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271章 动摇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第271章 动摇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5:29:03 来源:小说旗

支持派的代表们一边测量一边交流,眼神中满是惊喜和赞叹。但就在此时,怀疑派代表们也缓缓走上台,脸上带着明显的不屑,仿佛非要找出点问题不可。

漂亮国某科技巨头的技术顾问拿着精密仪器,围着零件转了一圈,又反复测量了好几次。他嘴里不断嘟囔着:“我就不信他们真能做到这么高的精度,肯定有猫腻。”但无论他如何测量,都无法找到任何瑕疵。

面对无懈可击的数据,漂亮国的代表依旧不愿服气。他摇摇头,语气轻蔑地说道:“即便这个零件是真的,也不能证明他们的芯片数控系统具备实用性。可能只是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样品加工,根本无法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

毛子的代表也附和道:“对,这种东西只能骗外行。要证明技术真正过硬,得看它能不能支持大规模工业生产,而不是用一两个零件来糊弄人。”

尽管支持派代表们已经被零件的精度深深折服,但怀疑派的挑剔和嘴硬,让会场的氛围显得依然紧张。

面对怀疑派的挑衅,许志远依旧保持着冷静。他微微一笑,拿起话筒,说道:

“各位代表提到工业生产的可行性,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芯片数控系统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离不开我们在芯片制造上的技术突破。而提到芯片制造,就不得不说到一个核心设备——光刻机。”

说着,示意技术员将大屏幕切换到光刻机的演示画面。屏幕上出现了一台巨大的设备,它的外形复杂无比,内部结构由无数错综复杂的光学组件和机械部件组成。

许志远接着说道: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光刻机,它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技术团队攻克了许多难题,包括深紫外光源系统、光学投影系统和纳米级掩膜版制造技术。”

他用激光指示笔指向屏幕上的光刻机,详细解释了每个关键部件的功能和原理。会场中的支持派代表听得目不转睛,不少人还在低声交流:“他们连光刻机都能造出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芯片数控系统能取得突破了。”

然而,怀疑派代表们却根本听不进去。他们交头接耳,小声嘀咕:“光刻机?他们能造出这种东西?笑话!搞不好只是从别的国家偷来的技术。”

漂亮国的代表更是直接摇头:“不可能!光刻机是高端工业设备的巅峰技术,他们的工业基础怎么可能支撑得起这样的研发?这不过是他们故弄玄虚而已。”

毛子的代表冷笑道:“讲得倒是头头是道,但真要造出这样的设备,连我们毛子都不敢说能做到,他们就更不可能了。”

随着许志远的介绍逐渐深入,会场内的气氛也逐渐分裂。支持派代表们已经开始相信龙国在技术上的突破,甚至有人在低声讨论要如何引进这项技术。而怀疑派代表们则依旧坚守自己的立场,认定龙国的展示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但无论是支持派还是怀疑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许志远身上。他们知道,真正的**,还没有到来。

许志远走向讲台中央,背后的大屏幕上已经切换到一幅巨大的光刻机内部剖面图。灯光调暗,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即便是那些满脸不屑的怀疑派代表,也不得不抬起头,注视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复杂结构。

许志远语调平稳,开始讲解:“各位代表,这是一台我们龙国自主研发的光刻机,它是芯片制造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没有光刻机,就无法完成芯片的精确制造。而我们今天展示的芯片数控系统,正是基于这种设备制造的高精度芯片。”

他用激光笔指向屏幕,分步骤详细阐述光刻机的核心工作原理:

“首先是光源,这是光刻机的核心之一。我们采用了深紫外光源技术,这种光源的波长短至248纳米,可以在纳米级范围内精确刻蚀芯片的电路图形。为了实现这个光源,我们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气体激光器,并解决了光源稳定性和强度的问题。” 台下的支持派代表们听得目不转睛。瑞士某精密仪器公司的代表忍不住低声说道:“这种深紫外光源技术我们也在研究,但目前还没达到这种稳定性,这也太快了……”

许志远继续说道:“接下来的关键是光学投影系统,它的作用是将电路图形通过掩膜版投影到芯片的晶圆上。我们的光学系统使用了高精度的多组光学透镜,能够将电路图形缩小数倍,投影精度达到亚微米级别。”

指向屏幕上的光学透镜剖面图,详细解释了透镜的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我们团队攻克了光学透镜加工的一系列难题,保证透镜的表面精度误差不超过0.1微米。” 台下的汉斯代表眉头皱起,低声对同伴说道:“这……如果是真的,他们的光学技术已经不输给我们了。”

许志远接着讲解:“最后一步是将电路图形刻蚀到晶圆上。这需要高精度的掩膜版和极其稳定的晶圆固定装置。我们自主研发了掩膜版制造技术,并在晶圆刻蚀过程中实现了纳米级误差控制。”

说到这里时,屏幕切换到一个动态视频,展示了光刻机工作时的运转画面。从光源发射到电路图形被刻蚀到晶圆上,每一个步骤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许志远的讲解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经得起推敲。随着展示的深入,会场中的氛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支持派代表们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期待逐渐转变为震撼。

“深紫外光源?亚微米级投影精度?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他们的光刻机技术已经不输给我们了!”汉斯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低声说道。他的同伴点了点头,补充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一种全面的超越。”

瑞士代表同样难掩惊叹:“他们的光学技术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这简直难以置信。我一直以为光刻机是我们西方国家的绝对技术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