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199章 疯狂生产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第199章 疯狂生产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5:29:03 来源:小说旗

“没什么秘密渠道,全是我自己设计的。”许志远忍不住笑了笑,“赵部长,您别急,还有更厉害的!”

接下来,许志远拿出了自动回缩止血带。

“这是止血带?”赵部长看着那不起眼的橡胶带,皱眉问道,“跟普通的有什么不一样?”

“试试就知道了。”许志远将止血带递给赵部长,又拿出一个木头雕刻的假人胳膊做演示,“假设这是假人的胳膊受伤了,您只需要把止血带套上去,按一下这个按钮……”

赵部长照做,按下按钮的瞬间,只听“啪嗒”一声,止血带迅速回缩并牢牢固定在假人胳膊上,压力适中,完全不需要手动调整。

赵部长愣了三秒钟,然后猛地站起来:“小许,这……这止血带还能自己收紧?!简直是天才设计!战场上受了伤,士兵一只手还能操作,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是啊,这样即使单手受伤,也能快速完成止血。”许志远点头,“而且它的压力是可以调节的,不会因为太紧导致组织坏死。”

赵部长张着嘴巴,像是看到一件稀世珍宝:“小许,这东西要是能推广,战场上的伤亡率绝对能降一大半!你小子简直是个宝啊!”

“还有更厉害的!”

赵部长已经被这几个小发明震得说不出话来,满脑子都是“这怎么可能?”、

“这简直是未来科技!”但许志远还没打算停下,他从箱子里拿出了最后一个东西——简易生命体征记录仪。

“赵部长,这是我设计的一个小仪器,可以监测伤员的呼吸和脉搏。”

“什么?还能监测呼吸和脉搏?”赵部长一脸震惊,“别开玩笑了,这么小的东西能做到?”

许志远笑了笑,将记录仪递给赵部长:“您试试,把这两个金属片贴在手腕上。”

赵部长半信半疑地照做,几秒钟后,记录仪上的机械刻度盘缓缓转动,指针停在了每分钟72次的位置。

旁边的呼吸频率刻度也开始缓慢跳动,显示每分钟16次。

赵部长看到这个画面,整个人都呆住了:“这……这真能测出来?!小许,你这是怎么做到的?!这玩意儿得用电吧,可看起来又不像电器啊!”

“完全是机械式设计,没有用到任何电力。”许志远解释道,

“通过简单的弹簧和齿轮传动,就能记录呼吸和脉搏的频率。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在战场上判断伤员的状态非常实用。”

赵部长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半天没说话。

他放下仪器,长叹一声:“小许,你小子简直是妖孽!这些东西,别说咱们国家了,我看国外都没见过!你怎么就能想出这些东西来?”

赵部长看着那些小发明,抚摸着那只自动止血带,语气中充满了震撼和感慨:

“小许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自认为见过不少新鲜玩意儿,可你今天让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开眼界’。这些东西,真是太先进了!”

他顿了顿,又拍了拍许志远的肩膀:

“小许,这些发明可不是普通的东西,它们能救命!我一定上报军部,争取让它们尽快投入生产和使用。你小子,真是咱们国家的宝贝!”

许志远笑着点头:“赵部长,只要能救人,这些东西做得再复杂也值得。接下来,我还打算改进这些设计,让它们更加实用。”

赵部长感慨地摇了摇头:“你这脑子,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这些东西放到几十年后,恐怕都能算先进科技!小许啊,你这是在给咱们国家抢时间,抢未来啊!”

赵部长对许志远的发明高度重视,几天之内就向上级汇报了这些设计。

很快,军方批复下来:不仅要将这些医疗器械投入生产,还要求许志远负责另一项重要任务——研发和生产适用于高原环境的新型发动机,同时改进现有武器装备,为高原部队提供更强的作战能力。

“小许,现在边境形势紧张,可能随时会爆发冲突。高原地区条件艰苦,医疗、装备、发动机这些东西都是急需的。你有技术、有能力,这任务非你莫属!”

听到赵部长的话,许志远郑重地点头:“我明白!赵部长,请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

……

许志远回到轧钢厂,立即召集厂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任务细化分配:

新型高原发动机

传统发动机在高原地区容易出现启动困难、动力不足等问题。许志远结合自己掌握的技术,设计了一款改进型发动机。

技术特点:

提高燃烧效率,解决高原地区因空气稀薄导致的燃烧不足问题。

增加气缸压缩比,强化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采用轻量化设计,减少车辆总重,提升机动能力。

生产过程:许志远带领技术团队对轧钢厂的设备进行了紧急改装,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生产出了第一批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发动机。

单兵急救系统和医疗器械

在军方的支持下,轧钢厂迅速建立了一条简易生产线,批量生产许志远设计的单兵急救系统。

重点产品:

自动回缩止血带:成为单兵急救包的核心组件,生产数量迅速突破千件。

自发热消毒凝胶:批量生产后装入铝管,成为战场上最实用的消毒用品。

迷你战地手电筒: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夜间作战意义重大,订单一批接着一批。

武器改进

针对高原地区寒冷、缺氧的环境,许志远对现有的轻武器进行了改良:

步枪:改进了击发系统,确保武器在低温环境下依旧可靠。

迫击炮:轻量化设计,便于高原部队携带和部署。

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小型供氧装置,帮助士兵在高海拔作战时缓解缺氧问题。

生产现场

轧钢厂昼夜不息,工人们干劲十足,许志远更是几乎没离开过厂房。他白天带领技术团队调试设备,晚上通宵改图纸或亲自参与样品检测。有人劝他休息,他却摆摆手:“时间紧,任务重,咱们不能拖后腿!每晚多干一小时,前线的兄弟们就多一分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