有个退休在家的部郎葛公,很喜欢有文才的人。我有次去拜访他,他要我弹奏几曲。

我弹琴时,只见帘幕后隐约有个女子在偷听。忽然,一阵风吹开了帘子,现出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美貌无双。原来葛公有个女儿,乳名叫良工,善于词赋,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

我动了爱慕之心,便请了媒人前去提亲。葛公嫌我没有功名,就没有应承。但良工自从听了我的弹奏之后,心里暗暗倾慕,时常盼望再次聆听那美妙的琴声。

而我因为亲事不成,再也不登葛家的大门,以免尴尬。

有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散步,拾到了一张旧信笺,上面写着一首题为《惜余春》的诗词:“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拼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良工把诗词吟诵了三四遍,心里很喜欢,便把诗笺带回屋里,拿出精致华美的信笺,认真地抄了一遍,放在书案上。但是,过后再找,却找不到了,心想也许被风吹走了吧。

正巧,葛公从良工的绣房门口经过,抬到了这张锦笺,以为是良工作的词,厌恶词句轻佻,心里很不高兴,就将它烧了,又不好明讲出来,便打算把良工快嫁出去。

这时,临县刘布政的公子正好派人前来提亲,葛公很高兴,但还想亲眼看看这位公子。刘公子来到葛家,衣着华美,长得大方英俊,葛公非常满意,对公子热情款待。

既而公子告别之后,在他的座位下遗失一只绣花女鞋。葛公顿时憎恶刘公子的轻薄行径,把媒人叫来,告诉了这件事。刘公子一再替自己辩解,但葛公不听,终于拒绝了刘公子的求亲。

原先,葛公种有一种绿色的菊花,自己珍藏着不外传,而良工则把这种绿菊花养在她的阁房里,十分珍爱。

奇怪的是,我的院子里竟然有一两棵菊花也变成了绿色。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就上门来观赏,而我也极为珍视这种绿菊。

一天早晨,我去看菊花,在花畦边拾到写有《惜余春》的信笺,反复读了几遍,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便在书桌上详加评点,评语写得轻薄放荡。

葛公听说我的菊花变成了绿色,觉得很奇怪,便亲自到我的书房来探访,看到桌上的诗笺,拿起来便读。我觉得自己的评点有些不雅,伸手夺过来,揉成了一团。

葛公只看到一两句,认出了正是良工房门口拾到的那篇《惜余春》词,心中大疑;进而连我的绿菊,也猜想是女儿良工赠送的。

葛公回家把这些事告诉给夫人,叫夫人审问良工。良工感到委屈,哭着要寻死。这事没有见证,无法证实。夫人也担心这事传扬出去名声不好,盘算着不如把女儿嫁给我。

葛公赞同,将此意转告给我,我喜出望外。这天,我遍请亲友参加观赏绿菊的宴会,焚香弹琴,直到深夜才结束。

回房睡下后,书僮听到书房里的琴自己响起来,开始还以为是别的仆人弹着玩的,可仔细看琴旁并没人,这才向主人报告。

我亲自到书房察看,确实是琴不弹自响。那琴声生硬而不流畅,好像是想学自己的弹法,可又没有学会。

我点起蜡烛,突然闯进去,房里空无一人。我便将琴带回自己的卧室,那琴一夜没有再发出声响。我认为是狐仙弹奏的,想拜自己为师学习弹琴。

于是,我就每晚弹奏一曲,将琴摆放原处,任其弹拨,夜夜藏着偷听。

到了第七个夜晚,那琴弹奏的曲调,满可以听上一听了。

我成亲之后,和良工谈起过去的那篇《惜余春》词,才明白了我们能够成亲的原因,可始终不知道那诗词是从哪里来的。

良工听到琴能自鸣的奇事,就去听了一次,说:“这不是狐仙,弹奏的曲调凄切痛楚,有鬼声。”我不相信,良工说她家有面古镜,可照出鬼怪的原形。

第二天派人去取了来,等着琴自己响起来时,我握着镜子突然进了书房,用灯火一照,果然有个女子在,只见她慌慌张张地躲在房角,再也藏不住身了。

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从前避雨时遇见的那位赵宦娘。我大为惊奇,就追问她。

宦娘含着眼泪说:“替你们当媒人,不能说对你们不好吧,为什么这样苦苦地逼我呢?”

我收起镜子,要宦娘不要再躲避。宦娘答应下来,我就把古镜装进镜袋。

宦娘远坐一旁,说:“我是太守的女儿,已经死了一百年,从小就喜欢琴和筝。筝懂得一些了,只是琴没有得名师指点,所以在九泉之下,仍感遗憾!

那次你冒雨进了我家,听到你的琴声,十分钦佩;你向我家求亲,我恨自已是死去的人,不能和你结成伴侣,所以暗地里设法帮助你们二人结成美好姻缘,来报答你对我的眷恋之情。刘公子丢失的红绣鞋,还有那篇《惜余春》词,都是我做的事,我报答教师不能说不尽心了。”

我夫妇听了她的话,都非常感激地拜谢她。

宦娘又对我说:“你弹的琴我能领会多半了,可是还没有学到其中的神韵和道理,请你再为我弹一次吧!”我答应了,一面教她弹琴,一面讲解指法。

宦娘特别高兴,说:“真是太好了,我能领会了!”说着起身要告辞。

良工原来喜欢弹筝,听说宦娘擅长弹筝,就想听她弹一曲。宦娘答应了,就演奏起来。宦娘弹的声调和曲谱好极了,都不是人间能够听到的。良工边听边打着拍子赞叹,请求向她学习。

宦娘执笔写了十八章曲谱后,又起身告辞,我夫妇再三恳切地挽留她。

宦娘悲切地说:“你们夫妻俩多么幸福,知己知音,感情深厚,我这个苦命人哪有这样的福气!如果有缘,只能下辈子相见了。”

说着,她将一卷画像给了我,说:“这是我的肖像,若是你不忘媒人,可以挂在卧室里,高兴的时候,点上一柱香,对着我的像演奏一曲,那我就如同亲自领受了!”

说罢,宦娘走出房门,消失不见了。

后来,我收好宦娘的画像,让良工在通天塔中修炼长生不老之术,又继续四处游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